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盐道》是李春平探寻故土精神文化的最新力作,小说通过讲述背盐人在生活上的选择,刻画了正派重义的巴山文化精神.小说结构巧妙,民俗描写富有特色,是叙写陕南山区文化风俗的重要作品.  相似文献   

2.
镇坪古盐道是盐道文化与盐道精神的物质载体.李春平的长篇小说《盐道》通过书写清末民初镇坪古盐道上盐背子们的生活境况,为读者描绘了一个人与万物平等共享、和谐共生的自然世界,展现了秦巴山民仁义为本、坚韧不拨的盐道精神,为秦巴大地矗立了一个特有的精神坐标,在开启新时代的征程上,将愈加凸显其持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不仅是作者李春平对生活在秦巴山区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故乡人民的讴歌和赞美,也是其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及精神的坚守与传承.  相似文献   

3.
李春平的新作《盐道》将视野转向历史文化领域,以“镇坪古盐道”上盐背子们的生活为背景,围绕主人公崔无疾一家发生的故事,展现了人情之美、人性之美和民俗之美,奏出了一曲美的赞歌.  相似文献   

4.
李春平的小说《盐道》是其文学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性作品,他从陕南古盐道上民众的生存史中找到了人类恒久不变的历史文化精神.通过对底层人物精神世界的深度开掘,以及对底层人物身上原始自然的人性力量和民间道德价值观的重新评估,使他的创作从对现实人生和官场的思考转向对陕南历史文化和原始自然人性的深度探索,显示了其文学创作走向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李春平的长篇小说《盐道》,首次自觉地表现了巴蜀一带盛行千年的巫术民俗传统.本文阐述了李春平对巫术的全面展示,并从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上深入分析了《盐道》中巫术书写的价值,揭示了李春平对巫术书写的初衷.  相似文献   

6.
李春平的小说《盐道》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精彩的陕南乡村生活画面,无论是民间精神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叙事体式的民间性,还是陕南民间文化元素如巫术、方言俗语、民歌的展示,都具有典型的民间性特征.  相似文献   

7.
泉州民俗所经历的历史过程特别引人注目,陈桂炳新著《泉州民间风俗》是泉州民俗综合研究的标志性成果。这本学术专著充满学术灵气和思想张力,突出地体现在泉州民俗特性和流变的准确把握上。  相似文献   

8.
《盐道》是李春平最新创作的一部力求全方位展示巴山盐道历史文化的小说,他突破了以往对城市和官场的书写,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写作方向.我们可以发现,小说在叙事方式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地域文化和风俗的书写等方面都有着精彩的展示.这部小说在历史与文学写作的交织中,建立了一种清新明丽的叙事风格,塑造了一批“良”“善”的人物形象,再辅以独特的地域风俗和巫文化描写,探索出了一条用文学写作发展地方文化的全新道路.  相似文献   

9.
韩文霞 《安康学院学报》2015,27(2):19-21,52
李春平的长篇小说《盐道》以陕南小镇为写作对象,描绘了一幅靠背盐为生的山民们艰辛生活的图卷.本文以小说诗意叙事的视角切入,从“传奇质朴的恋爱婚姻”、“情味浓郁的农家生活”、“恩义并重的为人之道”三方面对小说进行解读,试图探寻纯真宝贵的亲情、友情、爱情和重恩尚义的为人处世之道如何消解岁月的苦难而使人坚强的活下去.  相似文献   

10.
莫言2009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蛙》是一个多义的文本,政治伦理和自然伦理在其中呈现出对立冲突的面貌,折射出当代知识分子的心态转变。在以独特的文学形象,以世俗的手段完成对人物复杂性剖析的同时,作家的矛盾心理较为明显地体现为价值观念与立场的游移,在两种伦理背后超越性的道德问询始终没有出现。  相似文献   

11.
《词论》的主旨是论词。李清照从词与诗、与文不同的角度,用品评具体词家词作的方法,探讨了词之所以为词的东西。音乐性(协音律)、抒情性(与言志的诗文相对)被李清照看成是词的最根本的东西,这就是“别是一家”说的基本涵义。  相似文献   

12.
对海明威认识的矛盾一直延Dang到他死去后多年,1985年人们又对这个硬汉作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因为遗作《伊甸园》仿佛表现了异常的温柔。在大卫与凯瑟琳的爱情背后一直隐喻着海明威的理性乐园-男性的孤独。  相似文献   

13.
李鸿章的"自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逐步演进的过程,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他都一直致力于"自强"思想的实践.李鸿章"自强"思想的内涵包括军事自强、经济自强、文化自强三个方面的内容.我们要全面、客观的评价李鸿章的"自强"思想及其实践,既要充分的肯定其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其消极作用和历史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萧萧》是沈从文先生用文字为音符奏出的温馨背后满怀忧伤的田园挽歌。田园天堂一般,令人难舍,但它老了,朽了,又值得诅咒。而萧萧只是作家特立的一个理想。  相似文献   

15.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文章分析了李白《行路难》诗歌创作的根本原因:潜心好学,才思过人,向往名流,理想远大,怀揣着更高更远的政治抱负,而无以施报;具有傲岸豪放的独特性格,形成了不受约束、放任不羁的行为,自然而然成为了政治对手攻讦的对象;理想化的政治主张,又不能较好地权衡利弊得失,违背了官场上的潜规则,导致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相似文献   

16.
长篇小说<地债>时间上有大跨度,事件上有连续性,比较完整地反映了新中国土地关系的变迁,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农村人物形象.但大跨度和连续性的内容压缩在30万字的篇幅内,不免有局促之感.几个主要"反面人物"的处理,亦有可推敲之处.作品在现实主义的框架之内,还可以写得更开放些.  相似文献   

17.
长篇小说《地债》时间上有大跨度,事件上有连续性,比较完整地反映了新中国土地关系的变迁,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农村人物形象。但大跨度和连续性的内容压缩在30万字的篇幅内,不免有局促之感。几个主要“反面人物”的处理,亦有可推敲之处。作品在现实主义的框架之内,还可以写得更开放些。  相似文献   

18.
李光地简论     
生活于康熙时代的李光地,为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清初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一定的多贡献,特别是他举荐施琅,力主收复台湾,成为造福全中国的大事。至于后人常非议的"三案"说,丝毫不能影响到他在清初社会发展中起到的积极作用。最可议者,而是他在收复台湾后提出的"弃其地,迁其民"的荒谬主张,但因其中途流产,并不影响他在历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