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瞿然”异议张日铣《左忠毅公逸事》对“公瞿然注视”的“瞿然”注为“吃惊而注视的样子”,细审文义,似觉不妥。诚然,“瞿然”可释作“惊视貌”,《辞源》此条援《庄子·徐无鬼》为例:“子綦有人子,陈请前,召九方鄄日;‘为我相吾子,孰为祥?’九方鄄曰:‘悃也为...  相似文献   

2.
也释“孺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也释“孺子”刘国杰唐《琐忆》(见高中《语文》第二册)一开篇就引用了鲁迅先生的两句很有名的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并以之结构全文,立片言以居要,真可谓匠心独运。只是对诗中的“孺子”,不少师生难以确解,课文亦无注释。其实,对这两句脍炙人口的...  相似文献   

3.
“牙婆”一词近代汉语习见 ,但《汉语大词典》等辞书释义不够准确。  相似文献   

4.
《阿Q正传》“因为老尼姑来阻挡,说了三句话,他们便将伊当作满政府,在头上很给了不少的棍子和栗凿”句中的“栗凿”,课文注曰:“方言。用食指和中指的骨节敲打别人的头部。”《中学语文教学》1993年10期《鲁迅作品注释需要改进》一文(作者华旭)认为这个注释值得商榷,“栗凿”不应定为动词而应定为名词。华文认为,这个词可解释为:“吴方言词。头部因被食指和中指的骨节敲击  相似文献   

5.
任丹 《教学随笔》2013,(16):127-128
"走狗"本指猎犬或纵狗行猎活动,在汉代被喻为"奔走效劳者"。至明代,又出现了典型的"自称谦词"和"受人豢养的帮凶"之义,且各自在清代有所延续。至今,多视"走狗"为贬义词。就此,本文将考证"走狗",以此明晰该词词义的历时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6.
对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中的“草草”一词,注释一般都作“轻率”“草率”讲(胡云翼选编的《唐宋词  相似文献   

7.
读《四川教育》第八期《关于“牙城”》一文,觉得作者的解释欠妥。作者认为《李愬雪夜入蔡州》一课中的“牙城”是武器库的围墙,墙筑得又高又厚,就与城墙相似,所以名曰“牙城”。按《辞海》“牙城”:唐代藩镇主将所居之城。《新唐书·李愬传》:“率左右登牙城。”后以泛称主将所居之城。王恽《泽潞即事杂诗》:“角声催日上牙城,白羽风清坐阅兵。”据《辞海》解,“牙城”不应是武器库周围筑上又高又厚的墙。应是又高又厚的墙围着主将所居  相似文献   

8.
叶勇  张兴德 《铜仁学院学报》2011,13(3):36-37,58
“老天拔地”是东北方言,意为“上了年纪,动作不灵活”,还指一些人虽然不是老年人,但是其动作行为迟缓,像个老年人一样。  相似文献   

9.
《诗经·卫风·氓》中的“垝垣”,有的古人释为“毁坏或倒坍的墙”,今人也有沿袭此说者。其实,古代“垝”“危”可通,均有高义;“垝”还指高处,也指垣墙或像墙的东西。从语言文字和全诗的思想内容来看,《氓》篇中的“垝垣”当指高墙。  相似文献   

10.
"残步"是一个在古书中使用频率不太高的词,多见于明清时期的作品.一些工具书对此词作了注释,但都有可商榷之处.文通过对"残步"一词实际使用情况的考察,得出了"残步"当释为"残余之步.借指趁他事之便去做某事"的较为可信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款蹙一词,王利器主编的《金瓶梅词典》(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释义:款,慢慢的;蹙,紧迫的。款蹙犹言其动作快慢适度。第十六回:‘李瓶儿在堂中秉烛,花冠齐整,素服轻盈,正倚帘栊盼望;见西门庆来,忙移莲步,款蹙湘裙,下阶迎接。’王贵元、叶桂刚主编的《诗词曲小说语辞大典》(群言出版社,1993)也持此说。张鸿魁主编的《金瓶梅字典》(警官教育出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李清照的词《如梦令》中末两句为“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课本注“争渡”为“抢着把船划出去”。历代注家都是这样理解,各种资料中也都是这样注释的。前些时候,有一家语文列物撰文,说“争渡”应为“怎渡”,很有新意。因无显据不敢盲从”,依旧从众解释过去了。近月拜读了武汉大学刘永济先生选释的《唐五代两宋词简析》(上海古籍出版社79  相似文献   

13.
《中学语文教学》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号上周永沛同志的《“距闉”小考》,对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中《谋攻》一文的“距闉”提出考证,作了解释,认为“距闉”是“偏正式的合成词”,可释为“抗拒敌城的土山”,其理由概述如下: 一、“距”可通“拒”,因为《诗·大雅·皇矣》中有“敢距大邦”之句,“距大邦”的“距”是“抗拒”的意思,所以“距闉”的“距”也是“抗拒”的意思。  相似文献   

14.
“纳比笼中”一语见高中语文课本《促织》一文,课本的编注者将句中的“比”与“笼”二词断在一起,理解为偏正词组,并释为“比试的笼子”。笔者认为此属错断错释,理由如下: 首先,句中“比”字使用的本义,即紧靠、密列之义。《说文解字》:“比,密  相似文献   

15.
《俗语言研究》第四期刊载了徐时仪先生《心造》一文,读来颇受启发。兹将可疑之处提出来与徐先生商榷。 徐文指出,心造“是一个借字记音的俗语词,用来形容一种愁燥搅缠的不舒适感觉”。“可见,造、螬、嘈、曹、愁、(疒禾)字形各异,音则相近,都可用来表示一种愁燥搅缠的感觉”。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心造”是否是形容一种愁燥搅缠的不舒适感觉,二是“造”、“曹”等字是否为音近通假。我们认为徐文第二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红楼梦》第一回贾雨村中秋诗里的“三生”不是“三世”,不“指祖孙三代”,而是佛家语,与“三生石”故事有关。“三生”即“前生、今生和来生”,作者曹雪芹借用此语是取其“业报轮回”、“此身虽异性常存”等佛家思想意义,目的是为了刻画和讽刺贾雨村执著功名利禄的丑恶形象。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语文》2011年第3期发表了吕蒙、毛远明《释"悬米"》一文(下简称吕文),文章认为:文献中的"悬米"乃"悬水"之误,由"悬水"的"瀑布"义比喻连绵不断,源远流长。然细考各用例,我们发现吕文的释义并不准确,以下试加分析。  相似文献   

18.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通行注本训“瞿然”作“惊视貌”,中学教材亦如是。  相似文献   

19.
王继同先生的《〈老残游记〉里的‘连跑是跑’》(载中国语文,1988年第5期,以下简称“王文”)一文指出,《老残游记》的“‘连跑是跑’一句颇遭非议,被很多校注家看作不合语法的病句。”其实,“连跑是跑”“在镇江、扬州一带方言中是一句很通行的习惯说法,”“它表示尽主观能力往前跑,动作比较迅速而且要持续一定的时间,有反复性。”邵霭吉先生的《释“不作兴”和“连跑是跑”》(载中国语文,1989年第5期,以下简称“邵文”)一文不同意王文的解释,认为王文的“‘尽主观努力(按:王文本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帝”在殷周为帝礼,又做稀,是殷人的一种祖先神崇拜。这种稀祭,实为“以柴祭天”,即燎祭,能够享受这种祭祀活动的人方可称为“帝”。司马迁作《五帝本纪》来记述传说中最早的五位帝王,并将其列为《史记》首篇。作为五帝之首的黄帝因其功绩,而受最崇高的稀祭,被整个中华民族尊奉为共同的始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