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中平 《吉林教育》2006,(12):53-54
在一所学校,由于内部管理的不断强化和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必将带来教师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引起部分教师的不理解、不支持,与校长产生“对立”;由于校长与教师所处的位置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与教师的沟通交流不够,也可能使  相似文献   

2.
霍香果 《河北教育》2014,(11):27-27
校长不仅是学校的管理者,更是教师发展的引路人。作为校长,既要善于用“硬”的制度规范管理教师,更要善于用“软”的人文管理关怀教师,只有软硬两手抓,才能提升教师团队凝聚力和消除教师的对立情绪。  相似文献   

3.
校长无论何时都不应忽视一切观念之中的最基本观念,即“服务”观念与“平等”观念;校长与教师是平等的,在法律上平等,在人格上平等;校长与教师的区别只是分工不同,所承担的责任不同而已;校长与教师的关系是校长为教师服务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校长负责制以来,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是,部分同志认为:“实行校长负责制,就是学校的事由校长一个人说了算。校长有决策权,不必贯彻民主集中制。”把实行校长负责制与贯彻民主集中制对立起来.少数校长决定学校重大事情,既不与党组织商量,也不  相似文献   

5.
校长与教师心理距离的远近,所引起教师的行为反应是不同的。当教师与校长心理呈“近距离”时,教师就有合作心理,积极性高,有利于校长开展工作;反之,教师往往持不合作态度,其行为表现得消极,不听指挥,甚至抗拒领导。由此可见,尽量缩短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心理距离对校长的工作十分重要。那么,怎样缩短校长与教师的心理距离呢?这要根据校长与教师心理距离产生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办法。一、对新教师要关心爱护,以诚相待新分配来的毕业生或新调入的教师,都首先审视校长的形象并渴望得到校长的认可。可以说,这本身就存在着不相识…  相似文献   

6.
季海峰 《河北教育》2014,(11):25-25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内部管理也在不断强化和改革,教师与校长产生"对立"的情况时有发生。每位校长都应清楚地认识到,与教师的关系是学校各种关系的基础。因此,如何消除教师的"对立"情绪是每一个校长都应重视的问题。本期邀请省内几位校长发表看法。  相似文献   

7.
在中小学校的管理中,校长对教师的优势导向至关重要。通过对教师优势的良性导向,有利于激发教师的潜能,促进教学工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校的发展。 而这种管理艺术是否奏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长是否能了解每个教师的“需要层次”。因为,需要层次不同的教师,其“求优心理”的层次也不同,对校长的“期望值”亦不等。为此,校长应研究教师的需要层次,给予不同的“导向值”。  相似文献   

8.
教学随感     
教学随感校长﹃袭击﹄听课要慎为校长检查督促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深入课堂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有一部分校长搞“袭击”听课,却常常适得其反。一方面,校长“袭击”听课,既是校长自己对校务工作的不自信,更是不尊重教师、不信任教师的表现,将严重地挫伤教师的自尊心。...  相似文献   

9.
对于教师面议,侧重“教”,还是专门“研”,不是简单的二元对立的问题。教,体现为教师的显性工作,家长,校长或其他人有目共睹,其现实意义是立竿见影的。于是,教师们孜孜以求。而研,则“隐蔽”得多,往往不容易被人察觉。于是,教师在许多硬性的重负之下往往将这项职责索性推到专家身上。于是,“教”和“研”这对本应相偎相依的孪生兄弟变得生疏了,甚至出现了许多矛盾。[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在普陀区教育局举办的“2008中外校长论坛”上,来自不同国家的校长们围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校长的作用”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于我们耳熟能详的“课程领导力”,会上突出了其“领导课程建设”和“价值思想引领”的本意。英国一位校长提出“教学生重于教学科”“我们应是学生的教师,而不是学科的教师”,应该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这位校长还提出课堂上点名答题的“不举手政策”,这一截然不同于我们习以为常的“举手者答题”的方式,或许能让我们以全新的角度来审视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案例 网上有这样一则消息:某校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校长发现A教师所教班的成绩很不理想,与兄弟班级相差9分之远,已构成严重的“教学质量事故”。为杀鸡儆猴,校长立马召开“期中质量报告大会”。会上校长火冒三丈,指名道姓地对A教师进行了严厉批评,责令其下次考试一定要缩短与其他班级的差距,否则“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以下岗进行威胁和恐吓,让A老师感到无地自容,很失面子。没想到A教师也不是好捏的“柿子”,对校长的“暴行”拍案而起,当众与校长发生了争执,辱骂声、拍桌子声响作一团,校长狼狈不堪……  相似文献   

12.
史峰 《河北教育》2008,(12):29-30
校长与教师是什么关系?原先提及这个问题时多是称校长和教师是“上下级关系”。现在讲“和谐”,所以校长和教师的关系多被称为“朋友”、“合作者”。但是校园内校长与教师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还需很长一段路要走,因为校长眼中的这些“人”正成为两者和谐关系得以确立的障碍。  相似文献   

13.
有关教育均衡化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袁振国提出不少解决办法。例如,建立健全学校的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学校的核心是教师,学校的灵魂是校长。同样的教材,不同的教师上课,效果是不一样的,再糟糕的教材在优秀的教师手上也可以上得生机盎然。袁振国说,“所以教师和校长的流动,能让优质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学生,是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好办法。”  相似文献   

14.
⊙校长的理念决定校长的行为,校长的行为决定学校的发展。⊙校长务必告诫诸位教师:不要问学校给了我什么,而要问我为学校做了什么。⊙有八分才华的教师,就要九分地使用他,然后让他享受十分的待遇。⊙合格校长的标志之一:发现教师的优点,然后告诉他们什么方面特别棒!⊙学校要靠老教师“看家”,中年教师“当家”,青年教师“发家”。⊙校长:要管“事”则要先管“人”,要管“人”则要先管“心”,要管“心”则要先知“心”。⊙当好副校长的秘诀之一是:“搭台不拆台,栽花不栽刺,帮人不害人。”⊙教师想干事,就让他有一个好舞台;教师会干事,就让他…  相似文献   

15.
有这样一则报道:某校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后,校长发现A教师的成绩很不理想,与其他教师相差较多,已构成严重的“教学质量事故”。于是,校长立即召开“期中质量报告大会”,在会上指名道姓地对A教师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责令其下次考试缩短与其他教师的差距,否则“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以下岗相威胁)。这让A教师感到无地自容,于是,他拍案而起,当众与校长发生了争执……  相似文献   

16.
朱忠保 《山东教育》2010,(7):127-127
学会运用“圆心理论” 一个优秀的校长,应懂得怎样发挥广大教师的特长,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虽然每一个校长所用的方法不同,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那就是平等对待每一个教师,与每一个教师都保持相同的距离,使每一个教师都能感受到校长对他的平等尊重,这就是“圆心理论”。  相似文献   

17.
对校长专业化的再认识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校长专业化与校长职业化既不对立,也不等同,前者是后者的高级阶段。校长专业化包括校长职业群体的专业化和校长个体的专业化两个层面,后者就是通常所说的“校长专业发展”。校长专业化有助于提高校长职业的社会地位,但校长专业化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促进校长的专业化,必须提供制度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是校长资格制度和校长激励制度,难点是校长评估制度。政府应该为校长专业组织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校长专业化的知识基础应该进一步拓展,将隐性知识纳入其中。  相似文献   

18.
治校语丝     
在校长的身上,可以看到教师的样子;在教师的身上,可以看到校长的影子。多才缺德的校长比无才有德的校长更可怕。多做事的教师就多出错,少做事的教师就少出错,不做事的教师就不出错。所以,精明的校长要解聘的教师是“从未出错”的教师。  相似文献   

19.
高质量的教育来自高素质的教师。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过硬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根本保证。然而如何造就这样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却因校长的水平不同,所用的方法也不相同。有的校长在所谓“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的旗帜下,用纪律去“管”教师,用制度去“卡”教  相似文献   

20.
校长讲话,历来都用“水平”、“品位”或“逻辑性”等来衡量,讲话只能代表校长能力的一个方面,不可能代表一位校长真正的管理水平,有的校长健谈,有的校长不苟言语。但作为一名校长,面对教师和学生,还是要追求一种讲话的艺术与高度。学校所有的管理指令都是从校长的口中发出的,校长与教师的沟通也都是通过谈话进行的,民主与公平的声音是从校长的口中传出的,说话的声音不在大小,而在于艺术,他凝结着校长的思想智慧和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