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规模预测是城市规划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在分析传统小城镇规模预测中常出现的问题,基于土地集约利用视角,提出在小城镇用地标准预测中要加强小城镇人口规模论证、小城镇工业园用地单独核算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小城镇是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居民点,它既有城市密集的用地方式,又有农村低矮的建筑格局。确定小城镇的适度用地规模需要充分考虑小城镇发展的现有条件和不可预见因素;加强小城镇周边农地地价评估和改善旧镇域的投资环境是从节流和开源两个方面促使小城镇集约用地的有效措施;科学制定土地管理制度和提高土地管理执行效率,能促进小城镇土地的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3.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带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我省小城镇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一些问题.为解泱这些问题,科学规划小城镇建设、根据实际确定小城镇发展类型,多渠道筹措资金,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用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是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在加快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势必面临很多的问题,其中用地问题就是一个核心问题。本文从耕地占用方面说明了小城镇建设中遇到的用地问题,并针对现状分析其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小城镇基准地价分析——以和林格尔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准地价评估是土地市场价格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地产市场提供依据。笔者主要以和林格尔县城关镇为例,阐述小城镇还原利率确定的方法和各类用地基准地价评估方法的选取。对和林格尔县2002年各娄用地基准地价成果进行了分析,并与1996年的基准地价成果进行比较,分析了基准地价变化的原因。得出商业用地基准地价增幅最快、基准地价变化的主要原因为区域经济发展因素、小城镇土地利用呈现圈层分化规律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衡阳市城镇化进程中城镇土地利用环境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镇化背景下城镇土地利用的环境问题日益显现。合理、客观地评价城镇土地利用的环境效益,对营造优美而健康的城镇人居环境至关重要。文章构建了小城镇土地利用环境效益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的方法,对衡阳市17个重要小城镇土地利用的环境效益进行了实评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土地利用强度、用地结构、用地布局和土地开发投入强度是影响环境效益的重要因素,它关系到城镇人居环境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道路的类型有发展大城市、发展中小城市和发展小城镇等.中国城镇化主要采用小城镇化模式,具有规模较大、速度较快、政府主导等特点,但容易引发区域差距较大、城镇化质量不高、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中国小城镇化模式促进了城市结构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但中心城市辐射力低,小城镇偏多,城市公共服务亟待提升.国家要提升小城镇建设层次,发...  相似文献   

8.
关于小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在逐步加快,小城镇蓬勃兴起,城镇化已成为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在推进小城镇发展的进程中,要突出特色,抓好小城镇规划和设计;要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小城镇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要发展特色经济,积极培育小城镇的经济基础;要集约用地,树立土地经营的观念;要放宽户籍政策,提高小城镇人口集聚度;要加强宣传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芜湖城市社区体育设施从人均用地面积,不同地理位置用地面积,不同时期用地面积,不同规模社区用地面积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芜湖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人均用地面积存在严重不足现象,缺额率较高;老社区的人均体育设施建设面积低于新社区,而且新老社区的人均体育设施占地面积均未达到标准规定;随着年代的变化社区体育设施人均占有量呈逐步递增的趋势;不同规模人均用地面积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针以安徽省小城镇发展的现状,提出从培养小城镇的产业支撑体系,山区脱贫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两大处着眼,通过户籍,投融资、土地利用等制度方面的创新,以实现小城镇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进入21世纪后将经历一个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时期。土地配置在小城镇发展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深入研究探讨适应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土地配置机制,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本研究以大量的实地调研为基础,系统地分析归纳了我国目前小城镇用地具有土地权属的交叉性、用地结构的相对单一性、经济利益的多元性、用地对象的相对固定性、土地资产价格相对较低等特点,最后提出了一系列严格的配套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从小城镇地域的生态格局、文化特征和社会发展规模出发,寻求城乡一体的小城镇生态发展之路,是当前小城镇规划的指导思想。文章阐述了基于城乡一体化理念的小城镇生态规划对小城镇发展的现实意义,提出了以"中心城市——小城镇——乡村"三者协调发展为核心的小城镇生态规划的路径设置。  相似文献   

13.
小城镇作为城镇体系的最基础一层,其发展对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小城镇大多分布散、规模小、人气弱,致使小城镇功能难以发挥.对此应从规划入手,突出重点,探索多元投资机制,实现体制和制度创新,把着力点放在产业支撑体系的培育上.要以县城和有发展后劲的中心镇为重点,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切不可盲目地以县改市、以乡改镇来推进城镇化.  相似文献   

14.
苏州市小城镇在改革开放前发展比较缓慢,改革开放后得到迅速发展,通过回顾苏州小城镇的发展历程,对苏州小城镇的现状水平和发展程度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得出:城镇发展水平普遍提高、县城镇超前发展、小城镇综合功能显著增强、小城镇规模等级分化加强,最后对苏州市小城镇的发展趋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安徽省105个县市(区)为研究单元,利用2000、2005、2010、2015、2018年五期建设用地数据,运用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法,分析该地区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8年,安徽省建设用地空间分布整体上呈现出"北多南少、市辖区多于普通县市"的特征,县域空间格局差异极其明显且随时间的推移呈现出不断增强的趋势.(2)从标准差和变异系数来看,安徽省各县市(区)建设用地规模绝对差异在逐年增大,而相对差异在逐年减小,但二者的变动都略小.安徽省建设用地绝对规模较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皖北、皖中地区,相对规模排名靠前的县市(区)大多分布于皖北地区以及合肥市.(3)通过对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发现,安徽省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差异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地形地貌的空间分布差异与建设用地县域之间的差异有着很明显的相关性,GDP、财政收入、粮食产量和常住人口是造成区域之间建设用地空间格局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山区,因其人口分散,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历来是基础教育的薄弱地带。制约山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因很多,但学校布局过于分散、规模偏小是主要原因之一。以桐柏县为例,191所农村小学中,不足100名学生的有112所,占58.6%;不足50名的有32所,占17%。“三五个教师、十多个学生”,成了山区小学的一大特点,被人戏称为“麻雀小学”。由于学校过于分散,导致无法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山区小学办学水平长期在低位徘徊,教师无激情,学生没兴趣,家长不满意。“麻雀小学”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山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障碍,而破解这一难题的首要选择就是调整学校布局,建设寄宿制学校,以便扩大学校规模,为提高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创造条件。一、建设山区寄宿制学校势在必行河南省山区小学教育在上世纪70年代初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到如今几十年过去了,山区的经济和社会状况,特别是人口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小学布局却没有因时而变,仍然停滞在几十年前的状态,这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时期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都显得极不适应。一是与人口发展的现状不相适应。近几年来,随着小城镇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城市对农民工待遇的改善,加速了山区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另外,计划生育政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影响小城镇人口规模的几项因素的分析评价 ,论述当前编制城镇规划中确定人口规模存在的问题 ,并在比较几种人口规模预测方法中阐述笔者观点  相似文献   

18.
小城镇建设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后直接提升了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小城镇依靠自身的优势吸引了大批的农民工,而农民工则是中国小城镇建设的主力军,不仅增加了小城镇的数量、扩大了小城镇的规模,而且提升了小城镇的品质。  相似文献   

19.
武陵山区是中国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推动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人口城市化的进程.需要努力消除一些不和谐因素,实行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共同发展的道路,要加大就业培训和素质教育的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推进山区城镇化建设,必须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小城镇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小城镇建设规划滞后,管理体制不完善,定位不科学,资金短缺,人力资源缺乏,这些成为制约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必须科学规划城镇化建设,完善管理体制,科学定位,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逐步完善人才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