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访地球     
(一) 上司奎派人来叫我去他的办公室.奎是个严厉的人,我不知是否有什么工作上的失误被他逮住了把柄,那样是少不了要挨一顿克的.我有些忐忑地走进他的办公室.我的同事丁与庞也坐在那里了.看得出,他们也与我一样紧张.  相似文献   

2.
十几年前,我在一家小公司打工。办公室只有两个人。老板学过数学。有一天他跟我谈起无限,说是费了很大的力也弄不清楚。某一天,他吸了毒,就突然明白了无限。他说,那时无限就在他手中,任他尽情地摆弄。我自己对无限也是充满了敬意,甚至认为西方对无限的处理是与我们文化的分水岭。咱们对无限的描述也就是“万”:普适的Gravity被称作“万有引力”。  相似文献   

3.
张金声 《科协论坛》2008,(12):26-28
1986年10月,我由部队转业到河北省科协还未正式报到,就接到通知让我参加了省科协“三大”宣传组的工作。年底报到时,省科协领导让我协助人事处对直属事业单位进行干部考核,后被分配到省科协学会部。但没两天,又通知我到省科协办公室工作。时任省科协办公室主任刘德奎是省科协创始人之一,是资深的“科协人”。我曾向他讨教:“怎样才能干好科协工作?”他脱口而出:“责任心!”他接着说:“你在部队是政治处主任,知道这3个字的份量。  相似文献   

4.
《世界发明》2011,(7):64-69
采访札记:搞策划的人在我的印象中似乎有个特点——牛。可是大林给我的感觉却是豁达而谦和,言谈中你还能感受到他的风趣、幽默。采访大林约在了他位于北京恒基中心汇豪阁的办公室中,这是他多个办公地点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危险的实验     
春夏之交,乔又一次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他面色憔悴,似乎好多天都没睡好。  相似文献   

6.
张晓辉 《百科知识》2009,(24):41-42
几天前,一位同事带着她5岁的小女儿圆圆到办公室找我谈话。在办公室众人面前,圆圆显得有点腼腆,不爱搭理周围的人。于是,我想出了一个“馊主意”——我蹲下身,用手指着旁边的一位同事对圆圆说:“这个叔叔很喜欢让别人打他,如果你现在去打他,他就会开心地笑,你过去试试吧!”对于5岁的圆圆,我的说辞显然不大可信,她扭转身子不愿尝试。  相似文献   

7.
公司秘书通知王洪,说总经理找他。王洪有事迟到了10分钟,他旁若无人地朝总经理办公室走去。秘书见状,过来解释说,总经理由于等不及就先去开会了,别人不可以随便进出总经理办公室。王洪觉得有点放不下面子,就呵斥秘书:"你为什么不把时间安排好?你以为我有你这样的闲时间?我要是做了总经理,就立马辞退你。"让人没想到的是,秘书面对如此数落,不仅没反击,反而  相似文献   

8.
继反恐机器军人的成功之后,梅川鲁少将又在伏案思考、再次仔细审查明天的陆战机器军人进入实战战场前的水战测试计划,这时,他办公室的门一下子被重重地撞开了。梅川鲁是国家机器军人作战部的总指挥、少将,按规定,能够事先不请示就可以撞进他办公室的人只有两个:一个是国家安全部配给他的专门负责保卫并帮助他开展机器军人研究的上校军官丁可发;另一个是少校南岚,机器军人现场测试指挥官。  相似文献   

9.
龚细鹰 《知识窗》2013,(21):16-17
2013年9月11日,北京理工大学,“青年自强圆梦中国”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分享会暨2013年度寻访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活动启动仪式在礼堂里举行。手捧获奖证书的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张大奎百感交集,32年的人生旅程历历在目。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为他颁奖时说,当一个人拥有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的时候,生命就有了无限的延伸。张大奎的别样人生,就是从他家乡的两棵树之间延伸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不爱我"的妈妈第一次听到王小白这个名字是在办公室。那天下午,他的班主任在办公室里大声嚷嚷着要被吓死了,其他同事们纷纷询问,而后得知,王小白那天因为"老师要将他的座位从第一排换到比较后面的几排"而后情绪激动到无以复加。他声嘶力竭地哭喊着:"座位换到后面我就是差生了,妈妈知道了一定会打我  相似文献   

11.
是那个男孩最先吸引了我的目光。他站在我的办公室门口最少有五六分钟了,却不肯进来,探头探脑地张望。我微笑地向他打了个招呼,示意他进来,他却受了惊吓般干脆将身子完全缩了回去。于是我站起来向门口走去,想看看他到底在做什么。他却突然就这样跌进来了,一下子就撞到我的身上,我扶住了他,  相似文献   

12.
一天,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对人事部负责人说:“立即给我找一个特别优秀的职员过来,我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交给他去办。” 人事部负责人接到命令后,很是认真。在公司里几万名职员中,认真地进行筛选,终于找到了一个人。人事部负责人拿着这个人的资料兴匆匆地来到总经理办公室,对总经理说:“这是我们公司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我查了公司所有的资料,只有他十多年来,在公司里没有犯过任何错误。”  相似文献   

13.
程大利 《金秋科苑》2012,(16):108-108
崔伟是我的同事,他经常来我办公室坐坐,谈谈编书或谈谈书画,我们都很愉快。后来我退休了,见他次数不多。但每次见面,都感受到他艺术的长进。有时在专业报刊上见他新作,每惊叹他于编辑缝隙的成果是如此的扎实。  相似文献   

14.
崔伟是我的同事,他经常来我办公室坐坐,谈谈编书或谈谈书画,我们都很愉快。后来我退休了,见他次数不多。但每次见面,都感受到他艺术的长进。有时在专业报刊上见他新作,每惊叹他于编辑缝隙的成果是如此的扎实。  相似文献   

15.
一些发展趋势已经太深入人心了,以致于人们对此熟视无睹。几年前,出版商Tim O’Reilly会见亚马逊(Anazon,com)首席执行长官Jeff Bezos时,告诉了他什么是Web服务。当时Jeff Bezos就很喜欢这个概念。当他回到办公室时,他问了周围的人,并发现亚马逊已经推出了一项类似的测试技术了。  相似文献   

16.
编辑同志:我正在茫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看到了一本《发明与革新》杂志。我想,一个多月的辛劳该有个结果了。今年2月22日,《成都商报》刊登一篇文章,介绍一位姓董的近视患者在上大学时自己摸索出一套近视眼自疗方法———保健操。因为我的女儿也是近视眼,我与他取得了联系,他给了我一个资料———五节保健操文字说明,但由于文字表述不清,无法理解。不久他来成都举行了一次演示会,到会的有40余人,由于这套操是闭着眼睛运动,外人难以领会。第二次演示会到会的人更少,只有十余人。之所以如此,不是人们不感兴趣,而是方法不当…  相似文献   

17.
杨文荟 《科技风》2003,(17):8-9
公司优雅的办公室里弥漫着艺术气息,四周墙上挂着l0多幅上海本地前卫画家的原创作品,各个角落布满了绿色的植物,员工之间没有隔板的界限,可以自由地交流与沟通。创造这个环境的人是龙头张江信息产业公司的CEO戴剑飚,他把这称之为“快乐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信息》2004,(11):54-55
比尔和米尼是两个70岁的老人,他们抚养了3个出色的女儿,并且在幽默、独立和尊重中建立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婚姻。在回忆他们的恋爱时,比尔说,一种他自己都难以说明的吸引力使他爱上了米尼。“当我们开始接触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感觉,她就是我要共度一生的人。”而他的妻子米尼说,“也许是因为他给了我聪明的第一印象。身体上有一种吸引力,接着是个性方面的吸引,我感受到了他的宽厚与善良。”  相似文献   

19.
今天的办公室犹如一个工厂,不过它的产品是文件。文件是“办公室生产线”制造的可阅读的产品,因此,如何交换印在纸上的信息,始终左右着办公室设计与办公室技术的发展方向。如果我们仍在试图解决这种“工厂式办公室”的弊病,那么我们便是选错了课题。我认为,在我们为解决办公室现存问题而投入更多的技术和更多的资金之前,必须认识到,办公室的产品不应是文件而应是思想,办公室的生产力不是机器而是人。是什么妨碍我们从今天的办公室走向明天的办公室呢?就是机器时代思想的束缚,即过分看重技术与工艺。  相似文献   

20.
现场考察放心接产稳走创富路 2014年7月16日,一个操着东北口音的中年人来到灵璧县清大新能源办公室,60多岁的董老师接待了他,他看到办公室墙上挂满了资质证书、荣誉证书及众多搞成功的学员赠送的锦旗,心里暗暗佩服:董老师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能源专家。他说:“董老师,我是吉林省临江市的杜永,我已同你联系七年,但一直怕项目不真实,不敢接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