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降水分布知识综合性强、空间跨度大,降水的分布及其成因分析便成了我们的学习难点;而且通过对(等降水量线图中)降水的空间分布的分析说明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原因是重要的考点,因此对降水分布的影响因素进行拓展分析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一、纬度位置对降水的影响纬度位置决定着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纬度位置、气压带(风带)与降水的关系如下:赤道附近——赤道低气压带——赤道多雨带→终年高温多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和大陆西岸——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少雨带→降水少;南、北纬40° ̄60°的大陆西岸——西风带——温…  相似文献   

2.
[知识回顾]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每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季节性地往返运动,于是又造成气压带、风带每年在南北半球季节性地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则相反。(这里要注意的是,北移和南移是气压带、风带在某一季节相对于春分、秋分时的位置而言的)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对气候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下面我们就来具体谈谈。1.气候类型的形成热带草原气候是在赤道低压与信风带交替控制下形成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区,冬季,在干燥的信风控制下,降水少,草木枯萎;夏季,在赤道低压控制下,降水丰沛,草木茂盛。非洲食草…  相似文献   

3.
“世界的气候”一节包括气压带、风带,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基本特征。在复习这节课时,我将较多的精力用在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征上。 由于地球表面不同纬度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不同,因而有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和寒带之分。在每个气候带中,又由于所处的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不同以及受海陆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每个气候带中,不同类型的气候特征,主要体现在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世界各地的冷暖,干湿状况,一方面具有按纬度呈带状分布的  相似文献   

4.
对新课标教材高中地理(鲁教版)的修订,无论对于使用这套教材的师生,还是使用其他版本的师生,都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概括起来,修订本具有如下特点。一、改变表述方式,追求准确性教材内容的科学性,是教材的立足之本。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对于科学内容表述的规范性、准确性,显得越来越重要。鲁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修订本在这方面做了认真研究和精当的运作,修改的地方比之前更加准确、更加科学。关于气压带、风带问题,书中有这样的叙述:"这些气压带和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这是一个传统的表述。关于这一问题,在以  相似文献   

5.
“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是高中地理上册第二章的一个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笔者在教学中采用图示法进行分析,其过程如下:第一步:先让学生读北半球亚欧大陆盛行风模式图(如上图),在乙图上标出A′、B′、C′、D′、E′5处的风向,在学生回答前,先引导学生联系前面学过的两个知识点。1.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及其季节移动。甲图是1月份的情况,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移动,使此时的气压带和风带与春秋分时相比向南有些移动,中纬西风带也南移,因而A、B均位于中纬西风带…  相似文献   

6.
<正>一、教材分析“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在人教版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三章“大气的运动”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是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的进一步拓展和加深,也是学习“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和全球气候变化、洋流等的基础和理论依据,起到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探究欲旺盛,对自然地理很感兴趣。学生已学习过热力环流、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等基础性知识。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相似文献   

7.
初二世界地理第一章第二节“世界的气候”,是全部世界地理教材中最重要而又最难教的一部分。本节内容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点:1、世界的气候是复杂多样的;2、虽然复杂多样,但气候的形成又是有规律的,是受到地理纬度,气压带、风带,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等多种因素影响、制约的结果。教材着重解释了气压带和风带这一影响气候的因素;3、由于各地所受到的各种因素影响情况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各具有不同的特点,并按一定的规律分布。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教学内容在湘教版《地理Ⅰ》第二章第三节,共包括下列两部分:①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②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本课教学内容在“第三节大气环境”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既是前面学过的“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大气的水平运动”等知识的实际应用,又为后面“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的学习作好知识铺垫。  相似文献   

9.
廖树标 《广东教育》2014,(11):44-45
"气候类型"的判读、分布、成因、特征等是高考的常考点。其中有三种气候类型,近四年广东文综地理试题反复考查,这三种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这三种气候类型是教材案例中重点列出的三种,都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密切相关,与《考试大纲》考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相一致。高考严格按《考试大纲》考点命题,掌握这三种气候类型的判读、分布、成因、特征,对2015年的备考还是有较大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三节的《洋流及其地理意义》一目中,教材配备了"气压带、风带(左)与大洋表层洋流模式(右)"和"世界洋流分布(北半球冬季)"两幅插图。在利用这两幅插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图中部分内容与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地理意义不相符。首先,我们来看大洋表层洋流模式图。图1是教材插图2-3-6"气压带、风带(左)与大洋表层洋流模式图(右)"。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气压带与风带”作为经典的自然地理内容,在新、旧课程中部属于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范畴,是后面学习气候、洋流、水循环等内容的知识基础和理论依据。与旧课程相比,新课程将“气压带与风带”置于“自然环境中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的背景下,还赋予它作为基本地理过程在地理科学方法、地理理性思维上无  相似文献   

12.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是地球人气三圈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圈环流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具有重要的平衡作用,是全球气候形成的基础。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对全球热量和水分的平衡具有一定的影响,对气候的形成也必然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分析和掌握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规律,可以全面分析和了解全球的气候。一、有关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几个重要概念1.地球自转、公转与黄赤夹角地球本身围绕其自转轴的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  相似文献   

13.
高迅 《地理教育》2005,(5):42-43
一、气候类型及形成原因(以北半球为例)二、各种气候类型形成的主导因素1.纬度位置:热带气候、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2.气压带、风带单一控制: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3.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4.季风: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5.海陆位置: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6.地形:高山、高原气候。三、判断世界气候类型1.根据气温和降水判断(1)判断所属南北半球。根据气温曲线图判断该地是在南半球还是在北半球。由于南北半球季节相…  相似文献   

14.
李道平 《贵州教育》2013,(22):32-33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必修1(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的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的第一部分《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是高中地理中的主干知识,也是难点。这部分内容教师教得很艰难,画板图、用地球仪比划,  相似文献   

15.
高梅 《地理教育》2006,(6):29-30
一、东亚、南亚 1.气候特点:东亚、南亚典型的气候是季风气候,分为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东亚季风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温多雨;南亚季风冬季少雨,夏季多雨,全年高温.东亚季风与南亚季风的成因有所不同,东亚季风的成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南亚季风的成因主要是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  相似文献   

16.
关于副高与我国的降水,学生对该知识点有些模糊。谈到副热带高气压带,学生只知道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下沉气流增温,水汽不易凝结,因而形成干燥少雨天气,而控制我国的副高为什么又和降水联系起来。高一教材中写道“:西太平洋副高对我国天气气候的影响最直接。它  相似文献   

17.
常规型: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热带草原气候大部分属于这种类型,也就是课本上所讲的,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夏半年在赤道低压控制下降水丰富,冬半年在信风带控制下气候干旱。垂直地带型:赤道东非高原上的热带草原气候是典型的这种类型,同样位于赤道刚果盆地是热带雨林气候,而东非高原是热带草原气候,原因是地形为高原,随着海拔升高气温和降水都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8.
细心的同学在学习世界年降水量的分布时,会发现赤道北侧的降水量多于赤道南侧,有的同学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同样是处于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下,降水量为什么会有差别呢?下面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赤道地带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是全球降水丰富的地带,这没  相似文献   

19.
科学分析教材有利于教师厘清各知识点的层次结构,为教学设计指明方向。文章基于认知负荷理论建构教材分析框架,以湘教版教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移动”一节为例,说明教材编写方式对学生认知负荷的影响,为教师正确分析地理教材提供了方向,并提出了有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地理必修Ⅰ》第二单元第二课"气压带和风带"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高考的考点,突破气压带和风带教学瓶颈具有重要意义。一、导入新课良好的开端意味着成功的一半,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点精心设计带有悬念的问题进入本节课的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求知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