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艳香 《考试》2009,(1):59-59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融合。在语文教育领域。一度出现重工具,轻人文;重思维,轻情感;重语言,轻文学的情况,这些对语文教育造成了负面影响。要跳出这一怪圈,步入文与道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就应进行素质教育,构建、弘扬人文精神,突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的同时,要加强人文科学的教学,即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价值教育和审美教育等。现代语文教育不仅要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运用语文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教育学生成为思维敏捷、心胸开阔、具有创新精神的人。  相似文献   

2.
语文是一门飞扬着作者灵性,饱含着浓郁人文特色的学科。每一篇课文都是作者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无不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人文精神。培养学生人文精神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以往的教学大纲不同的是,新课程标准在确定语文学科为工具性的同时,首次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倡导人文性,意味着语文教学必须突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阅读是语文课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具有传授知识、培养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趣等功能,也是实施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径。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育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但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不同于人文知识教育,人文性是语文工具性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应在语文教育中充分发挥语文教育独特的人文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4.
语文学科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思想修养,也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又体现人文性。  相似文献   

5.
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个对立统一的整体,二者不可偏废。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高职语文教学应根据职业教育自身的特点,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机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使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和人文素质的发展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是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更注重工具性,注重"双基"的培养。新课标实施后,有识之士试图改变这一倾向。于是,语文教育开始强调人文性,从语文课堂到三维目标的确立,再到语文教材的编写,无不如此。可是,这样的反复强调未免有矫枉过正之嫌。真正的语文教育从来都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而且只有在二者的统一中,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语言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的工具性,文本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的人文性,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则是语文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的工具性,文本的人文性决定了语文的人文性,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则是语文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9.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教学的两项根本要求。本文从五年制高职学生应具备的高水平的道德修养、全面的文学素养、以及了良好的审美情趣等方面,提出当前的五年制高职语文教学活动应具备足够的人文性,进一步加强语文工具性的作用发挥,以有效推进五年制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语文学科的特殊属性不仅表现在对其语言、文学、文化三位一体特性的强调,也表现在对语文由传统的工具性特性扩展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嬗变过程。文章对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科学性与人文性做一辨析。  相似文献   

11.
沈金元 《成才之路》2012,(20):12-13
当前语文教育面临着新的困境,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过分强调其工具性的弊端已是越来越突出。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唯一的方法就是让人文性回归.注意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与工具性问题,是新课改以来教师们普遍关注的焦点话题.工具性孕育着人文性,人文性促进着工具性.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促进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良好融合,实现真正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刘丹 《教育教学论坛》2012,(25):259-260
语文学科的重要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阅读教学中既不能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文性,又要防止把语文阅读课上成人文性极强而忽略了语文工具性的课。二者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14.
语文是最重要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源于语文的交际和实用功能,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完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属性,也具备人文性属性,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要兼顾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同时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情感性、形象性与生动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实践调查的方式,积极对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进行理性探索,并结合教学实践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以使语文教学更好地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  相似文献   

16.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基本特点,同时,它也是新课标明确指出的一点要求,如果语文的课堂上只重视人文性而忽视工具性,那么学生将不会灵活运用语文课堂所学到的知识,如果只重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的教育,则不仅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也会阻碍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因此,只有将语文的人文性以及工具性进行统一的教学,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课堂上所讲授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正确认识与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认清语文学科的本质,对语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赖以沟通的语言工具,工具性是语文的本质属性。同时,语文饱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我们应该关注语文文本所负载的价值取向。工具性与人文性对语文学科来说,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二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8.
幸福的记号     
语文教学必须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极大地推动了审美教育的实施。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实现人格的完美和心灵的和谐,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语文不仅仅是一种交际工具,还是民族思维方式、思想品质、精神面貌等的体现。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语文,应在反思传统、审视现实的基础上,确立新的语文教学观,即开展人文性教育,将人文性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达到和谐统一,把课改落到实处。然而当下的语文教学在很大层面上仍然停留在语文作为交际工具的工具性上,人文性严重缺失,语文教育呈单足前进的畸形趋势。其后果是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普遍厌学,学生的思想和创造力也被严重束缚。本文就如何才能尽快的从单纯的工具性语文教学中解脱出来,步入人文教育,使我们的语文教育真正地体现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正确认识与理解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我们认清语文学科的本质,对语文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是人与人之间相互赖以沟通的语言工具,工具性是语文的本质属性.同时,语文饱含着深厚的人文内涵,我们应该关注语文文本所负载的价值取向.工具性与人文性对语文学科来说,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两者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