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特别是2001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各科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03年高中各科“课程标准”的先后颁布.教育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纲要”“新课标”的视野下,中学学科教学原则也要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以下七条新的教学原则:即,重视科学素养与强调人素养相结合,强调教师主导与强调学生主体相结合,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遵循学科学习规律相结合,强调智力开发与强调非智力开发相结合,强调学生全面发展与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注重课堂学习与注重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重视培养学生基本素养与强调培养创新能力的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文化语境中,阅读教学的若干理论命题主要是为目前同质、一无化的思想教育存在和实施张目的。强调在阅读教学中“育人”,是把阅读能力培养过程变成学生对社会规范的认知、内化的思想教育过程;强调阅续内容与生活的关系,以便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并具有“正确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在“面向21世纪的新基础教育”报告集中强调教育活动的“动态生成性”,她指出教育过程的发展有多种可能性存在,推进教育过程就是在多种可能性中作出选择,使新的状态不断生成,并影响下一步的发展。教师对教育过程的把握就  相似文献   

4.
前苏联教育家赞科夫在长达20年的“教学与发展相互关系”的实验中,创立了发展性教学方法,强调了“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他将培养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作为“发展”的三大支柱。特别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这个重要前提,发展性教学是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促进主体性发展中的一种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5.
“研究性学习”中强调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本文在阐述物理教学中让学生提出问题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让学生提出问题的八条措施。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首先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变革教育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出新型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6.
初中新课程标准本着“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这一重要理念,强调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应渗透到家庭、社会、学校、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基于这一观点,在情感教育理论指导下,结合新课程理念及社会发展对学生的要求,我在对城乡结合部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家庭-社区-班级-学生”四条教育途径,以培养和加强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的情感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小学语文教学要达到突出学生语言实践,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造能力这一目的,实施“主体教育”势在必行。“主体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与主体精神,它强调真正赋予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发展其个性与想象力,拓宽创造思维,从而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创造性地发展。笔者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注重学生参与学习的广度和深度,逐步尝试了一种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亲身探求知识的…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课改目标中明确提出:“课程功能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程标准》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文思想,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因此,性教育作为青春期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教育内容,我们不仅不能回避,而且  相似文献   

9.
STS教育与生物学教学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教育是近年来世界各国理科教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科学教育构想,以强调科学、生活和发展的应用为指导思想而组织实施的科学教育。STS教育的基本精神强调理科各科教学和本学科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结合,与当前的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强调科学技术的价值观和学生的参与,从而培养学生对生活中与科学有关的问题作出决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社会进步的积极参与者”,强调应该以“和谐的教育”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活动过程。可见,和谐的教育过程应是师生平等相处、  相似文献   

11.
李庾南 《江西教育》2002,(18):18-20
一、“自学”、“议论”、“引导”的教学模式。主体性教育是强调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育,它要求教师在高度民主的教育情境中,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发挥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使学生充分施展自己的主动精神,养成健全的人格,提高整体素质。主体性教育的课堂教学研究的指向是:运用“自学”、“议论”、“引导”的教学模式,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积极参与;变学生的被动思维为积极主动的探索思维;变学生只是背诵传承知识为学会并能创造知识;变学生自我封闭的学习为互助合作交往开放的学习。通过教师的“引导”,创设一种适合学生探索、…  相似文献   

12.
“后进生转化”别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课程理念中,“面向全体学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调,促进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满足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成为新课程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对这样的理念,相信人们都会持赞许的态度。但在教育过程中,动辄把学生分为尖子生、中等生、后进生的做法,也实实在在地广泛存在于学校教育活动中。相应的,“后进生转化”也成了教育的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分强调教育的主体,缺乏对教育主体的认识;过分强调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交流,缺乏师生互动交际。而现代英语教学在于开发学生潜能,驱动其主体发展机制,强调“以人为本”。因此,我们把启动人最本质的属性——主体性作为我们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着力点,在英语课堂这一主渠道实施多种教学策略,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焕发、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我国理科生的人文素养极其贫乏。“加强人文精神,强调人文素养”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主题之一,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对这一主题的贯彻,体现在知识目标上“以学生发展为本”,在能力目标上“要求独立思维和诚实合作”,在思想情感目标上“实行生态环境教育和生命健康教育”等。  相似文献   

15.
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就是说,教育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教育的所作所为是为了人的一切发展,教育要依靠人去实现发展。这里所说的“人”,既包括群体,也包括个体;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学生,是一个泛指的全称和特称概念。强调教育“以人为本”,就是强调教育的人文关怀本质,强调教育在人类再生产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强调我们必须“把人当成人”来教育。事实上,在过于强调教育文化传承功能的条件下,确实存在着某些“不把人当成人”来教,而更多地视为知识容器、视为教师的录音机或传声筒的现象。在沉重的应试压力条件下…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对师生的角色也进行了重新定位。《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即可用“教师搭台,学生唱戏”来概括。“搭台”就是教师要洞悉学生的心理和时代精神,构建适合学生智力发展的教学模式,以便有效地组织学生“唱戏”。如何把这一创新教育观念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笔者的体会是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相似文献   

17.
郭向勇 《职教论坛》2004,(1X):59-60
教育信息技术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意义建构的主动者。强调“情景”的创设,强调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媒体之间的“协作”与“会话”。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的“双主”教学模式,就是在多媒体进行网络教学时既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8.
邢小江 《教师》2010,(29):65-65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育理念滞后 传统的重文轻武思想极大地影响着体育教育的发展,由于观念的误差,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存在就体育教学论体育教学的现象,“育体”和“育人”分离。一直强调内涵的发展,而忽视外延的拓展,强调质量的提高,而忽视体育教学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忽略了人的内在需要。广大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仍受传统教育思想的禁钢,很难在教学实践中体现现代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强调教学过程中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但学校教育毕竟是群体教育,学生的数学表现存在差异也是数学教育中的普遍现象,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一部分“数优生”和“数困生”。所渭的“数困生”是指相对于有较强能力和中等能力的学生学习数学显得困难重重。理解教师的讲解有困难或题目超出他们所掌握的标准形式的范围就不会解。我们把他们称为“数困生”。“数困生”的主要表现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只有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的自身发展教育,才能从根本上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以“自我发展”为特点的学习方式,强调学习对知识的自我获得,强调学习在合作的理想空间中成长,强调学习在自我建构的基础上创新,更主张用主体取向的评价、质的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