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白敏燕  曹彦 《记者摇篮》2009,(10):51-51
电视新闻作为电视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视宣传中起着骨干、主体作用,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最有效的工具之一。它所具有的声画并茂、鲜明生动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和喜爱,在新闻传媒的大家族中,也最富魅力,最具美感。那么,怎样才能使电视新闻给人以美感呢,这就需要我们的电视工作者,提高审美意识,选择真实、自然的新闻题材,巧妙运用电视手法,  相似文献   

2.
陈黎 《视听纵横》2009,(5):75-76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需要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面向观众,在镜头前对新闻事实作简单介绍,或对事件进行简要归纳点评。电视新闻记者在新闻现场出镜能起到真实可信的传播效果,具有很强的现场感,能发挥电视媒体传播及时、声画并茂的优势。因此,记者在新闻现场出镜的报道形式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3.
黄荣鑫 《新闻传播》2010,(4):134-134
在电视新闻中,画面和语言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的。在有限的时间里,如果能够充分发挥电视新闻形象报道的优势,做到声画配合、协调一致,既可加深电视新闻报道的冲击性和感染力,又可实现电视传播声画并茂的最优效果。  相似文献   

4.
声音和画面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两大重要符号,二者缺一不可。一个出色的电视新闻作品要以声画并茂的新闻传播方式,让受众通过视觉和听觉来触摸新闻事实。电视新闻作品中,如何科学运用声音和画面是确保新闻信息传播效果以及传播质量的关键。本文主要探讨了电视新闻中声音和画面的具体作用、表现形式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前电视新闻节目里的新闻,大部分是以画面配解说(有的加入现场效果)的形式播出的。一条主题独立的新闻,离不开声音和形象的配合,直观可感的形象是电视新闻内容传播的主要特征,但它不排除声音的作用,只有声音与画面的融汇,电视新闻才获得声画并茂的效果。作为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既要重视画面表达新闻叙述事实的作用,也要重视新闻解说词的作用,两者不能偏颇。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是通过电视手段对新近发生地事实进行的报道,它通过电视荧屏形象地向观众传达新闻信息,具有视听结合、声画并茂的特点。一则电视新闻是由画面与解说词两部分组成的。因此,研究电视新闻解说词如何写作,是做好电视新闻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目前电视新闻节目里的新闻,大部分是以画面配解说(有的加入现场效果)的形式播出的。一条主题独立的新闻,离不开声音和形象的配合,直观可感的形象是电视新闻内容传播的主要特征,但它不排除声音的作用,只有声音与画面的融汇,电视新闻才获得声画并茂的效果。作为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既要重视画面表达新闻叙述事实的作用,也要重视新闻解说词的作用,两者不能偏颇。不少获奖的好新闻,往往是声画配合得当,声画并茂的范例。如获得1984年新闻一等奖的《抢救二十一名落水遇难乘客》的新闻,是记者赶赴受灾地区途中遇上洪水冲走客车而抢拍的新闻,画面形象真实感人。解说配合画面一开头就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最重要的内容告诉了观众,接着,简练地叙述事件的经过和抢救的结果。这条新闻画面和解说的配合恰到好处,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然而,一条形象真实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我们生活在一个有声世界里,电视新闻作为一种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新闻报道形式,理应重视现场同期声的采集和应用,真实而客观地再现新闻事件发生的场景和过程。然而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相对于电视画面和解说词,现场同期声这一重要的电视表现要素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新闻节目中出现了类似“千人齐唱不闻歌声”、“机器飞转却无轰鸣”的场景,简单地画面加解说,形成令人生厌的“声画两张皮”现象,这实在是电视新闻的一种缺憾。  相似文献   

9.
电视新闻与其他传统媒体新闻(即报纸、广播新闻)相比。具有声画并茂的优势,发挥着较好的传播作用,在宣传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那么,该如何充分发挥电视新闻的这一优势,将电视新闻的声音和图像有机结合起来,运用好,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标题是电视新闻的眼睛。电视虽然是通过画面以及声画合一的效果来吸引观众,但有一个醒目传神的标题,对观众注意、传播信息、提高收视率有重要的作用。一个好标题可以带活整条新闻,在电视新闻中,标题可以起到揭示新闻主旨,点化新闻内容,以引起观众注意的作用。具体说来,电视新闻的标题有以下几种特性。一、直观性。电视是声画合一的立体化传媒,具  相似文献   

11.
论电视新闻的深度与时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在信息爆炸时代,新闻传播(特别是广播、电视新闻)发生了质的飞跃——传播信息不仅要快,同时,受众又往往被眼前漫天飞舞的信息“轰”得眼花缭乱。这就要求记者,在重大新闻面前必须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可视性,努力把第一落地时间的新闻做新,把第二落地时间的新闻做深。笔者作为一名电视记者,下面想着重谈一下电视新闻的深度与时效性。从现代传播学的效果看,电视在各种传播媒介中效果最好,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视具有题材多样、声画并茂、视听兼备、内容丰富、时效性强等特点。电视所特有的表现形式,说明加强电视深度挖掘是不可缺少的一个重…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电视以其视听兼备的特点成为传播新闻的第一信息媒介。新闻同期声既是"声解释画"又是"声画统一",是电视新闻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电视新闻中起到的作用,是一般文字、画面所不能代替的。电视新闻从业人员,应当注重掌握同期声的运用技巧和规律,使声音与画面相互补充、相互辉映,产生错落有致的艺术效果,让电视新闻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3.
<正>记者提出问题的层次,对新闻价值的确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电视新闻采访节目的现状(一)电视新闻采访节目的无创新性电视新闻采访节目是电视新闻工作者对新闻做声画兼备、声画互补的一种传播形式,在传播与再传播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新闻采访内容相同的尴尬,而许多新闻记者不注重对新闻采访节目的创新,造成同一内容的新闻被多个电视节目多次重播的现象。电视新闻采访节目的无创新性造  相似文献   

14.
电视是一个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媒体,它通过多种符号对事实的传播,在视听交融中传递完整有效信息。如何使声画并茂、相得益彰?这就是要研究声画资源怎样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15.
电视新闻除了与报纸、广播的新闻报道有许多共性之外,还有着自身独有的特性。这种特性就是电视新闻的现场性及由此在观众方面引起的现场感。它以屏幕画面为主,声音、语言为辅,声画并茂,把新闻事件及其发生的现场真实地展现在观众面前,给观众以直接参与的感觉。电视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电视新闻在取信于观众方面远远超过了一般的摄影报道。一、现场性与时效性电视新闻的载体是无线电波。无线电波的速度为每秒钟3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七圈半。这从理论上说明了电视新闻传播速度足以使地球上任何地方发生的新闻传播到全球的任何…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新闻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对于媒体来说,新闻都是其安身立命之本. 电视具有视听兼备、声画并茂、快速迅捷的独特传播优势,人们对电视新闻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新闻对于大众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同时,受现代新的传媒观念的影响,受众了解、欣赏电视新闻的水平和取向也越来越高并呈现出多样性,他们要求平易近人的报道形式,拒绝板着面孔的说教.这就要求新闻工作者要真正按新闻规律办事,讲究报道的艺术,依据事件本身的新闻性作出客观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是当代社会新闻传播媒介的主力军,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它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已成为当代电视观众普遍的收视心理需求.面对激烈的媒体竞争和亿万忠实的电视观众,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作出高质量的电视新闻作品,以满足广大电视观众的收视需求.  相似文献   

18.
电视新闻节目(本文所指的是以录像影片拍摄制作的新闻、电视记录片和专题节目等,不包括口播新闻)作为视听传播媒介是通过声画来传达新闻信息的。那么在电视中这两种不同的形象是以哪一种为主?以画面为主还是以解说为主?对这个问题,在电视新闻工作者中是有不同看法的。多数同志认为形象化地传达新闻信息是电视新闻有别于报纸、广播新闻的最主要的特点,镜头画面是电视新闻的基础,是主角。近几年来,在电视新闻改革的探索中,也有同志提出电视  相似文献   

19.
电视新闻是通过电子手段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所进行的报道。电视新闻作为一种新闻传播手段比其他新闻媒介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运用现代电子技术,通过电视屏幕,形象地向观众传达新闻信息。这种视听结合、声画并茂的特点,大大强化了新闻形象,使观众从耳闻目睹中找到新的满足。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新闻传播中,电视新闻以其视听结合、以视为主的独特个性,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电视与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相比,它的最大优势就是画面,电视是一种形象化的传播,一条好的电视新闻应该是声画的有机结合,新闻性与电视性俱佳的作品。但近年来,由于电视记者对电视画面的重视程度低,电视新闻造成了精品少、可看性差的状况。在电视新闻创办之初,电视台的摄影记者主要来自新闻电影厂,电视新闻的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