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我国社会转型、新型城镇化和媒介融合加速的现实,结合文献和实证材料,文章认为,新闻规制创新是建设新型主流媒体的必经之路,新闻规制创新涵盖规制理念、目标、手段、框架和效果等方面的内容,应从传媒结构和行为两方面加强顶层设计和社会性规制,坚持公共利益优先原则,以提升新闻媒体的服务性、针对性和双向性,进而构建“国家—媒介—民众”互动共赢的现代传播体系.  相似文献   

2.
内容规制     
正内容规制是一种社会性规制,是一个国家基于社会文化价值取向,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传媒行业内容和服务进行规制,通常运行于民族国家范围内,其核心目标是保护和实现民主、社会和文化的需求,防止不良内容对国民的侵害。主要包括积极和消极两种类型,积极内容规制旨在促进内容接近性、保障质量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网络视频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产业规制在经历了进入规制、经济性规制之后,质量规制以及产权规制等方面也在不断进步与完善.然而这些规制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规制格局不合理、内容规制亟待完善、规制机构缺乏统一性等一些新的问题.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与政策体系,强化社会性规制,进行制度创新,这是网络视频产业规制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经济学为视角,对"20世纪80年代美英大规模放松新闻媒体规制"事件的起因进行探讨,认为该事件根源于市场规则,市场规则是指市场供需双方利益共同得以实现的机制.研究发现,市场规则是通过显现斯闻媒体的全球化发展路径来起根本作用的.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5,(1):14-18
现代国家的传媒规制以公共利益作为价值取向和行为目标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公共利益包含了"应然"和"实然"两个层面的含义,规制的"应然"层面是公共利益的价值信仰和诉求,规制的"实然"层面是公共利益的价值溢出和实践。我国传媒规制面临着创新和变化。"变化"的促进传媒产业发展壮大的激励措施和约束机制的完善,"不变"的则是坚守公共利益的应然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实然。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对电视传媒产业政府规制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规制主体、规制机制、规制内容三个方面切入构建我国现有电视传媒产业政府规制的框架.文章通过对此规制框架的分析,指出我国电视传媒产业政府规制中存在规制主体难以应对产业融合带来的挑战、法律规制体系不完善、规制内容松紧失度等问题,并从拓展规制主体、重塑政府规制的法律维度、放松经济性规制的同时加强社会性规制三个方面探索我国电视传媒产业规制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施勇勤 《出版科学》2012,20(2):18-21
从媒介融合视角分析数字技术推动下数字出版发展的产业扩散和产业集聚的两种趋势,分析媒介融合带来的产业转型和文化变迁;分析数字出版和新媒体环境下形成的文化逻辑,并进而分析数字出版产业带来的文化和规制的矛盾性;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核心原动力,指出垄断作用力和竞争作用力达到均衡——"制衡"是数字出版产业健康发展的支点,垄断与竞争并存是数字出版产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一稿多投正当性的法理分析及其权利规制》从经济学和法理角度深入论证了一稿多投是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合法权利,本文对该文中的规制思路与措施有不同认识,并提出了更便捷、更易行、更合法、更有效的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网络舆论既是网民表达理性诉求的"公共领域",同时也是以盲动性为特征的"乌合之众"群氓狂欢的舞台。现代社会网络舆论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需要加强规制。在此时代背景下,考察网络舆论规制现状,我们可以发现其存在着"二重性"特征。这里仅从网络舆论规制的价值取向、网络舆论规制的方式、网络舆论规制的实效三个维度对网络舆论规制的"二重性"问题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10.
媒介融合促进了不同传媒业之间的竞争与融合,以及传媒产业链之间的交叉渗透。中央提出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这需要通过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手段实现传媒所有权融合,加强在内容、渠道、平台、终端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媒介融合需要规制融合,改变分业监管的规制体系,构建融合规制框架,按照传媒事业与传媒产业分类规制的原则,放松经济性规制,加强社会性规制,从纵向统合型规制向横向竞争型规制转变。  相似文献   

11.
齐心 《新闻世界》2012,(6):226-227
张新华所著的《转型期中国出版业制度分析》以新制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深度思考了我国三十年以来出版制度的变迁,对出版社的组织结构、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微观分析,系统概括了中国出版业政府规制的意识形态根源以及规制的方式和内容,鲜明地提出建立独立、公正、高效的规制机构和克服行政性规制限制等主张。该书对于我国出版产业改革的理论建设、路线筹划还是实务操作,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试析我国有线数字电视发展中的政府规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心 《新闻界》2007,(2):94-95
政府规制是指由政府职能部门或政府委员会对特定行业实施的中观和微观干预。①在广播电视产业领域,必须要有媒介的政府规制,这是由广播电视媒介市场的两个主要经济学特征决定的:一、广电行业具有自然垄断的行业属性,它的自然垄断  相似文献   

13.
"看"是一种社会性的表意与交流的方式,也被赋予了社会结构的特征。只有以一个完整的社会世界的实践为背景,观看才能呈现出意义。而"视觉文化传播"则是指将可视的形象,经由影像媒介等可视的形象媒介进行传播的一种文化现象和传播形态。"看"的社会性,必然影响到视觉文化传播形式的变迁与传播效果的差异。本文就将着重围绕这方面的问题展开,探讨"看"的社会性对视觉文化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李娜 《青年记者》2008,(3):71-73
当把一个国家的传播基础设施移交给自由市场控制时,其结果将是信息的滥用、隐私的侵害和社会信息知沟的加深. 按照规制经济学的观点,从公共产品的性质角度考察,媒介即使走商业化运营道路,也要有相应的政府规制.在媒介市场化改革中,政府对媒介的公共规制是数字化时代欧洲广播电视规制的主要原则.媒介的公共规制会受到政治、经济和社会因素的影响,在新自由主义思潮主宰全球的情况下,市场和经济的因素是欧洲政府媒介规制优先考虑的因素,并因此导致了一系列放松规制政策的出台;但公众利益与制度均衡的需要又使政府通过公共规制进行广播电视市场的规范.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广电业的政府规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志 《现代传播》2004,(2):76-79
中国广电传媒经济系统的进化对管理体制创新提出新的要求 ,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和民主法制的要求 ,逐步建立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现代政府规制体制 ,是管理体制创新的必然选择 ,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保证我国广播电视事业健康发展和广播电视产业高效运行的制度保障。为了从理论上探索政府规制体制创新的途径 ,需要从政治学、经济学、法学角度探讨我国特有的制度环境下广电事业现代政府规制的法理依据和实现形式。本文首先从法理上探讨未来政府对广播电视事业的规制依据和职能定位 ,在此基础上揭示中国广播电视事业的政府规制目标和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16.
冉华  李杉 《当代传播》2015,(1):60-64
本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采用文献计量学相关方法描绘和分析传媒产业规制研究的文献增长与知识积累现状。分析显示,我国传媒规制研究已有十年的发展,与传媒产业发展现实同步,是我国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重要热点议题之一,研究成果逐年增长,核心研究队伍日趋显现。传媒规制研究主要围绕传媒产业和政府规制两大中心展开讨论,规制手段与规制目标是研究重点,并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中提出规制改革的需求。我们认为,在现有的研究内容中,有两个核心问题还应予以更为充分的关注,一是对"中国经验"的研究与反思,另一个是对媒介融合背景下政府制度供给的关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微信十条"发布引起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国家通过管源头、管资质、管信息加强微信立法管理,用法律保障用户通信自由和社会公共秩序。文章根据互联网时代的三个阶段,从自我规制、政府规制到即时通信阶段的社会规制展开纵向研究。另外,以美国、欧盟和中国对即时网络的监管为例,探讨代码规制向国家规制途径的转向,充分论证了即时通信时代网络规制理念和方式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8.
赵瑜 《新闻大学》2015,(1):56-64
近十年来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多条禁令以"净化荧屏",而以"反三俗"和"反泛娱乐化"为起点的新一轮政策规制对待市场化媒体和媒介市场化的态度渐趋保守,这体现了国家规制与媒介市场化之间张力的持续强化。文章通过梳理近十年来我国先后掀起的四次电视内容整治行动,以期展现广电主管部门的管理逻辑及媒介市场化与国家规制间的博弈。  相似文献   

19.
张炜 《档案管理》2022,(1):30-31
本文通过对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的内容分析,探讨了"十四五"期间档案规制与规划的协调实施策略问题,提出以档案工作核心能力建设推进新规制与新规划的实施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萱 《新闻爱好者》2012,(23):43-44
本文在媒介文本分析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当代时政期刊"主题内容"变迁,特别是"主题内容"中最显著的符号标志——"标题"内容变化特征的分析,提出中国当代时政期刊社会性演变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以"新闻生产社会学"为理论视角,通过对新闻制作框架理论中"意识形态"、"新闻价值"和"媒介意向性"三个层面的针对性剖析,揭示出中国当代时政期刊变化特征的社会性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