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在我国古代言意之论中,有一条言不尽意论的承传线索。从先秦到魏晋南北朝,人们对此论题展开了反复辨说,最终认识到语言具有“有定”与“无定”的二维性特征。之后,言不尽意论取向逐渐发生变化,体现为从专注思辨的角度转替到结合文学批评加以论说的视点之上。大致从唐代开始,意在言外论开始成型并得到凸显,延展到宋代蔚为大盛,之后,一直导引着文学批评的取向,成为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最重要审美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描述六朝文论中“变”的现点的基础上,指出其产生的原因:一是对前代及六朝文学发展的多变性的总结;二是受六朝文人心态变化的影响;三是对汉以来文论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言不尽意"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其产生的原因很多。而语言作为一种表意符号,本身具有的局限性与人类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之间的矛盾是造成"言不尽意"的重要原因。此外,普通语言的提示性和限定性及诗歌语义的模糊性和含蓄性也是"言不尽意"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六朝文论是对儒家诗学的反驳,内容上强调抒情性,形式上推崇审美性,具缘情绮靡的诗美性质。日本歌风在对六朝文论的受容中,生成唯情与唯美两个具有浓厚日本民族特色的审美风尚。其中,唯情以强调恋情和季感为表征,而唯美以建设音韵和辞采为追求,从而形成古典和歌崇尚风花雪月的浮艳绮丽之风。和魂汉才是日本文化的受容精神,坚持和魂,扬弃汉才,成就了日本和歌的民族性与独特性,使其歌风既异质于儒家诗学,又异态于六朝文论。  相似文献   

5.
李巧玲 《文教资料》2014,(25):52-53
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历来影响颇大。天人感应同类相动说对南北朝的文艺理论确实有先导和创始作用。本文着重阐述天人感应说中的思维方法,即同类相动说,进一步阐述这种思维方法的特征,揭示同类相动说对六朝文论的先导作用,以及体现在六朝文论中的物感说和直觉思维等。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情感的重要工具,体现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汉民族儒道互补思想的统领,使汉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话语世界。汉民族的文化规则形成了汉语“无中生有”的意义生成方式,而这种意义生成方式,又造成了汉语在表情达意时常常会感到“言不尽意”,进而也就促成了汉语“立象以尽意”和强调“言外之意”、“象外之象”的话语言说方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 ,刘勰言意观的呈现有两个语境 ,其一是语言论的语境 ,其二是意境论的语境。在语言论的语境中 ,刘勰既主张言可尽意 ,又认为言不尽意 ,是一个二元论者 ;在意境论的语境中 ,这一矛盾则得到了解决。沿着这一思路 ,本文考察了哲学、玄学上言意之辨的命题在《文心雕龙》中的美学转换 ,“言”和“意”在具体语境中的涵义以及刘勰解决二律背反理论难题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言、象、意”三者关系中,“象”只是文学语言的一个审美载体,而不是目的,语言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仍然是“意”。但语言要“尽意”,必须通过“象”才能实现。“象”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成为“言”与“意”的中介,成为思想的有效载体。这样,“言”、“象”、“意”彼此之间就有了一定的指称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先秦到魏晋,“言不尽意”逐渐成为学理论的重要命题,“意”也就逐渐用来指称学艺术要表现的内容。学要表现的是人内在的生命体验和情感,它也是难以用日常语言“尽意”的,从传统的学创作实践及理论来看,学超越日常语言的主要方式是“立象以尽意”,但学语言所立之象不是日常司空见惯的现实之象,而是以审美之心所绘出的超越现实的虚拟之象,即语言乌托邦,学超越日常语言的主要语言策略,一是以有限寓无限,二是运用比喻和象征,三是利用语言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隐秀"是日本"幽玄"范畴的一个重要来源。二者有着共通的理论渊源和精神源头——道教。另外,二者具有共同的审美理想,分别注重"隐"和"余情",即追求"言外之意"的含蓄之美。但二者在文学创作和审美风格上又存在着差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隐秀"进行阐释时强调,在文辞之中要有独拔于全篇的绝妙警句,而日本"幽玄"论则无强调秀句的作用,反而更看重整体美的审美意蕴。在审美风格差异上,一方面,"隐秀"强调直接的视觉体验性,"幽玄"则追求飘忽不定的朦胧美;另一方面,"隐秀"偏重自然天成之美,"幽玄"则追求刻意雕琢之美。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美学范畴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各自文化的反映、提炼和总结。  相似文献   

11.
老庄以来重神轻形的"形神"观,在魏晋人物品藻、谈玄之风的影响下,逐步与绘画理论融合,确立起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尚"神韵"的特色,独具审美趣味。六朝绘画"形神观"对后世绘画、书法、雕塑等影响遥深,可说是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核心话题之一。  相似文献   

12.
“得意忘言”语出《庄子·外物》,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既然已经得到了,就不必记住言辞。现多指彼此默契,心照不宣.  相似文献   

13.
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情思则是产生"隐秀"美学效果的原因。"隐秀"审美观不仅对文学创作与鉴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汉诗英译也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在"隐秀观"关照下,探讨唐诗创作中意象"隐"与"秀"的手法及其英译策略,理解唐诗"借景生情"的艺术创作技巧,以便寻求合适的翻译策略来展示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西晋到齐梁间的复古文论并不是简单的恢复儒家传统,而是以“温雅”为本,追求诗歌有多重意蕴的深隐幽微。在与折衷派、新变派的讨论中,中古文论又逐渐明确了诗歌要兼有融微之“隐”与姿致之“秀”的审美要求。  相似文献   

15.
言不尽意论是言意之辨的一个重要论题,对中国古典诗学影响深远.诗人在诗歌创作时必然要面对这个问题,自觉地采取措施,使言语能够尽可能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炼意和炼字就是诗人经常使用的两个方法.炼意集中体现在提炼升华和推陈出新两种方法.炼字主要有提炼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叠词和词类活用等情况.  相似文献   

16.
中国美学讲究深刻地体味事物内在意蕴和作内心情意,强调“意”,与西方古典美学中的模仿说根本不同。中国美学的这一审美观念早在《周易》中就已萌芽。本从历时的角度,于“言不尽意”、“言有尽而意无穷”、“无言之美”三方面论述了这一美学观念的产生及发展演变,探讨了其基本内涵及对后世艺术作品审美追求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是从现代语言学的角度对庄子的语言美学思想进行初步的探讨并寻求其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8.
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作为语言分析流派的奠基之作,对哲学研究方法的重大转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期的他意识到了语言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本身存在着局限性,并试图寻找一种解决这种局限性的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讲,维特根斯坦后期的语言哲学思想与《易传》的"言不尽意"思想存在着相通之处,不过"言不尽意"由于"象"思维的作用,最终促成了意象理论的生成;而维特根斯坦则走向了对日常生活语言的分析,从而为西方美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9.
孙玮志 《文教资料》2014,(19):22-24
"言不尽意"在哲学中阐述了人类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本真状况,而在文艺创作领域又与审美追求相挂钩。在语言学里,"言不尽意"既是语言先天不足的困境,又是语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系统分析了"言不尽意"的哲学、文艺学及语言学内涵,并阐明了其相关联系,探讨了"言不尽意"在多个领域中拓展的情况,揭示了人类在肯定语言和世界联系的情况下,走了一条通过语言而又超越语言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古诗词的语言凝练、语意跳跃、意象丰富、思想内涵深刻,往往含不尽之意于言外。然而古诗词教学多停留在诗句内容的表面释义层面,很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意象对话心理咨询技术的引入,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进入到古诗的意境中,体验诗人的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