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妈妈的爱     
我的妈妈是一名幼儿园老师,她很爱班上那些孩子,也更爱我这个宝贝。妈妈的爱让我时刻都感到温暖。我是个爱出汗的孩子,妈妈每天都要给我垫张毛巾在背上,并叮嘱我汗湿了要把毛巾取出来。  相似文献   

2.
每一个孩子都有被爱的权利: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无论是内向的还是活泼的,也无论是穿戴整齐的还是邋遢的……凡是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纯洁的、特殊的,是拥有独立个性和价值的。老师不应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孩子去“爱”,而应视每个生命都同样珍贵,给每个孩子以真挚的爱。爱孩子是无条件的,特别是对于推行素质教育来讲,这是关键因素之一。曾经有一位家长对我说:一个孩子遇上什么样的老师,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她最怕老师不爱孩子或只“爱”一部分孩子,老师的业务水平倒在其次。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位家长的话。只爱一部分孩…  相似文献   

3.
李镇西 《班主任》2012,(9):65-66
正在腾讯微博上看到一个老师写道:"我很不喜欢听到评价一个老师的标准是‘爱孩子',我觉得如果一个老师对学生最后只剩下爱时,这个老师是无比可怜的,因为,孩子到学校来,不只是让老师爱的,更是为了变得聪明的。对弱小生命的呵护是任何一个善良的人应该有的最基本的东西,更何况老师。不要把爱孩子当成一块遮羞布。"当时我正忙着出去,但这个话题引起了我的兴  相似文献   

4.
<正>曾经以为我们老师只要每天爱自己的孩子,告诉自己的孩子要爱别人,告诉他们要爱班级、爱小伙伴、爱父母……他们就会懂得什么是爱。可是有一件事却让我明白,原来爱不仅仅是告诉,还要真正用心去交流,让他们知道如何去感受爱,如何去表达爱。班上的毛毛属于那种调皮捣蛋的孩子,整天闯出这样那样的祸。在刚入园的时候,每天都会有一个孩子跑到我这里来"告状",说毛毛打人。我尝试了不同的方法与毛毛沟通,希望能了解他行为背后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爱在细微处     
有一种爱,默默无言,却时刻感动人;有一种爱,不是轰轰烈烈,虽平凡却温暖;有一种爱,藏在细微之处。从教8年,今年有幸又一次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我觉得一年级的孩子是天使和"小恶魔"的结合者,爱闹但又那么单纯善良,身为老师的我们要如何爱孩子,并如何让孩子喜欢这份爱呢?  相似文献   

6.
什么叫爱孩子,怎么衡量老师爱不爱孩子,这是个内涵很丰富的问题,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做幼儿园教师的,肯定要付出正面的、积极的感情,就像我们爱自己的事业。有的老师天生喜欢、爱孩子,但作为幼儿园教师,不能只凭天生的喜欢孩子;天生喜欢孩子可以做好教育工作,但也不见得都能做好,关键是爱得是否恰当,是否科学。幼儿园教师对孩子,应当是科学的爱,不是简单母性的爱。我上大学时,我的老师(系主任)曾说过他5岁多时的事,一件是他吃白水煮鸡蛋就愿意吃蛋清,而对咸鸭蛋却只爱吃蛋黄。他妈妈是个懂得教育的母亲,对他说:不管吃什么样的蛋,蛋白蛋黄要…  相似文献   

7.
爱园先爱师     
孩子15个月便进了托儿所。虽说是“老兵”了,可他一直怕接触老师,怕上托儿所。为了能让孩子顺利进入幼儿园,首先得树立老师的形象,使孩子对老师产生亲近感。 我们经常和孩子做角色游戏,我和爱人扮小朋友,让孩子扮老师,启发孩子编故事讲给我们听,教我们唱他自己跟着磁带学的儿歌,如《我爱我的幼儿园》、《幼儿园像我家,老师爱我我爱她》等。待孩  相似文献   

8.
如果向已经做了父母的人问上一句:您爱自己的孩子吗?或许大家都认为这是多此一问。但是在笔者看来,“爱孩子”和“会爱孩子”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爱孩子”是一种连老母鸡都会的本能,而“会爱孩子”则是时代对现代父母提出的更高要求。特别是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既要让他成人又得让他成才。所以,作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不应该只是给予孩子爱,更应该给予孩子正确的爱。一、爱孩子,要给他一个好的家庭环境。美国的教育家黛安·E·帕普利和萨利·W·奥尔兹有这样一段话:“如果儿童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生活…  相似文献   

9.
我是一个老师。一个班主任老师。 17年的教学生涯,面对一批批从陌生到熟悉的学生,面对课本,面对三尺讲台,我的心常常被一种特殊的幸福感占据着。为了孩子,我一边工作一边完成了三年的大学业余学习,为了孩子我不顾身体、不顾家庭,可是我一点不觉得亏得慌,因为我爱孩子,怎么爱都爱不够。记得十几年前我第一次当班主任,我对自己说,什么是班主任呀?班主任就是“家长”,一家之长,全班学生都是我的孩子,我要照顾好他们、保证他们每人都能学习好,有好身体、好性格和一颗善良懂事的心。其实那时侯我还没有成家,还没有作母亲,我完全是用理性来给自己规定一个作“家长”的内容。那会儿我天天泡在班里,开小干部会与学生谈心,一起和孩子们爬到高高的窗台上擦玻璃,先用湿  相似文献   

10.
龚燕 《辽宁教育》2006,(10):1-1
我们作老师的有多少次听到学生发牢骚:“老师太苛刻了,不近人情!”“老师真罗嗦,什么都要管,烦死人!”而我又多少次,虽然想告诉他们,自己是多么地爱他们,却无语凝咽,不知从何说起。孩子,我爱你们!所以我把你们当成自己的儿女一样看待,一样爱护,一样期待,一样负责。从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前些时,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怎样培养真正的人》,读后,颇有感触.作为一名教师不光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爱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当你培养出具有爱心的孩子,他就会对老师的爱很敏感,并以好心还好心;而老师的爱,最重要的是为了学生获得知识,若是学生懂得了这些,自然就会奋发向上,这样,作为老师的我们就会感到更加快乐.  相似文献   

12.
解语 《河南教育》2004,(4):48-48
解语:我刚刚大学毕业,在一所很不错的初中教语文。受一些优秀同事的熏陶,我爱学生,学生也把我当做朋友。可是,也许是距离太近,也许是我从不动用惩罚手段,学生常常不完成我布置的作业,甚至在课堂上说小话。我想请问解语老师,爱,是没有错的。可是,爱是不是也有副作用呢?信阳捷克捷克老师:爱孩子,是教育的力量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只有爱,才能产生教育的乐趣,只有爱,才能创造教育的奇迹。你这么年轻就能如此亲近崇高的教育事业和可爱的孩子们,真替你高兴。但是爱也是有尺度的,爱也要讲科学,讲理性。给爱一个限制,爱才能熠熠生辉,爱才能光彩…  相似文献   

13.
高尔基说过:"爱护自己的孩子,这是母鸡都会做的,而教育好孩子却是一门艺术,这需要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我们老师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我也付出爱啊,有个别的后进生为什么就是不理解、不领情呢?"在德育工作中,如何让学生感受理解到老师的爱,尤其是让后进生理解到老师的爱,的确是一个难题.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让学生感受到你真心爱他(她).  相似文献   

14.
"爱是一切创造教育的源泉,没有爱,便没有教育。"陶行知先生一生奉献于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便是爱。在教师道路上,我一直在摸索怎样做个好老师,陶行知的理论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一、生活即教育,走进孩子的生活"爱学生,学生才会爱老师",爱是相互的,所以第一步要走  相似文献   

15.
爱的三部曲     
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爱,搭起了我和孩子的心灵之桥;是爱,铺垫了孩子的成长之路;是爱,成就了我的教学之旅。一、每个孩子都应该被宠爱记得开学第一天值日,我来到小班帮忙喂孩子,走进小班的活动室,映入眼帘的是:有的孩子在吃饭,有的坐着没吃,有好几个孩子在哭闹,更有个孩子背着小书包哭着正往门外跑,我一把冲过去,把他抱起来,可他一个劲地哭闹:"我要找妈妈,我要找妈妈!"我说:"宝贝,妈妈很爱你,对不对?"他哭着说:"对!""妈  相似文献   

16.
爱是责任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如果春天没有花,如果人生没有爱,那该是个怎样的世界?”可见,人是不能缺少爱的,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更是离不开爱的精神营养。作为他们的老师,我要用爱的甘露去滋润那些无瑕的心灵。记得去年初秋的一个下午,孩子们都陆续进入了梦乡,我像往日一样挨床位一个个检查孩子的睡姿,给孩子盖被子。忽然,我闻到了一股异味,一定有孩子大便在身上了。我迅速地检查起来,原来是冬冬。这个小神气大概怕我怪  相似文献   

17.
爱的力量     
高尔基曾经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一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她的教育效果总是超出一般老师。两年多来,我恪守这个原则,用我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贴近了我和学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  相似文献   

18.
《爱的教育》,是一本洗涤心灵的书籍。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谊,乡国之恋……这部小说所蕴含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震撼心灵。掩卷而思,我的眼前不时浮现出《盲童》一文中安利柯和他的代课老师。这位老师曾经在盲校教书,他对一个眼睛上缚着绷带的学生深情地说道,“要注意眼睛!我的孩子啊!”“我的孩子啊”,一句简单的问候,饱含着老师对学生的多少的爱呀!不难发现老师已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这种关心发自内心,这种情感是那样的自然!我被浓浓的师爱感动了,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学生。不,我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19.
何青兰 《今日教育》2007,(12):28-29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爱,父母的爱、老师的爱、同伴的爱及社会各界的爱,爱是一种需求,是他们成长中的心理需要。老师不经意的言行会成为孩子们辨别自己是否被爱的依据。在长期与幼儿的接触中,我真切地体会到孩子的情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需要成人密切关注。有时一句话或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让孩子快乐、让孩子的心灵充满阳光。因此,教师每天都要注意和每个孩子交往,向每个孩子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如给孩子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个吻,一句贴心的问候,一个肯定的手势,都能帮助孩子克服消极情绪,满足孩子的情感需要。那么如何在工作中做到满足孩子的这种感情需求呢?  相似文献   

20.
《考试周刊》2015,(53):171-172
师爱,就是热爱学生,教师怎样爱学生,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师爱,是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是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桥梁。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老师对学生的爱应当是最广泛的爱,老师要爱一切学生,爱学生的一切,对学生,老师不能有半点马虎和急躁,要充满爱心,以诚相待,对症下药,多启发引导,"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爱相伴,一定可以让孩子充分信任你。教师只有把真诚的爱献给学生,才能让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