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0年10月31日凌晨0时2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导航定位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该卫星是我国自行建立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导航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它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在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领域迈进了世界先进行列.做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之自豪.  相似文献   

2.
GPS给炮弹装上眼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确制导武器成为近年来军事中最抢眼的主角,昔日“战争之神”火炮虽然在伊拉克战争中也一展身手,但已难成为战场的焦点武器。然而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小型化发展,一些发达国家正在研制新一代精确制导炮弹,即利用全球定位系统数据修正弹道的GPS制导远程炮弹,也称为弹道修正弹和航向修正弹。目前,装备GPS制导系统炮弹的精度能够达到距离目标5米,而采用差分GPS可具有1米的精度。研制初衷在上世纪90年代“沙漠风暴”作战中,美国全部采用“战斧”巡航导弹实施对伊拉克海岸防御工事的袭击。战后经过盘点,打击效果虽然不错,打击85%目标,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同学们一定听说过GPS全球定位系统吧,这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被称为继阿波罗飞船登月、航天飞机之后的第三大空间工程.海湾战争期间,GPS系统尚未完全建成,初步使用已显神威.GPS之所以能够定位导航,是因为每台GPS接收机无论在任何时刻、在地球上任何位置都可以同时接收到最少4颗GPS卫星发送的空间轨道信息.接收机通过对接收到的每颗卫星的定位信息的解算,便可确定该接收机的位置,从而提供高精度的三维(经度、纬度、高度)定位导航及授时系统.万丈高楼平地起,GPS全球定位系统虽然复杂,但它的基础就是“位置的确定”,只要我们掌握了“位…  相似文献   

4.
卫星定位/惯性导航(GPS/INS)组合制导技术,是目前最先进的、全天候、自主式制导技术,有广泛应用前景,是国外正在发展的第四代中/远距精确制导空地武器,特别是第四代精确制导炸弹普遍采用的一项关键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美国1993年建成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国防部管理的军民两用的天基无线电导航系统。它由导航星座、地面控制站和用户定位接收机组成。导航星座目前由24颗卫星组成,其中有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在离地高度约20183千米处有6个椭圆形轨道平面,轨道倾角55°,均匀分布4颗卫星,运行周期12小时/转,3颗卫星的覆盖区域超过…  相似文献   

5.
1991年1月17日凌晨,从停泊在阿拉伯海湾的“威斯康星”号战舰上发射的“战斧”巡航导弹,撕破伊拉克首都巴格达沉沉夜幕,在城市上空炸响——海湾战争打响了!战争的第一天,美国从战舰上共向伊拉克发射巡航导  相似文献   

6.
2011年12月27日,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了试运行,这是继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世界上第三个由一个国家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7.
海湾战争中,美军动用了几乎全部军用卫星系统,使用的卫星总数达72颗,同时还征用了部分在轨的商业卫星。整个战争中,战区的通信有90%以上是通过卫星传送的,导弹预警卫星对“飞毛腿”导弹做到了3分钟以上的预警;美军的精确制导武器在战争中发挥了前所未有的威力也主要得益于GPS精确定位技术。美军在总结海湾战争经验时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海湾战争证明,空间武器系统无论在战略行动上还是在战术行动上,都已成为现代作战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共投入各类卫星78颗,为参战部队提供了全面的侦察、监视、通…  相似文献   

8.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定位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相似文献   

9.
美国总统布什于1月11日公布了“伊拉克新政”,核心是向伊拉克增兵,这与外界对美国可能从伊拉克撤军的猜测大相径庭。增兵计划的出台,是美国中东战略调整的重要表现,让伊拉克局势充满变数。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主导的伊拉克战后政治和经济重建举步维艰,安全形势日趋恶化。教派冲突愈演愈烈,爆炸和自杀性恐怖事件接  相似文献   

10.
巴格达时间3月20日5时30分(北京时间10时30分)左右,美国海军发射的6枚巡航导弹击中伊拉克首都的部分重要目标,巴格达上空响起爆炸声和防空炮火声。随后,美国总统布什正式宣布,“解除伊拉克武装”的行动已经开始。国际社会担心已久并试图避免的伊拉克战争终于爆发。这是继上次海湾战争12年之后美国对伊拉克实施的再一次军事打击。上次海湾战争的导火索是伊拉克突然入侵科威特,而这次,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是以“反恐怖”的理由打击伊拉克。美国在取得阿富汗战争胜利后,政府强烈倾向进入反恐战争“第二阶段”,而这个阶段被设想和规…  相似文献   

11.
二十八人造地球卫星海东①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旅行者”号,那仅是一个能发出简单的“滴答”声的电子球体;紧随其后,美国发射了自己的卫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号升上了天空。到今天,已有数千颗不同用途、形状各异的卫星绕地球旋转,以至于轨道空间都显得有些拥挤了。②现在所发射的卫星多为应用卫星,包括侦察卫星、通讯卫星、气象卫星、地球  相似文献   

12.
夏奕 《少年科学》2010,(2):39-43
GPS意思就是“全球定位系统”汽车里的接收器就是卫星导航仪。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 satellite navigation system)之后第四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  相似文献   

14.
由美国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研制的“全球鹰”无人机在飞行中由预编程序控制,也可随时改编程序。它的飞行控制系统采用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和惯性导航系统,可自动完成从起飞到着陆的整个飞行过程。“全球鹰”无人机可通过卫星数据链进行  相似文献   

15.
自苏联1957年向太空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人类已向太空发射了4511颗人造地球卫星,其中100颗左右是军事卫星。在太空开发领域,美国和前苏联(现在的独联体)居领先地位,所拥有的人造地球卫星  相似文献   

16.
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海湾战争中,美国首次在战场上使用AGM—84E型“斯拉姆”战术空地导弹进行了一场 “精彩表演”1991年1月16日,美国海军由A-6型舰载攻击机携带两枚“斯拉姆”导弹飞向伊拉克的一座发电站,首先发射一枚导弹命中发电站正面护墙,炸开了一个大洞 ,随后一枚接踵而至,非常精确地穿洞而进,在发电站内部爆炸,彻底摧毁了这座发电站。为何远在90公里之外的两枚导弹,在机载高速运动中仍会沿着同一条轨道飞行呢?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导弹内装载着“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接收终端机构,充分利用定位信号获得了“指南针”——导…  相似文献   

17.
“伽利略”计划是一种中高度圆轨道卫星定位方案。伴随着众多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兴起,全球卫星定位导航系统有了一个全新的称呼:GNSS。 当前,在这一领域最吸引人眼球的除了GPS外,就是欧盟和我国合作的“伽利略”导航卫星系统。“伽利略”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建立将于2007年底之前完成,2008年投入使用,总共发射30颗卫星,其中27颗卫星为工作卫星,3颗为候补卫星。卫星高度为2.4126公里,位于5个倾角为56度的轨道平面内。该系统除了50颗中高度圆轨道卫星外,还有2个地面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18.
GPS简介     
在目前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中,美国军方正将GPS用作战时通信系统的中枢系统以及大批量智能导弹的导向系统。GPS最初是基于卫星网络的军用定位和导航系统。最近几年来,GPS广泛应用于民用方面。而今美伊重燃战火,GPS作为一种集世界航空航天技术、无线电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工具,再次发挥了威力。GPS研制背景GPS由美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的雏形是美国军方研制的NAV…  相似文献   

19.
二十八人造地球卫星海东①1957年10月4日,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旅行者”号,那仅是一个能发出简单的“滴答”声的电子球体;紧随其后,美国发射了自己的卫星。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卫星“东方红”号升上了天空。到今天,已有数千颗不同用途、形状各异的卫星绕地球旋转,以至于轨道空间都显得有些拥  相似文献   

20.
2007年2月3日,中国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北斗导航试验卫星送入太空。这次发射的是第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将进一步提高北斗导航试验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还将进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有关试验。前三颗导航卫星分别于2000年10月31日、2000年12月21日和2003年5月25日发射升空。这样,全球四大卫星定位系统——中国北斗、美国GPS、俄罗斯GLONASS和欧洲"伽利略"齐聚太空的格局逐渐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