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由此可见,作为一名校长,那就不仅应该是善于管理的校长,还应该是一位博学多才、善于教学的优秀教师,也应该是一位学术造诣较深,科研水平很高的优秀学者。  相似文献   

2.
现在,学校间的竞争日渐剧烈,校长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在管理方略上越来越注重人文关怀。许多优秀校长不仅善于在教师个体成长上下工夫,而且还善于在教师家属情感上做文章。召开教师家属联谊会,就是学校与教师家庭沟通的最佳选择之一。如何让“教师家属联谊会”(以下简称“联谊会”)深受教师和家属欢迎呢?  相似文献   

3.
由“管”性校长向“理”性校长转变,关键在于:成为一个伦理型校长,它意味着校长必须善于运用符合伦理精神和道德原则的方式来管理学校。对一个伦理型校长而言,需要具备相应的伦理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4.
一个“百事管”的校长绝不是一个成功的校长,要做到大有所为,必须善于做到“有所不为”,这是新时期校长的第一要务和学校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决定的。校长做到“有所不为”要注意:①重视发挥领导集体的作用,善于分工和授权;②重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实行分层管理、定职定责。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有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有一所好学校。这就是说,校长是学校管理的核心人物,而学校管理又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想把一所学校管理好主要靠一校之长。那么,作为一所学校的校长如何才能把一所学校管理好呢?我认为应从“善”字上下功夫。1.校长要善于把自己的先进管理“理念”明明白白地告诉教师、学生和家长,并在工作中得到有效的实施。何谓“理念”?“理念”就是一个人具有的准备付诸行为的信念,它是一种观念,是行动的指南。校长的先进管理“理念”来自于校长本身的不断学习。有了先进的管理理念,怎样才能将它全面、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6.
现代管理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充分发挥人的才能和积极性。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校长,不仅要了解本校教职工的一般性、共性,更要了解每个人的具体性、个性。马克思说过,个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对人的个性特点了解得越透彻,就越可能做到透彻,就越可能做到合理使用人和有效地激励人。学校管理者如何发挥教师的才能和积极性,这就关系到如何用人“所长”和善用、巧用其“短”的问题。一、校长要善于发掘人才,知人善任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管理就是通过别人来把事情办好。有…  相似文献   

7.
校长如何用“感动”管理学校? 校长要以感动的心情,感动教师 要让教师感动,校长首先要怀有感动的心情。当教师取得成绩和荣誉时,校长不仅要为教师的成功欢欣鼓舞.更要体会一下教师成功背后的艰辛,感谢教师为学校发展付出的辛勤劳动。  相似文献   

8.
手懒:下属能做的,决不包办代替校长应是学校的“领袖”,而不是“闯将”;校长应是“教练”,而不是“主力”。校长管理应该以精神感化、学术引领,是幕后的策划者、总设计师。校长要心系学校,但不能凡事都自己包揽,冲锋陷阵。好的校长要敢于和善于放手发动群众,充分发挥下属的积极  相似文献   

9.
严卫林 《贵州教育》2009,(19):14-15
我们常说校长管理要以引导为主,摈弃“说教”,否则就有不善管理的“嫌疑”戴上不会管理的“帽子”。然而笔者却认为校长的特殊角色决定了在平时的管理中有时也应该现身“说教”。校长通过现身说“教育理论”,让教师开阔视野;说“人格魅力”,让教师下白成蹊;说“教学实践”,让教师学有榜样;说“成长经历”,让教师干有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相信不少校长都会有这样一种感受:管理教师真的很难!尤其在公办学校,由于教师是“国家干部”,同时教师职业又带有“公务员”的性质,导致校长对教师只有管理使用权,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去留权”,当教师对校长有意见时,校长还得好好哄着教师干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一.会做人校长要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必须“会做人”。应该怎样做人?校长要做严于律己的明白人;校长要做事业、工作上的带头人;校长要做教师、学生的贴心人。二会用人了解教师是用人的基础。校长对每位教师的长处和个性、爱好、特长要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使其在恰当的位置上施展才华,发展才干。理解教师是用好人的保证。当校长就是要设身处地把自已摆在教师的位置上,去体验、感受教师劳动的艰辛,从而为用人提供保证。三.会容人当校长要以大海的胸怀来宽容待人。容不得人的领导不是好领导。要容得人,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团结同志。要敢于坚持真  相似文献   

12.
仁义礼智信,是一种传统道德观念,也对现代管理理念有重要启示。作为当代校长,要很好地经营和管理学校,不妨可以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将其精髓部分运用到学校日常管理之中,这对提升学校的管理档次,提高校长的威望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一、达仁“仁者爱人”,就是对人有爱心,有恻隐之心,同情之心。西方有位管理学家曾说过:“现代的管理三分靠技术,七分靠感情。”如果一个校长连同情之心也没有,那他肯定不是一个好校长。然而,不可否认,一直以来,由于过分看重升学率,有的校长只关心教师的“阿拉伯数字”,对升学成绩较差的教师,动辄用“下岗”相威…  相似文献   

13.
校长,你经常订制度吗?制度作为管理的必备手段在实践中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然而,有些校长在日常管理中却把制度崇拜到五体投地的地位,认为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管理问题都可以用制度予以解决。面对教学管理的不断变化,校长想到哪,嘴一吧嗒就出台一项制度。殊不知正是由于如此多的制度,致使制度执行成了“虎头蛇尾”或“遥遥无期”,在教师的心目中便落下了“校长说话、做事不可信的”印象。校长,你经常许诺言吗?诺言可以说是检验一个人是否诚实的非常明显的而又起码的标志。虽然有些校长是出于好意,或是出于无奈才许下诺言的。如,为了鼓励教师提…  相似文献   

14.
校长要管理好一所学校,除具备相应的硬件设施和健全的规章制度之外,以人为本,对教师的人文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校长对教师的管理与教师对学生管理一个样,“教是为了不教,管是为了不不管。”关键在于端正工作态度,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激发工作热情,提高服务意识,把学校的规章制度化为教师们的自觉行动和内在动力,才能更好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学校“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既有压力又有动力,教育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但在“四制一目标”的推行过程中,校长本身也暴露出诸多不足,校长工作仍任重而道远。现就校长说话方面反映突出的问题作点浅议:…  相似文献   

15.
“为有源头活水来”———学习是前提。第一,校长应经常研读教育专著和教育刊物,浏览“百科全书”,充实底蕴,“腹有诗书气自华”。第二,要经常与大师、教育专家、学者接触对话,接受最新教育信息,提升办学理念。第三,“三人行,必有我师”,经常与教师沟通,善于向教师学习的校长,必是一个博采众长、博学多问、广受欢迎的领导。“绝知此事须躬行”———行动是基础。校长要站在教学第一线,勤上课、听课、评课;深入管理最基层,指导班集体建设,参与备课组活动;占据科研制高点,主持课题研究,开展研究活动,探索教育规律。“我思故我在”———反思是…  相似文献   

16.
学校管理工作是一门艺术。管理范围包括对人、财、物、事、时、空、信息的管理。但是,这诸多方面中,人是最重要的因素。通过人去理财、用物、办事和处理时间、空间、信息。因此,对人的管理是管理的核心。要做好对人的管理,校长必须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并依此来制定管理策略,选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校长工作也离不开“力”的支撑,所以,校长在对师生的管理中,要善于抓“力”。  相似文献   

17.
校长怎么能够偏心呢?学校的管理需要公平、公正,校长对全校教职员工都应当一视同仁,秉公处理每项工作,公正对待每位教师,这样才能将学校的管理工作做得井然有序,才能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但是,我们认为校长对个别教师“偏心”一点也无妨,说不定校长的“偏心”还会起到更加积极的管理效果,对教师产生更大的激励作用呢。  相似文献   

18.
校长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以人为本,要善于运用“校长情感投入”来激励教职工的积极性,校长通过建立平等的,同志式的关系,与教职工既要“共事业”,又要“交朋友”,竭诚为教职工办实事,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充分发挥自己的非权力影响的作用等方式来发挥“校长情感投入”的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19.
眼下对“校长需不需要兼课”可谓是针锋相对,众说纷纭。笔者的观点是:校长需要兼课,因为校长首先是教师,教育教学是校长管理的中心工作。但关键是校长要兼课有“道”,妥善解决好“为何兼课”“兼什么课”和“怎样兼课”的三个实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我曾看到一篇重庆市开县书香小学郭辉雄校长写的题为《校长要学会“品”教师》的文章,很是喜欢。文章中说:教师是学校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是校长在创办优质教育中最忠实的合作伙……校长要“阅读老师”、“发现老师”、“尊重老师”、“理解老师”、“塑造老师”。文章最后强调:用心管理,重在心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