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与理念更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全球化在导致全球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同时,必然使全球高等教育竞争进入白热化状态,而全球高等教育竞争的根本则是人才之间的竞争,人才之间的竞争最终决定着经济竞争的水平。本文认为,只有通过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高等教育的应对策略,确定有效的人才培养目标,实现高等教育理念的全面更新,才是我国赢得经济全球化主动权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贸易和金融的全球化,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面临着诸多的冲击。作为各国文明和文化传承者的高等教育,该如何发展才能实现本真意义上的全球化,这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问题。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等教育应该持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应对全球化,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时代发展高等教育应该注意三个问题,即全球化、国际化和一体化;全球化、现代化和西方化;全球化与全球性。  相似文献   

3.
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凸显,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我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因此而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应对经济全球化给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我们必须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质量观,加强质量管理,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尽快实现与国际接轨。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在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冲击下,原来的人才质量观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加入WTO以来,我国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对高等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为了顺应这一历史潮流,高校也采取了一些积极的应对措施。究竟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国际化背景下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发生了哪些明显的变化?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教学质量受到怎样的冲击?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高等教育的质量呢?本文通过对经济全球化影响下高等教育面临新情况及体现出来的新特点的分析,简要阐述了高等教育应该充分把握全球化浪潮中人才质量的新标准,逐步调整新形势下人才质量观,努力培养出适应经济全球化、多元化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全球化具有西方中心主义和文化价值一元化的倾向,诉求一种西方价值普遍主义的观点.在全球化背景中,美国国内的新保守主义返潮与突起,它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形态功用,通过其政府的国际教育政策、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对国内大学改革的干预以及全球网络化背景等方面加强其价值观与意识形态在全球的渗透.高等教育全球化背后隐藏市场逻辑,根本上具有意识形态的陷阱,高等教育输入国在面对时必须具有文化上的独立人格.  相似文献   

6.
论经济全球化、高教国际化及我们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经济全球化、高教国际化及我们的对策。 人类迈入了一个新的世纪。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成为新世纪一个显著的新标志。经济全球化正在日益深刻地影响各国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改革与发展。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首当其冲。深刻地、理性地认识经济全球化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和提供的新机遇 ,顺势而为 ,深化改革 ,加速发展 ,着力创新 ,对于确立 2 1世纪人才和智力制高点 ,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高校科技》2017,(Z1):102-10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高等教育全球化已成为一种推动各国高等教育朝着一体化方向转型的发展过程与趋势。它具有系统开放性、形式统一性和主体多元性等特征。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网络技术的推动以及在各国高等教育及其受教育主体的需要驱动下,高等教育全球化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产生了不同的效应。高等教育全球化对前者可谓利大于弊,对后者则是弊多利少;不过后者却又存在形成后发优势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全球化已成为一股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同时高等教育领域也呈现出全球化的态势。全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具有国际化、多元化、产业化和终身化的特征,在分析我国高等教育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应对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高等教育国际化既是民族国家不可回避的现实,也是高等教育机构应对的策略。在回应国际化挑战的过程中,高等教育系统必须用全球化思维来统观发展方向,更加负责地参与国际化进程,充分考虑到教育质量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实践唯物主义角度,提出了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概念,分析了高等教育全球化的动因和主要矛盾,探讨了高等教育全球化实践观的意义,认为高等教育全球化是高等教育主体的自我价值追求过程而不是被“全球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深化教学改革 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级建设人才的摇篮,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层次和水平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程。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高等教育面临世界范围的竞争,树立与时俱进的高等教育势在必行。在分析国外教学改革的特点和我国教学改革所面临的困难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我国成人教育面临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市场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面对加入WTO后,如何办好成人高校会计专业,是每位会计教师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成人教育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自己的特色,而会计专业的特色就是实践性教学。要培养出具有高素质、高层次的会计技术人才和财务管理人才,只有改变传统教育观念,加强会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提高实践性教学的质量,才能满足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世界公认的现实,教育的国际交往已经成为当代世界的一个基本现实,但教育的民族性也是无庸置疑的,因为教育从来不只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训,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是具有“不可通约性”。高等教育的“国际接轨”应是指建立一个具有国际可比性的教育质量的评估和鉴定制度问题。作为现代大学第四大功能的“交往”除沟通不同文明外,还包含着多方面的对话与会通:科学和技术、科技和人文、肉体与心灵、感性与理性、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国际化不仅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理念,而且将成为席卷世界的实践。高等教育自身特点、世界经济全球化、现代政治的需要、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是影响、决定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While globalization poses challenges, it also offers powerful opportunities for the higher education community to play a key role in shaping the future. This article explores globalization as a policy paradigm, both from international and local (Australian) perspectives. It first looks broadly at various strands of globalization -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technological - and suggests how each may relate to higher education. The specific example of Australia is then used to illustrate how one government is currently addressing globalization issues of particular concern to it: the promotion, protection, and quality assurance of education as an international enterprise. The government has used concerns about globalization as a "lever" to introduce new legislation extending control over the higher education sector. The author concludes by arguing that, like governments and other bodies, the higher education community can "leverage" globalization to judiciously move debate and shape future policy directions.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财经素养已成为我们每个人必备的素质要求,而大学生的财经素养决定了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高度,因此研究当代大学生的财经素养现状及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通过对江苏地区4个城市的高校进行调研,分析当代大学生收入与消费、财务认知、理财行为、理财渠道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关系,探索大学生的财经素养现状和特征,寻求大学生财经素养教育方式及引导路径,为大学生财经素养的教育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7.
关于虚拟经济的演进及其两重性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因判断标准不一,目前学术界对虚拟经济的概念界定仍处在较为混乱的状态,应当从马克思的虚拟资本定义入手,探讨虚拟经济的内涵;据此,可将虚拟经济的发展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7世纪到20世纪60年代,狭义的虚拟经济处于萌芽状态,广义的虚拟经济呈现出阶段性或周期性的特征;第二阶段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来的金融全球化时代,真正意义上的虚拟经济得到了急速扩张并呈现出结构性的特征。从证券交易市场、投资基金和金融衍生产品等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关系看,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既有积极促进的一面,也有消极抑制的一同,同时,虚拟经济既有增进社会经济福利的性质,但又会对投资和收入结构产生影响,造成一国社会经济福利的净损失。  相似文献   

18.
在经济全球化的驱动下,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影响下,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进行了收费制度的改革和开拓国际职业教育市场的有益探索,取得了留学生人数迅速增长、财政收入十分可观的成绩。在对澳大利亚高等教育发展进程和所取得成绩的论述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出几点意见和建议,有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economic, political, cultural, social, and educational changes produced as a result of globalization. We focus on the universalization of education and its importance to achieving sustainable human development while respecting the cultures and ethnic groups in a region. Within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world, we delve more deeply into the creation of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 and the Lat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Area. This work allows us to highlight the problems, challenges, and needs that education is facing worldwi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