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秋战国时代的儒法斗争,是我国历史上一场激烈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斗争的实质是新兴地主阶级要战胜腐朽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用封建制代替奴隶制。法家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在政治上主张变革,提出并实践了一条革命的“法治”路线。这条路线是以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为理论基础的。《五蠹》是先秦法家理论的集大成者韩非比较系统地阐述“法治”思想的重要著作。这篇著作用朴素的唯物辩证的观点,总结了儒法斗争的实践经验,继承并发挥了商鞅等法家的思想成果,从发展的观点,论述了  相似文献   

2.
韩非继承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慎到的"势"的思想资源而加以综合发展,建立属于自己的一整套思想体系,适应了富国强兵统一天下并建立新的中央集权专制主义制度的需要,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韩非完全站在专制君主的立场上设计役民驭臣之术,将君主与臣民、法治与人治对立起来,这种极端专制主义又潜伏着走向反面的危险。  相似文献   

3.
韩非的思想本于老子,其养生思想归于道家,主要是老子养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韩非对养生思想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啬"其精神,"重积德"以养生的思想上.韩非养生思想的特点是强调尊法,其对象只限于圣人和人君.  相似文献   

4.
韩非认为世间万物有其自身发展规律 ,人是可以认识、利用这些规律的。人的“好利恶害”的本性决定了他对万物的态度。韩非对知虑、情感和意志的内在联系作了初步的揭示 ,并从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欲望的积极和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古代思想家的管理用人思想极为丰富。韩非作为先秦时期法家的代表人物,提出了许多知人用人的主张,尤其是强调"因人情"、"顺人性",严明赏罚,以利害关系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朴素的管理心理学思想,在我们推行改革开放政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仍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重刑是韩非法律思想的重要组成.要求刑重、刑密,罚多赏少,用严刑峻法作为调整一切社会关系的尺度,任何事的过错都要予以重罚.中国古代"刑起于兵"的状况和甲骨文所折射出的刑观念均可视为重刑思想的源头.春秋战国异常动荡的社会背景进一步催化了"重刑重罚"的思想,在务实的秦晋文化沃土中终于孕育出韩非独特的重刑思想.  相似文献   

7.
先秦美学,当代学者主要借助现存的文献、器物、民俗等方面进行考证。可借鉴的实物载体不多,让先秦的文化研究呈现零散性。本文着力从先秦审美形成的原因、图像、纹饰的意义、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探讨先秦的审美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孔子创立了儒学;孟子、荀子从不同角度加以发展。探索先秦儒学的渊源,《尚书》初见端倪,《左传》里则有更多展开。汲取先秦儒学精华,正确理解,为今人所用,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秦人法家思想主要凝聚了法家思想之精华,集中体现在秦历代有为君主对于创霸业帝的恒定取向和韧性追求上。它既包容了震烁古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韬略,也表现了秦社会各个阶层不同层次的思想观。它高度聚合了秦全社会的理想意志,构成秦人执著的民族情商,成为支撑其崛起强盛并最终担当统一六国问鼎华夏的文化内驱力。  相似文献   

10.
“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在中国两千多年来阶级斗争和儒法两条路线斗争中,一切文学艺术作品无不打上阶级斗争和儒法斗争的烙印,一切封建主义文学家就其思想实质来分析,无不分别隶属于儒法两大阵营。李白在唐朝中期儒法两条路线的斗争中,以诗歌为武器,热情歌颂和赞扬要求进步、要求统一的法家路线和法家思想,大胆揭露和鞭挞坚持倒退、坚持分裂的儒家路线和孔孟之道,以鲜明的尊法反儒思想表明他是一位战斗的法家诗人。一千多年来,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反动文人出于反动的政治目的,竭力颠倒和歪曲李白法家诗人的真正面目,拚命掩盖和抹杀李白诗歌中的批判锋芒,大肆宣扬李白是  相似文献   

11.
重预防犯罪的法律观是儒家思想的闪光点,在先秦诸子之中,可谓独树一帜.先秦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从多方面对犯罪原因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探索,并进一步提出了富民、教化、以刑辅德、宽猛相济的预防犯罪对策.其中不乏明显的缺陷,但先秦儒家能从政治、经济、社会、道德、教育甚至于执政者的责任等层面考察并谋求建立一种预防犯罪的机制,这在2000多年以前的古代社会是难能可贵的.  相似文献   

12.
在先秦政治混乱时期,诸子的美育理想是欲构"中和"之美的理想社会;美育原则方面,儒家重善;在美育途径上,儒家以乐、礼、诗为教,但在不断的继承发展上,仍存有分歧.  相似文献   

13.
作为儒家正名思想的开创者,孔子提出了想要达到社会的大治,就必须以正名作为必要条件,并提出了正名以正式的原则,强调名实一致。荀子是儒家正名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孔子正名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制名的原则和方法,建立了儒家的正名体系,并利用这一理论去"破三惑"。但由于夹杂着儒家的政治伦理主张,他们的正名思想在逻辑上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先秦儒家孝亲思想的特征有三:其一是孝亲方式的养和敬的二重性;其二是孝亲义务的绝对性和至上性;其三是孝亲功能的逻辑推演性。可以预见的是,旨在强调家庭伦理之孝的先秦儒家孝论,必将对传统孝文化的当代转换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刘祁出身于金代最著名的文学世家,幼有神童之称,后与当时的文学大家有密切交往,对金代文坛的状况十分了解。他在金亡后所著的《归潜志》一书中,对金代的文学创作倾向和文学思想作了比较全面的介绍和总结,为金代文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相似文献   

16.
先秦儒家思想以仁、义为核心思想、以礼为行为规范,以圣人、君子为理想人格;在追求治国理政、自我完善的同时,先秦儒家还提出了榜样示范、因材施教、学思并重等方法,以激励和引导人们的品行。先秦儒家德育思想不仅丰富了教育资源,而且在推动市场经济发展,强化、巩固民族心理等方面都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人生的历程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体个性化的过程。早在我国的先秦时期,社会化思想已经初步形成。诸子百家的社会化理论、个性化理论和关于个体社会化主要途径的探讨对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秦汉政治文化整合过程中,法家思想大都得以落实。然而,在此过程中,法家思想发生了变异,集中体现在法家真精神的遗失。法家法的精义、变革现实的精神、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贵公抑私精神及法、术、势结合的理论体系等发生了变异,这些变异使得法家后来成为封建专制政治的帮凶。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需要剥离和清除这些消极的东西,以为我们的社会确定一个良好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9.
汉高祖刘邦建立的西汉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继秦王朝之后第二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鉴于泰王朝较快灭亡的历史教训,西汉统治者必须根据当时的阶级斗争形势,总结、吸取秦王朝的统治经验,以确立新兴地主阶级的统治。从汉高祖刘邦到汉宣帝刘询的八代国君(包括吕后),在一百五十多年之中所致力的就是这个任务。秦王朝的建立,是秦始皇实践了法家思想政治路线的结果。“汉承秦制”,说明西汉王朝的确立,同样在于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贯彻执行了法家的思想政治路线。  相似文献   

20.
李贽的反孔批儒曾起了启蒙、解放思想的作用,其曾经受到禅宗思想的深刻影响,这是不容回避的事实,但不能因此否定其基本思想倾向上的儒家观念。就李贽受先秦儒学的影响及其"异端"观点与先秦儒学的关系加以评述,兼论其思想中的与时俱进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