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扮男装”形象身上兼具了“阴柔美”和“文人化”两种气质,符合女性“文人化”和男性“女性化”的审美需要。当两种倾向发展到明清时被普遍接受,也有其深层的原因。随着两种倾向的发展,“女扮男装”故事到清时也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但传统的性别意识,性别角色又影响了不同性别作家笔下的故事演绎和形象描摹。  相似文献   

2.
《柳荫记》《上天台》《三世缘》《解石钟》《孟丽君》等几部记述"女扮男装"故事的黄梅戏,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手段建构话语角色,塑造了一批敢于走出闺阁争取自由幸福生活的女性形象。"女扮男装"者最终恢复了女儿身,回归家庭,体现出深厚的传统性别文化意识。"女扮男装"故事的大团圆结局,符合平民百姓的审美趣味,反映出黄梅戏的民间性和平民化特点。  相似文献   

3.
丁玲的作品中渗透了强烈的女性意识以及为争取人格独立而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在这部作品中,她用日记体的形式为我们塑造了莎菲这个独立、坚强而且叛逆的女性形象.作品留下了“五四”后冲出旧家庭,大胆追求独立、个性、自由的青年女性的辛酸而痛苦的足迹.莎菲身上的一些品质也很好地体现了作者丁玲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4.
19世纪的俄罗斯女性在追求新生和幸福的道路上,敢于冲破封建柬缚、勇于与黑暗社会抗衡的大胆、勇敢、进步.女性解放的程度是社会解放程度的天然尺度,因此.审视女性解放意识.不仅为理清人类社会的发展脉络打下基础,而且将有助子完善社会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5.
苟迎迎 《柳州师专学报》2011,26(6):30-32,132
在莎士比亚塑造的众多神态各异的女性形象中,敢于"女扮男装"的女性无疑是令人叹服的独特风景。莎士比亚戏剧中的女性形象选择着"男装"有着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迫于传统与现实的无奈之举;二是心理层面上的"男性化"抗议之举。这些"女扮男装"的形象客观地反映了当时女性的从属地位以及某种程度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社会巨变的大背景下,我国女性的婚姻家庭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女性婚姻家庭观念的变迁透视出近60年来女性意识的嬗变。  相似文献   

7.
"玛丽苏",完美姑娘的代名词,"她"的出现是由于对现实的焦虑还是价值感的缺失。在无边无涯的物质世界和无法自拔的迷恋中寻找着迷失的梦与已丢失的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惶惑中寻找着自己的存在。在网络化、虚拟化的自由空间里,"玛丽苏"群体的壮大,也间接地反映了一定的女性意识,激发出对女性自身存在的反思。  相似文献   

8.
张艳艳 《重庆师专学报》2007,26(5):74-76,92
明末清初,随着新的经济因素的出现及思想界的变革,作家的目光也开始转向了一向被压抑、被漠视的女性身上,写她们的爱情婚姻追求,写她们文韬武略的才干,写她们的自主意识。但是,这些女性,作家却让她们以“女扮男装”的面目出现,这不仅写出了女性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实现自己的才干,必须要从外形上改变自己,付出巨大的生理心理代价,也从另一侧面揭示了作家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9.
封建伦理道德使妇女在人格、思想、情感等方面都得不到肯定而备受摧残和压抑。明中叶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个性解放思潮的发展,许多戏曲家开始关注封建道德对妇女身心的戕害,赋予其剧作中的女性以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的品格,以及独立的意志和爱国精神,体现出了鲜明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0.
封建伦理道德使古代妇女在人格、思想、情感等方面都得不到肯定而备受摧残和压抑。明中叶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萌芽的出现和个性解放思潮的发展,许多戏剧作家开始关注并已清醒认识到封建道德对妇女的身心戕害,他们从千千万万的妇女身上看到了女性坚强的性格、高尚的品质和崇高的思想,并赋予其剧作中的女性以反抗封建礼教、追求爱情自由的品格以及独立的意志和爱国精神,塑造出了许多光彩照人的妇女形象,生动地体现了明清时期鲜明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1.
受不同历史时期妇女解放运动所带来的启蒙思潮的影响和冲击,女性意识开始注入"人"的质感,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所形成的女子格外注重家庭、伦理的思维定势被突破,大多数女作家开始基于对妇女屈辱卑微地位的反抗和参与社会历史进程的责任感,有意识地弱化并掩盖传统意义上的女性特征,将"做人"置于首位,并竭力通过家庭这一寻常而重要的特殊场景与视角来凸显女性意识的觉醒、发展。六六作为其中的代表人物,在国内与国外双重文化背景下仔细打量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角色,认识到家庭之于妇女不单纯是一种爱情的体验和归宿,而是与女性解放、观念进步、性别平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这反映了女作家对女性意识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中国剧坛出现了一位影响重大的女性作家,她就是白峰溪.她的《明月初照人》《风雨故人来》和《不知秋思在谁家》三部女性戏剧作品塑造了众多形象各异的女性.她的戏剧揭示了当代女性在爱情、家庭和事业等方面的生存困境,揭露了暗藏于现实中的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对于女性的束缚,表现了女性如何挣脱束缚自我意识的觉醒.白峰溪的戏剧在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和女性意识观念的描写方面突破了政治、历史、文化的藩篱,真正站在女性的角度,以女性的身体与情感经验来书写女性的生存状态,体现了一定的女性意识,在中国当代女性戏剧领域的地位与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3.
女大学生要真正成为新时代的知识女性,成为未来社会实践的主体,就必须具备现代女性意识。本文介绍了女性主义思想,指出女性主义视野下女大学生女性意识的缺失,并主张培养当代女大学生的现代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五四时期人的觉醒,对于女性的关注逐渐进入了作家的视野,中国现代女性文学应运而生。受到传统文化和先进文化双重影响的“新闺秀”凌叔华在高门巨族的背景下,本着对深闺女性的熟稔塑造了众多女性形象,构筑了新旧女性面临的不同生存困境。同时作为受到新文化影响的知识女性,凌叔华也在笔下的女性世界中渗透着自身的女性意识,从自审和反思中推动中国现代女性意识及女性文学走向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五四"时期是妇女解放和思想启蒙的时期,又是中国女性文学发生和崛起的时期。作为作家的冯沅君和庐隐同是"五四"的产儿,她们关注女性的命运,寻找女性的出路,以女性的独特视角反映了在传统与现代对立中的女性心理与悲剧命运,书写了众多的悲剧女性形象,对"五四"女性文学的开掘与发展无疑具有拓荒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当代社会转型时期的女性主体意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五四”运动前后开始觉醒的中国女性主体意识,随着当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在政治、经济、婚姻家庭等各个方面得到更为全面的确立和高扬,但同时,由于受中国传统观念和当代西方思潮的影响,女性主体意识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差。本拟就当代女性主义意识的表现形态及现实状况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17.
方嫄 《黑河学院学报》2022,(4):127-129+152
日本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位在文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其代表作不仅在日本家喻户晓,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盛誉,深入分析其作品会发现,几乎所有作品都蕴含着日本传统文化和独特的审美意识。作品《雪国》中,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是作品中极具思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论李清照女性文学主体意识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总体上是男权统治的社会,社会的意识形态始终以男权为中心,而女性的主体意识历来被扼杀、被漠视。李清照作为一个女词人,在其作品中能够大胆而真实地反映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将自己的一生真实地展现,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相似文献   

19.
堵文晖 《文教资料》2012,(18):42-43
艾萨克·辛格在《庄园》和《傻瓜吉姆佩尔》中塑造了两位极具有代表性的女性形象:克拉拉和艾尔卡。她们都背叛了自身信仰,成为背叛者的化身和魔鬼的使者,然而作者并没有一味地进行批判、否定。克拉拉和艾尔卡通过忏悔、救赎,重新回归了上帝怀抱。这些女性形象揭示了辛格的犹太特性,展示辛格对被同化的犹太人的不认同,对日益淡薄的犹太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的担忧,并借此来唤醒犹太人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回归犹太传统。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女性写作昭示的女人是和男人站在同一地平线上的人、女人作为一个性别群体独特地存在以及女人是流露个体生命体验的“自我书写者”,女性写作正是张扬着女性意识,书写着一个个真实而精彩的女性形象,构成一道靓丽的风景。当然,女性作家也不应沉迷于一种性别自恋,以免造成女性写作的迷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