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受北京《民族画报》编辑部主任的委托,我到昆明市官渡空军干休所采访了彝族空军英雄杨国祥。杨国祥是云南省玉溪市红塔区人,在师职岗位时离休。虽已85岁,仍精神矍铄,步履稳定,思想敏捷,威风不减当年。当谈起往事,他情不自禁地说:他这一生干了两件大事。一是担任“强五”战机主试飞员,二是投掷了我国第一颗实战氢弹。  相似文献   

2.
一张张《空军报》,就是一个个蓝天下的日子。一群群英雄,一个个先进的集体,如繁星在蓝天闪烁:曾击落击伤敌机九架的王海、把美国王牌飞行员挑落马下的张积慧、被誉为“空中突击手”的孙生禄、身怀绝技的“机械师尖兵”夏北浩、学雷锋标兵朱伯儒、试飞英雄邹延龄……“红色前哨雷达站”、“甘巴拉英雄雷达站”、“读书育人模范连”……他们的光芒,多是从《空军报》这方天空辐散四方。40年的《空军报》是40年的空军史。40年的《空军报》也是40年的空军英雄史。时光带走了飘浮的云彩,却带不走永远的星光。每一个英雄群体和个人的出现,除…  相似文献   

3.
我采写的第一篇新闻稿《把英雄精神发扬光大》,刊登在2001年8月28日《解放军报》的“生活与修养”版上,并作为《我在党旗下》征文的压轴篇,是我预想不到的。我深感编辑看文不看人,从中受到很大教益。 我从20世纪90年代初上小学三年级起,就经常在老师的带领下,和同学们一起排着长长的队伍走进杜凤瑞纪念馆,参观瞻仰。可以说,我这个黄毛丫头是读着英雄的故事长成了大姑娘的。去年暑假期间,自从听了空军战斗英雄杜凤瑞的哥哥杜凤嘉爷爷的演讲之后,又经过认真的采访,我把脑海里积存的一个个特写镜头,用一根“我为英雄添…  相似文献   

4.
潘超 《军事记者》2003,(10):54-54
2002年以来,《空军报》在稿件质量、编排手法、版面安排以及整体定位等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新的发展和进步,增强了可读性、增强了亲和力、增强了对空军官兵的吸引力,从而真正成为了官兵的良师益友。特别是典型报道方面,陆续推出了“圆山烈火中的英雄群体”、“时刻准备打仗的空降兵某师侦察营仪器侦察连连长项广强”、“空军工程大学工程学院一系高层次人才群体”等重大典型群体和典型人物的系列报道,还推出了《你爱蓝天、我爱你》、《“老先进”的奥秘》等单篇的典型,在广大官兵中产生强烈反响。《空军报》能够得到这样的“荣誉”,我个人…  相似文献   

5.
在芷江“飞虎队纪念馆”内,记载着一位抗战时期著名的芷江中美空军陈纳德“飞虎队”中的空军英雄,他就是号称“云天鹰”的中国飞行员卢誉标. 1944年4月,旅居新加坡的爱国华侨青年卢誉标闻知日寇蹂躏中国大地屠杀中国人民,在民族危亡时刻,怀着对祖国的深爱、对日寇侵华残杀我中华儿女、掠夺我国家财富暴行的切齿仇恨,他毅然归国,报名参加空军,投入抗日洪流,参加盟军东方战略空军的飞行大队,来到湖南芷江机场担任第五大队十七中队中国空军飞行员.  相似文献   

6.
在县里从事新闻工作,如何让自己的作品在全国性的报纸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是所有县级同行时常为之殚思竭虑的事情。去年,我经过刻苦努力,先后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台、经济参考报、中国日报等10多家新闻单位和报纸上发表了作品。新华社的一位同志给我来信称我在新闻业务上大有提高,一时间引起了许多县级同行的羡慕。现在重新翻看一下过去的作品,回顾一下这些作品的构思、采访、写作过程,我的体会是:功夫要下在“选”字上。读者看报纸,不仅要了解“什么事”,也要了解“为什么”。为此,这就需要我们新闻工作者从深层次去思考问题,深入挖掘事物的本质,以满足读者这一需要。新华社主办的《内参选编》1989年第45期刊登了我写的《一个农村蹲点干部的日记》。这篇稿件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是一位业余写作爱好者,通过1992年四十来块“豆腐干”在《鄂西报》和《鄂西科技报》上刊出,才有缘阅读《新闻前哨》。1993年第一期春季号到手,我就爱不释手,从头至尾,一丝不苟看了一遍又看二遍,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新闻前哨》确是我的好老师,好朋友。 此后,我都很认真地读这本刊物。特别是刊物上的《业务研讨》、《新闻随笔》、《通讯员生活》等栏目对我帮助更大。去年夏季号上刊登的《计划生育要抓住农村这个“大头”》和《办好  相似文献   

8.
去年国庆节,翟永太送来他即将付梓的书稿,让我作序。展读厚厚的书稿,彻夜难眠。他使我这个很少与警察打交道的人,对当代中国警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因为这本放声高唱正气歌的好书给我上了一课。英雄出自凡人,成为英雄也是凡人。我十分喜欢这个书名:《凡人:英雄》。现实生活中,多少凡人梦想成为英雄,却往往成不了英雄,不想当英雄的人反而成了英雄,这就是英雄与凡人的共同点和不同之处。该书好就好在用真人真事、真言真语、真情真意、真理真经,阐述了英雄的平凡和伟大。作者不是用笔在写,是在用心来感悟每一位英雄。我们的时代是…  相似文献   

9.
在上海市青浦县广播站编辑部办公桌上,摆着两封信,一封是凤溪乡一位农民写来的:“近两个月来,我坚持收听有线广播里关于老山英雄的事迹宣传。以前,我只在报纸上,电影、电视里看到英雄,总觉得离我们很远,现在,这样的英雄就在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可信!”一封是县府办公室一名干部的来信:“从广播里听了老山英雄的事迹,真是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激人奋进!”这两封信从一个侧面对本站在广播里宣传老山英雄,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肯定。去年4月,我们从民政部门获悉:在老山“1·15”大捷中,有一百十位青浦籍战士参战,四人壮烈牺牲,三人荣立一等功,十二人荣立二等功,十八人荣立三等功。参战人员之多,立功人员之多,这在本县历史上是罕见的。这是青浦人民的光荣,也是青浦人民的骄傲。  相似文献   

1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局,中央单位报刊有关管理部门: 最近,经济消息报社与中国国情研究会擅自设立“国情内参社”,非法出版、征订发行有严重问题的《国内参考》、《国际参考》和《国内参考特刊》,被我署查处,经济消息报社受到停刊整顿处理。近年来,有的单位和个人以搞“内参”或“内部信息”等名义,将涉及国家秘密的内部资料信息,非法出版的一些涉及党和国家领  相似文献   

11.
“英雄”、“我最威风”成了湖南卫视2006年的一大特色。这种“英雄化”效应经过《谁是英雄》系列节目的一路推广.终于在2006年的“吉列威锋英雄会”上达到了一个高潮。《谁是英雄》缘何能异军突起,制造出新一轮的草根狂欢?笔者试从机构.文本与受众三个方面来进行剖析.力图阐释该电视文本流行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2.
1 省广播电视新闻中心《大家谈》节目编辑室,一位青年编辑正在赶稿子,他就是去年才成立的省杂文学会常务理事,我正要访问的晓阳同志,虽然相互比较熟悉,也不好多加打搅,寒暄几句后,我便坐在一位比我先到的来访者旁边。“哎,‘大家谈’的稿子真不好上呀!”这位来访者带有几分颓丧地向我比划了一下: “今年我已投来一二十篇稿子了……”他来自许昌县,是专为《大家谈》节目送稿来的。我们谈话  相似文献   

13.
今年6月,我采写的内参稿《外经贸要联手打“中华牌”》获全国首届优秀内参二等奖。我的深切体会是“写内参也要选角度”。 说起角度,想起苏东坡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说,站在不同的高度、从不同的方向去看同一座山,山的面貌就不一样。其实,新闻采访也是如此。同样的一件事,如果选择的角度不同,稿件会因摄取“镜头”的不同而体现的思想、表现的深度亦不同。  相似文献   

14.
去年十二月,我写了一篇稿子去镇政府让审一下。秘书一看稿子,愤怒地说:“你这是给咱们镇上抹黑。”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当即写了篇《话说“脸上抹黑”》的文章,很快在《人民日报》十二月二十三日头版刊用了。今年四月的一天,我去一家商店买货,只见一位顾客和一位售货员吵闹不休。原来是售货员对顾客挑选商品很不耐烦。顾客就问:“你们那儿不是写着‘百问不烦’吗?”谁知售货员却说:“你问一百次了吗?”这句话惹得许多顾客不禁哑然失笑。于是我把这个场面  相似文献   

15.
易江菊 《中国出版》2023,(S1):52-56
去年九月,我社副总编辑李天舒跟我说:“叶广芩老师写了一个新的讲秦岭大熊猫的故事,你来做责编吧!”我当时心里很是惊讶:我对叶广芩老师作品的认知还停留在“京味”题材里,她怎么一转身、一提笔就写起了秦岭、写起了动物?惊讶过后,立即开始补课。我之前读过叶广芩的“耗子丫丫”三部曲和《采桑子》,后又买来叶广芩的代表作《全家福》《状元媒》.  相似文献   

16.
1979年.我还在县委宣传部通讯组工作时,开始了对党风方面的调查.并采写、揭露、批评不正之风方面的稿件。18年来.共采写这方面的稿件达18o多篇.被各级报刊、电台刊用了110篇规).除在省内报刊电台或内参刊播外.有多篇还被人民日报内参、中国农民报内参和《民主与法制》内参刊用。我的主要体会有五点: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实事求是”是我党历来倡导的作风.新闻报道工作毫不例外,容不得半点马虎和虚假。1980年3月,我至IJ李家沟村采访全国造林模范赵建林老人的事迹。半山腰.只见65岁的老人躺在潮湿的大路上歇息。经询…  相似文献   

17.
我是国内贸易部门的一位新闻写作爱好者,曾获得一些报刊奖励达10多次。 当我捧着一本本获奖证书,就不由得想起了《新闻知识》这位无声的老师。 由于自己酷爱新闻写作,所以经常学习《新闻知识》有关内容,特别是“爬格子”写不出来时,就翻阅《新闻知识》杂志。去年以来,我已有16篇稿件在《西安晚报》和《陕西财贸》上发表,使我写作的劲头大增,仍不舍得放下笔,我从内心感激《新闻知识》。我觉得这本杂志具有知识广泛,论理深刻等特点,它适合基层通讯员、业余写作爱好者,有所得、有所知、有所乐。 去年的一天,我到《报刊之友》编辑部去送稿件,看到了该刊出版的1993年第3期主编笔谈21页上有一篇题为《“主雅客来勤”——〈新  相似文献   

18.
去年7月26日,我获悉空军石家庄医院脑外科成功地为一位沉睡了十一年之久的“植物人”谢小丽施行了开颅手术的消息,感到很有新闻价值,当即采访了主要手术者——该科副主任张蕴增同志。张副主任详细地介绍了患者的发病过程、十余年来的沉睡情况,他们的诊断、手术以及对患者今后命运的估量等。我  相似文献   

19.
特约专稿     
中国电视近年来可谓“异彩纷呈迷人眼”,对此,如何看?时统宇先生在《中国电视的三大看点及其对民生新闻的启示》一文中作了犀利的剖析,有批评、忠告,也有建议。如果再胡闹下去,“中国的文化和历史,就有可能毁在当代中国电视人手里。”这是危言耸听吗?应该不是。内参,是中国特色比较浓的“媒体”。相对于“大众媒体”,内参是“小众化”的,是更便捷畅通的信息通道,也是受干扰较少的舆论监督的利器。办好内参并不容易,李壮利先生在《突出内部特色提高参谋水平》一文中,对办好内参应注意的重点问题、应处理好的三个关系作了阐析,对内参工作很有…  相似文献   

20.
近期,知识付费热似乎“退烧”了.去年6月,《李翔商业内参》在罗振宇推出的知识付费APP“得到”上线,马云、雷军等人纷纷为其背书站台,使得该专栏一度创造两周内收获超过5万的付费用户,换算成成交额过千万元.无奈高开低走,今年4月专栏打开率跌至18%.近日,该栏目更是从“商业内参”转向为“知识内参”,标价则从每年1 99元直接变为免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