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八年级第七章第六节内容。生活中的摩擦现象,对学生而言非常熟悉,但往往意识不到它的重要意义,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在教学设计中,以“激发——冲突——顺应(或同化)——建构”为基本模式。在上课之前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播放大约2分钟的与摩擦力有关的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上课时再辅以生动形象的影视剪辑画面引入课堂,诱导学生主动学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八年级(下)第十六章第2节——分式的基本性质(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小学学过分数的基本性质,初中掌握了整式的四则运算、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分式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  相似文献   

3.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是高考的高频考点,也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在2010年讲授新课程教材第三版《物理》选修3-1的《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一节时,认为该节中的《思考与练习》习题3设计的一组实验数据及《教参》给出的解答问题,与这节内容不符,如果用它训练学生不仅起不到让学  相似文献   

4.
"空气的存在"是华师大版初中科学七年级(下)第2章第1节的内容。观察许多大型公开课或评比课发现,教学过程"浮于面上"的现象非常普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评价导向的偏差、师范教育的实习不到位、教师个体素质差异、目标定位意识等。  相似文献   

5.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四节最后的“课外阅读——《年轮里的科学》”,它由“图片+情景+说明”组成。在学生学完第四节“植物茎的输导功能”以后,可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建立小组——阅读材料——提出问题——制订方案——收集资料——分析结论——反思表达——体验感悟”的小组性合作探究学习。通过学习,教师既能充分开发教材资源,从年轮中蕴含的科学价值,帮助学生学到必要的生物科学知识,同时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实现新课程倡导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下面笔者就谈一下具体的教学设计和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6.
1教材分析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人教版教材《分子与细胞》模块第四章第二节内容。本章共三节,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以及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原因。第二节内容是解释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基础。这三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由此可见,本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在第四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架起第一节和第三节的一座桥梁,并体现了结构决定功能的生物学观点。  相似文献   

7.
本节课内容为“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第一单元第二节《稳固结构的探析》的第1课时——《结构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1说教材 1.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属于高中生物学必修部分第四章的第二节内容。第四章共有3节内容,第一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这与膜的结构有关,于是进入第二节内容。而第二节内容又是解释第三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基础。这三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由此可见,本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在第四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架起第一节和第三节的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9.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东科技出版社)必修《化学1》第1章第3节是“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这节内容中“气体摩尔体积”是重点,也是难点。起初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1)复习导入:复习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等概念,强调物质的量的作用——把物  相似文献   

10.
冯燕鸣 《山东教育》2006,(11):40-42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山东科技出版社)必修《化学1》第1章第3节是“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这节内容中“气体摩尔体积”是重点,也是难点。起初我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是:  相似文献   

11.
设计一节有效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基于以下几个关于进行“教学设计”的假设:第一,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学习;第二,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有许多阶段——课前、课中、课后;第三,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始于目的,终于评价。有了这样的共识,我们就可以作出初步判断:设计一节  相似文献   

12.
《四川教育》2012,(4):28-28
主持人:曾经观摩过很多名师的课,单从教学结构设计讲,我十分欣赏王崧舟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他在设计《枫桥夜泊》时,可谓匠心独运。第一个环节是“启——夜半钟声越千年”,第二环节是“承——张继独听寒山钟”,第三环节是“升——夜半钟声化愁眠”,第四个环节是“转——月落时分听钟声”,  相似文献   

13.
1 教材分析1.1 教材地位和作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浙江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初级中学课本(试用)数学第四册第十六章第一节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数轴与有关几何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是学习函数及其图像、曲线和方程的基础,是沟通数与形的桥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对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合情推理能力有重要作用,也是让学生感受“对应”和“数形结合”思想的好素材.1.2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课的重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和两个基本问题——已知点求坐标,已知坐标描点.难点是平面直角坐标系概念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征稿启事     
<正>为展现教师的教学风采,促进"同课异构"课题的深入研讨,我社将对以下章节进行广泛征稿,其中高效、精彩的教学设计案例将在2011年第12期—2012年第8期陆续推出,欢迎大家踊跃投稿!高中生物课题必修1第3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必修2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必修2第3章第2节:DNA的分子结构;  相似文献   

15.
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在设计理念上以模块形式,插入大量图片,简洁易懂.并且每一节中都有问题的探讨,使内容充满活力.它的题目也是精挑细选,针对性强.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但是它也有不足之处.我想从内容的编排、插图两个方面各提出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问题一:必修1中第四章的第2节关于.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位置编排的问题探究分析:本模块教材是以细胞是基本的生命系统为主线展开的,从前到后依次讲述这个基本的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功能和发展变化.第2章和第3章的内容分别是细胞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第4章和第5章的内容都属于细胞的功能.这是编委们的基本设计思路,但是在第4章中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却不是细胞功能的内容,它应该属于第3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中的内容.也许编委们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所以把传统教材P23图2-4原封不动地复制过来,只是把图下说明由“细胞膜结构模型示意图”改成“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本意是为了区分第3章的细胞膜,从而达到讲生物膜的目的.但是它的实质还是属于细胞膜结构的内容,因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通过细胞膜的研究提出来的,而第3章一开始就有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其实可以先阐述细胞膜的内容再阐述“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这样由细胞膜延伸到生物膜也就顺水推舟了.也就是说假如把第4章第2节内容插入第3章第1节中,把第4章第3节调上为第2节即由细胞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直接进入第2节控制物质运输的几种方式,这样修改可以使内容更加紧凑,也完全符合编委们的基本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下基层学校教学调研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语文教师普遍不太重视学生作业设计这一环节,不少语文教师缺少作业设计的方法和能力,也有的教师贪图省力,懒得动脑筋设计,以致学生课前预习流于形式,课堂训练不到位,课外作业效率不高。为了给基层学校教师提供一定的案例和指导,最近,我对小学语文新教材第九册第五单元的课文进行了总体设计,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这节课的内容《漂亮的小钟表》是人美版小学美术第三册第3课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这节“设计·应用”领域的课业,能够给学生提供很大的创造空间,培养学生的审美、创新意识。2.通过艺术欣赏、制作、情景演出等活动形式,  相似文献   

18.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植物的生殖”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它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苏科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19章“植物的生殖和发育”第1节.教材中以绿色开花植物为例,介绍其在有性生殖过程——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其中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和果实、种子的形成是本节课的重点,同时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又是本节课的难点.  相似文献   

19.
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吴伟民编著)第七章第三节“图的遍历”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求解图的连通性问题、拓扑排序和求关键路径等算法的基础,又是在第二节“图的存储结构”基础上实现的遍历操作算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认为这一节在内容安排上不够深入,导致学生在学习这一节时,抓不到解决问题的实质。下面谈一下笔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林柏祥  钱呈祥 《物理教师》2007,28(7):18-19,21
1对教学设计的思考 本节是高三物理第22章的第1节.在过去的教学中往往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其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1)教学内容:这一节的特点是内容较抽象,缺少实验演示,缺乏动感,学生难以想象,不利于完成从实验现象到原子的核式结构的抽象.(2)学生情况:学生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缺乏主动参与的动机和机会,缺乏必要的成功激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