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关于比喻有柄有边 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拈出“比喻有两柄亦有多边”。所谓喻有两柄,指“同此事物,援为比喻,或以褒,或以贬,或示喜,或示恶,词气迥异。”钱先生借斯多噶派哲人语“万物各有两柄,人手当择所执”,并合采慎到,韩非“二柄”(“威德”与“刑德”)之称,命之为“比喻之两柄”,例如钱氏所举秤喻:“吾心如秤,不能为人作轻重”(《全三国文》卷五九诸葛亮《与人书》),以秤喻人之无成见私心;而“这心之正,却如秤一  相似文献   

2.
黄宗羲说:“余多叙事之文。”除《行朝录》等史籍之外,还有碑志、行状、传、记、序(包括书序和寿序)等约二百九十多篇。其中以记事传人为主的,姑称“记传文”。鲁迅先生读明末遗民作品而“心里受伤”,“断不能洗清积愤”,我们读梨洲记传文也有这种感受。梨洲是在怎样的时代,怎样的处境,怎样的心情之中写他的记传文的呢?这些文字当然不是一时之作,但多在海氛澌灭,潮息烟沉,抗清失败,恢复无望之后。梨洲高寿,垂暮之  相似文献   

3.
《原君》一文,选自《明夷待访录》。作者黄宗羲(1610——1695),字太冲,号梨洲,学者称为梨洲先生;又固曾筑续钞堂于南雷,人又称他南雷先生。浙江余姚人。他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学者和思想家。他的父亲黄遵素是明末“东林党”的重要人物,因参与反对阉党魏忠贤的斗争,被害而死。黄宗羲也曾继续与阉党进行斗争。清兵南下,他曾在浙东一带组织义兵抗清。失败后,隐居著书讲学。清政府一再诱逼他出来做官,他都坚决予以拒绝。他的重要著作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等。  相似文献   

4.
学术界有些同志认为,黄梨洲是个思想家、学者。浙东学派的继承者全祖望,在他所撰之《梨洲先生神道碑》中,曾用大幅篇章歌颂梨洲“斩斩一流”的气节;谈到他的学问则云:“公以濂洛之统,综会诸家,横渠之礼教,康节之数学,东莱之文献,艮斋止斋之经制,水心之文章,莫不旁推交通,连珠合璧,自来儒林所未有也。”对他的诗,未加评述。诚然,谢山先生所论述的确是黄梨洲的精英,三百年来,为世所公认,无庸置喙。但是,黄宗羲的诗,也有它的不能忽视的价值和地位。本文所谈的是黄梨洲一组诗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材料”宋元之际,世道纷乱.一学者许衡,行路时.口渴难忍.路遇梨树,众人皆围而摘梨,唯许衡不为所动.人问之,曰:“此非吾梨,岂能乱摘?”人以其迂腐,讥之:“乱世梨无主.”衡正色曰:“梨虽无主.而吾心有主.”——《元史》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自《黄宗羲年谱》中的崇祯十一、十六年及康熙九年之全文。崇祯十一年梨洲参与的《留都防乱檄》事件,掀起了东林与逆案再一次交锋。是年,又是清兵入塞,京师戒严。梨洲特撰注《西台恸哭记》、《冬青引》以明志。崇祯十六年,笔者对黄炳垕的《黄梨洲先生年谱》失考之处予以匡正。康熙九年,梨洲为高旦中题主,遂宿育王寺观舍利,后撰《阿育王寺舍利记》。略谓:“舍利本系释氏涛张之物,况一伪再伪,不足为奇。  相似文献   

7.
梨洲的由来黄宗羲别号梨洲。梨洲,地名,在四明山,属余姚县境内。据黄宗羲《四明山志·卷一·名胜》所载:“梨洲山,晋孙兴公(绰)与兄承公同游于此,得梨数枚,人迹杳然,疑为仙真所遗,故名其地曰梨洲。”后人汪纶曾有《梨洲山》一诗赞曰: 莲花纷向日边开,云影长依斗柄回; 北引群峰朝禹穴,南分诸岭上天台。梨因孙绰来时见,桃是刘纲去后栽; 风景恍然人世外。但闻鸡犬石岩限。  相似文献   

8.
不唱反调     
同样一件事 ,不同的人 ,会有不同的看法 ,所谓“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同是一部电影《泰坦尼克号》,有人为之倾倒 ,百看不厌 ,也有人嗤之以鼻 ,不屑一顾。小说《红楼梦》问世 ,褒之者赞之为千古绝唱 ,贬之者诉之为诲淫诲盗 ,就如鲁迅先生所说“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 ,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 :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不同的理念产生不同的观点 ,不同的观点导致争辩 ,本是很正常的事 ,可是有些青少年朋友 ,本无所谓自己的观点 ,经常要和别人发生争论 ,只是养…  相似文献   

9.
“明夷”解     
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史学家黄宗羲(字太冲.号南雷,又号梨洲),一生著有《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宋元学案》、《明儒学案》等文集。其文集命名中,“南雷”(为其号)、“宋元”(为朝代名)、“明儒”(指明代儒林)皆意义浅近,一目了然,唯独《明夷待访录》之“明夷”,命名奇特,颇有深意。查各类中等教育的语文教材,大都选有《明夷待访录》之《原君》一文,且其教材注释及相关教参均不深解“明夷”两字。故今特为阐释,以期有助于理解黄宗羲的思想,有助于教学。明夷,乃《易经》之第三十六卦,其卦画为“”,与晋卦“”互为复卦,皆为坤离组合。八卦中“坤”象征地,“离”象征火。  相似文献   

10.
在我的心目中,张文斌先生是一位仁者,也是一位智者。仁者指他“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孟子·尽心篇第四十六篇》)。智者,指他“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孟子·尽心篇第四十六章》)。他的仁和智,都来自磨砺。是“改革开放”让他焕发了青春,从此潜心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笔耕不辍,积有岁时,成果丰厚。我初识文斌先生于武昌紫阳湖,他给我的印象是一位饱经沧桑,朴厚严谨,略带点乡土气息的学者。后来,在湖北省中语会年会上多次接触,虽谈话不多,却从他人口中,进一步了解了他的为人。再后,读了他的许多文章,才知道我对文斌先生的了解过于表象。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对教师,不称“老师”,而称“先生”。“先生”一词,有多种含义。《论语·为政》:“有酒食,先生馔”,“先生”,指的是父兄;《孟子·告子下》:“先生将何之”?“先生”,是对年长者的尊称;《韩诗外传》:“古谓知道者曰先生,何也?犹曰先醒也”。“先醒”,即先知先觉者之谓。这些都不是指  相似文献   

12.
黄宗羲于万历三十八年八月八日戌时(1610年9月22日)生在余姚黄竹浦,为十一世祖小雷公的七代宗子。全祖望《梨洲先生神道碑文》说他是“浙江绍兴府余姚县黄竹浦人也。  相似文献   

13.
关于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的解释,以往有相当大的偏颇。我认为这首诗不仅仅表达了先生的爱国之情,而且是先生爱的独语。  相似文献   

14.
大舜云:“诗言志,歌咏言。”《诗大序》里有段较为详细的说明:“诗者,志之所向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简而言志,就是“诗言志”。“志”的内容究竟指的是什么?杨树达先生《释诗》一文中说:“‘志’字从‘心’,‘出’声。”其实,“志”即是“心”,“心”借助语言来体现,即为“志”。所以汉人释“志”为“心意所趣向”,是有道理的。“志”也有“情”的因素,因为“情”亦是蕴藏于心的。故孔颖达说:“在己为情,情动为志,…  相似文献   

15.
(一)《韩非子·五蠹》“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句中的“不期修古”,课本注释为:“期,希求。修,远。修古,远古。”“法常可”,注释为:“效法可常行之道。常可,指旧制度。”此注首先令人生疑的是语意晦涩、逻辑欠通:“修古”一词,释之为“远古”,而“远古”何指?如单指上文的“上古之世”,则有乖原意;如兼指上文的“中古之世”与“近古之世”,则称名不当。再者,释“修”为“远”,而“法古则后于时,修今则塞于势”(《商君书·开塞》)中的“修今”一词则无法讲解。“常可”一词,释之为“可常行之道”也不确切,难道“可常行之道”还不值得效  相似文献   

16.
三变语出《论语·子张》:“子夏曰: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杨伯峻《<论语>译注》译为:“子夏说:‘君子有三变:远远望着,庄严可畏;向他靠拢,温和可亲;听他的话,严厉不苟。’”“三变”即三种变化。子夏的话是赞扬君子  相似文献   

17.
《荀子·劝学》云:“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神明”何解?较有权威的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云:“神明,指人的智慧。”北大选注的《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和郭锡良等编的《古代汉语》(中册)均因袭前说:“神明,指智慧”。统编高中二册语文课本也据此注解为“精神和智慧”。诸家所以持相同的说法,原是有所本的,大约是依据梁启雄《荀子简释》的注解。他说:“《内经》:‘心者君之官,神明出焉。’《内经》所说的‘神明’是指心的精神,《荀子》所谓‘神明’是指心的睿智。”粗略一看,这样理解似可自圓其说;仔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二)、清初之倡唐诗者 清初虽尚宋诗,而倡唐诗者尤众,以主张不同,故争论亦时起。略述如下: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学者称亨林先生。其为学博综六艺,主于通经致用,故有“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之语,其意与梨洲“士君子之不可为者有二”相同,皆激于明亡之惨痛而不欲垂空文以自见也。然其诗沉郁苍凉,力振唐言;其持论亦与梨洲之倡宋诗  相似文献   

19.
《岳阳楼记》最能体现范仲淹宏大抱负的一段文字是“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优。然则何时而乐耶7其必日,‘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解释这段文字的关键所在是“古仁人之心”。“古仁人”是指谁呢?历来注家没有提及,《范文正公集》(《正谊堂全书》作《范文正公集》,《四部丛刊》作《范文正公集》)中也没有明确记载。当今注家往往就“古仁人”的字面含义,加以解释。例  相似文献   

20.
《诗·唐风·绸缎》三章句式相类,首章言“见此良人”,二章言“见此邂逅”,本章言“见此集者”。小序以此诗为“刺晋乱也,国乱则婚姻不得其时焉。”姑无论小序之说确否,而此诗言婚姻,或言性爱,则是可以肯定的。《孟子》以“良人”为丈夫,但《诗经》之“良人”未必不是女子;《国语·周语》有“三女为第”之说,则‘“集者”指女子无疑。“‘邂逅”,毛传云:“‘解说(悦)之貌”,若以“良人”、‘“奖者”之实指人者类推,”‘邂逅”不当是“貌”,且“见此解悦之貌”也甚不辞。《诗经》多有数章反复吟咏一事之例,如《魏风·伐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