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简述顾瑛生平,玉山雅集以及顾瑛诗别集《玉山璞稿》并与元末农民起义战争相联系,并简介了《玉山璞稿》的版本源流。  相似文献   

2.
宋元时武则天形象的建构与文人心态息息相关。北宋时,封建士大夫通过批判武则天,为当时的后妃参政鸣警钟;南宋及元朝时期,人们借反对武则天来反对异族统治,表达驱逐异族,收复国土的愿望。与唐代人对武则天相对客观的态度相比,宋元时期武则天成为人们表达政治观念的传声筒。这与宋元文人在特殊环境下的复杂心态,包括正统观、性别观及道德观密切相联。  相似文献   

3.
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塑造的张生形象,无疑带有元代“书会才人”的成色,他或苦闷抑郁、或放浪形骸、或玩世不恭、或渴望爱情功名,都是特殊历史时期元代文人共有的心态,文章试图从张生形象着眼,挖掘元代文人的心态。  相似文献   

4.
极具特色的文人渔父词,是中国词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中国隐逸文化一个突出的"热点".中唐词人张志和5首<渔父>开渔父词创作先河后,渔父词便倍受文人士大夫的青昧,代代吟唱,绵绵不绝,并在两宋时期达到了高潮.文章以两宋文人渔父词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其生成、勃兴的原因,并通过这些渔父词及其渔父形象,透视在两宋特定时代文化背景下文人士大夫立身处世行为和各种各样的隐逸心态.  相似文献   

5.
中晚唐游仙诗的繁盛与当时文人的心态密切相关。从质疑长生、渴望自由、追求男女情爱三方面,论述在唐朝走下坡路的中晚唐,底层士人进退失据,出于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的追求,他们试图在游仙诗中构建一个等级分明而又公平、自由的神仙世界,以此来重建生活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笔者综述了近三十年来元代文人心态研究的成果。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步,到九十年代全面铺开,本世纪获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方法越来越多样,研究角度越来越深入细致,研究的结论也越来越客观公正。这将有助于我们多角度多层面地了解元代文人,了解元代文学,进而了解元代社会。  相似文献   

7.
从青葱年少、人至中年到步入知天命之年,近代广东名儒简朝亮以诗作记下每一段的所思所悟。独漉意象、江门意象、黄花意象、阳山意象等使简朝亮长达40年的诗歌生命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烙下简朝亮作为一位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印记。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文人的心态,是人类古代文化史上一道比较独特的“风景”。这一独特的心理生态,与中国古代文化的特异性密切相关。文学史上林林总总的现象或文学作品。都是文人心态的显性呈现。在风云变幻的历史舞台上,古代文人展现给后人的,又是怎样的一道心灵的“生态景观”。这一组关于中国古代文人心态的短文,就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解析。《从小说作品考察中晚唐士子的文化心态》,从多层面对中晚唐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文人心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梳;《文体概念演进的心理依据及意义》,从创作主体的意识心理角度探讨诗歌文体概念的发生与诗歌文体诞生后创作主体的心理状态;《遁归心灵宁静的港湾》。在肯定隐逸文化正面作用的同时。着重探究了它存在的负面影响;《初元与晚明戏曲家个性解放思想之异同比较》,关注的是两个特定历史时期戏曲家个性解放思想的异同;《谈谈中国古代文人的侠义情结》。深入探讨了文人对侠的爱与惧兼备的复杂心理;《男权阴影下女性作者隐逸心态片论》,从女性的视角对隐逸心态进行了别一种探索。对中国古代文人心态的探讨,不仅能使我们更多地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内心世界及内心活动凝定的文化产品,而且有助于我们检讨自己当下的文化心态,以一种更健康的文化心态创造未来的新生活。[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俚词可视为“游戏文学”,其风格突破了传统言志载道“经典文学”庄重典雅的模式,呈现为戏谑调侃的面貌。宋代文人以“游戏”姿态大量创作俚词,是他们特定心态的流露。他们在不同程度上偏离儒家教条,有些因无法进入统治阶层而放浪形骸,有些因怀才不遇、壮志难酬而寻求自适。而士人心态的消极化,正是封建制度趋向衰落的表征。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元代诗文研究中,较少有学者涉及上京纪行类作品。但作为元代诗文中特色突出的一支,上京纪行诗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为了填补古代文学领域这一较薄弱的环节,完善和丰富元代诗文的研究,考察元代文人的境遇和心态,对上京纪行诗进行深入的探究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唐宋之际的时代剧变,使此期文人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或悲世,或混世,或避世,不一而足。文人所扮演的儒者形象也因此逐渐发生分化,出现了服务于割据政权的幕僚文士、苟安于乱世的混世文人、不受传统束缚的风流才子等具有明显时代特点的新角色。这些变化是此期文学面貌的形成基础,也构成了唐宋文学转型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2.
晚唐诗人薛能的诗歌因非议前贤而备受指责,但薛能的生活、思想和心态却可以说是晚唐的一个缩影.文章以薛能的诗歌和前人对薛能的评价为样本,由此窥视晚唐一代文人的思想心态和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主张青年少读或不读中国书,但他自己却对魏晋文化十分钟情,这是因为魏晋文化中表现出来的对传统文化的反叛精神给予鲁迅从传统内部寻求批判传统文化的资源,反映在小说创作中,表现为他笔下的知识分子形象普遍带有一种魏晋文人心态,其深层意蕴在于鲁迅想借此实现个人对传统的突围。  相似文献   

14.
元杂剧尤其是家庭剧、公案剧和婚恋剧中活跃着一类性行淫荡、贪婪、泼辣、凶狠的反面女性形象。她们在名字、身份性行、社会关系上都具有模式化的特点,具有一定的文化符号的意义,是演绎元代文人在特殊历史时期难以言喻的创作心态的符号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东坡剧是元代文人困厄剧的典范之作,主要以苏轼贬黄州为题材,体现了元代文人普遍存在的"入世"与"归隐"之间的一种矛盾心态,具体表现为怀才不遇的悲愤之情、官复原职后的默认失德、积极入世的思想和消极避世的心态。  相似文献   

16.
元代下层文人选择杂剧的心态试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下层文人对杂剧艺术的选择,促进了杂剧的大繁荣。他们在选择杂剧的过程中,或隐或显地呈现出了各种心态,主要有宗教的解脱心态、生存的边缘化心态、娱乐的自适心态和价值的凸现心态。  相似文献   

17.
文人是中国古代社会旅游活动的主体。明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繁荣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各阶层的旅游活动逐渐活跃起来,文人旅游尤为兴盛。文人的旅游活动包括出游前、旅游中、旅游后三个阶段,本文以西南地区为例,着重探讨了明代文人出游前所进行的各项活动。出游前的准备包括确定目标、搜集资料、邀约游伴、准备游具等;到西南地区旅游的文人在出游前抱着或重或轻的惧游心态;西南地区文人在出游前通常有卜行、饯行、折柳等习俗活动。  相似文献   

18.
唐传奇中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按其人物身份及刻画方式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神女、大家闺秀、侠女、妓女、狐鬼异类五大类。作者塑造女性形象的过程,也是表露自己内心想法的过程,透过作者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可以初步了解到文人矛盾的婚恋观及急于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独立发展出的本土佛教宗派,禅宗思想对唐宋时期的士大夫文人群体心态产生了深远影响.笔者通过简析唐宋两代禅宗的思想内核和发展变化,分析和对比其对两代士大夫文人心态的影响,从而理解禅宗的顿悟思想和超越精神对这一群体追求精神解放、心灵自由所产生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认为元曲为中国最自然之文学,剧作家们的创作动机完全是自然而然。元杂剧作家们创作杂剧,既不是想扬名于生前,也不是想流传于后世,只不过心有所感,一吐为快。本文通过从杂剧中文人形象的研究到作家创作自身的逆向探讨,能使我们从文学作品中人物内心出发窥见现实生活中作家丰富复杂的精神线索,揭示出剧中文人心态与现实文人心态的深层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