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日思愁     
秋天,草木凋零,万物萧疏,一片红衰翠减。漠漠烟岚笼着平林,寒山一带,几抹碧草。此时登楼,总能勾起芸芸众生的悲秋情结,勾起天涯游子的忧情愁绪。自古以来,秋天就给中国文人心上投了一层阴影。宋玉的《九辨》,历来被尊为中国诗文的悲秋之祖,“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流露出对自然荣华之不可久留的无奈,对生命短促之不可永驻的悲叹。自宋玉之后,古人的咏秋之作,几乎都承袭了悲秋的主题,加上古文人常常壮志难酬,英雄末路,若见了秋天更是悲从中来,绵绵难绝了。“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曹丕面对漫漫秋…  相似文献   

2.
通过中国现代文学中对秋这一季节的表现,可以追寻其在表现现代作家生命情怀中所展示的多重意义,并且可寻究对于悲秋生命意识的表现之于传统文学的不同之点:其一,现代作家有着比古代文人更多、更丰富的对于秋天的感受;其二,现代作家超越了古人感秋悲己的个别性而忧国忧民;其三,现代作家从物我的类化联想到超越积习的多元思维;其四,现代作家由悲秋自然质的片面否定,转向对于其社会质的强调肯定。现代作家在悲秋传统主题的文学表现上,体现了反文化的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3.
宋玉开创了中国文学的"伤春"与"悲秋"主题,奠定了中国文学的感伤主义传统。他在《九辩》中用"悲哉"来表达秋的季节感,被誉为"千古悲秋之祖",影响了中国历代的文人骚客。不仅如此,宋玉的"悲秋"思想也原原本本地传到日本,在日本文坛生根发芽开花,其影响在日本汉诗中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悲秋是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情结,悲秋意象也是古代文学作品中传统意象。究其源头,在《诗经》、《离骚》等作品中已见端倪。真正开始大量使用悲秋意象始于宋玉的《九辩》,一系列动植物、山川、地理、天文都被赋予了情感的内涵,特别是秋天衰飒的景物成为文人表达失志、感伤等人生悲情的重要载体。从表达意象上来看,宋玉的《九辩》开创了文人悲秋的先河。  相似文献   

5.
“秋”对于多愁善感的中国古代文人而言,无疑是抒写无奈、伤感之情的最佳物象。本文试将以秋为主题的、成就较为突出的赋作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对同一景物,两种态度的比较,以及对自魏晋以来,历朝历代赋作艺术特点的梳理比较,以期对“悲秋”这一文人笔下常见之题做出更细致的理解,同时窥探历代文人不同的创作心态与心境。  相似文献   

6.
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是一篇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好散文。其实,郁达夫在文中流露的情感,固然跟当时的背景有关,也跟作家一生的身世命运和性格情趣有关,还跟中国传统文人的悲秋情结有关。[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悲秋是我国古典文学中表现得最多、最丰富的情感,本文对古典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悲秋情结作一番分析,并对古人产生悲秋情结的原因作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8.
韩姝婧 《文教资料》2008,(35):11-12
北宋文学家欧阳修的散文名篇<秋声赋>沿袭了中国传统诗文中的"悲秋"母题.其思想深度和艺术价值超越了此前众多的悲秋之作.<秋声赋>卓尔不群之就在于其运用了高超的艺术技巧.抒发了深沉的内心体悟.阐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古典诗词的传统审美意象中,“秋”大多都表现为“悲秋”的意象。王维作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他笔下的秋景诗也为数不少,“悲秋”之作在前期创作中显而易见。然而,后期诗作《山居秋瞑》中流露出的却是“慕秋”之情。本文试分析王雏各阶段秋景诗的创作,探讨诗人对“秋”的审美意象产生转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孙绍振先生的《杜牧〈山行〉个性解读》,以文人悲秋主题反照文本,读出了杜诗的不朽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伤春、悲秋两大主题源远流长。这两大主题之间既有紧密的联系,有许多一致或相似的地方,也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伤春、悲秋主题从本质看,在内在情感上一致;从题材分类看,类型上重复。中国古代文学中伤春与悲秋主题的差异表现在:伤春者多为女子,而男子更易悲秋;从美感体验上看,伤春之作委婉、曲折、缠绵、悱恻,悲秋之作凄清、深沉、苍凉、悲壮;从表现形式上看,伤春之作主要是对美好事物逝去的叹惋,悲秋之作侧重于秋天景物与人生遭际、心境的比照。  相似文献   

12.
见落叶而悲秋,这是中国古代文人传统的审美心理;叶落而归根,则是华夏子民铭记千年、早已溶入血液与骨髓的箴言。《落叶是疲倦的蝴蝶》这篇散文,抒写漂泊的游子对故土、对亡母刻骨铭心的怀恋,其最大的特点在于以情动人、用语行文新奇脱俗。具体表现为: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文学史中,感伤文学贯穿其始终,其中悲秋是典型的抒情模式之一。悲秋现象自《诗经》发其开端,在中国文学史上从未间断过,涌现出了难以计数的诗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产生的原因,如陆时雍《读楚辞语》中所说:“举物志而觉哀怨之伤人,叙人事而见萧条之感候。”由自然物候变化,感慨时光易逝,发出功名未立的慨叹,担这并不是消极悲叹人生的不如意,而是以悲秋作为中国古代文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执意追求。  相似文献   

14.
<正>自古文人多“悲秋”,能够在萧瑟凄凉的秋季中发出豪言壮志、保持积极态度的文人墨客可谓凤毛麟角,而诗人毛泽东则可算一个。在《沁园春·长沙》中,毛泽东跳出了哀婉消极的文人悲秋基调,以积极向上之词表达对秋的赞许及喜爱,充分彰显了其豪迈洒脱的艺术境界。毛泽东借秋景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在景物描写之中表达解放民族、谋求独立与自由的豪情壮志。一、以“字词”为视角,感知湘江之秋在毛泽东的笔下,《沁园春·长沙》向人们清晰展示了长沙壮观的秋景,他所描述的秋景,  相似文献   

15.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的一篇名写景散。作通过景物的描绘,抒发了“悲秋”与“赏秋”的感情。由“悲秋”而“悲情”,由“赏秋”而“激情”。这种“悲秋”与“赏秋”的双重思想矛盾,正是旧中国知识分子在苦闷与希望的徘徊中,无可奈何地生发出的“悲”、“赏”的矛盾思想的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文人在长期的文化传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些共同的心理习惯.包括思维习惯、情感习惯、审美习惯及价值取向等。这些共同的心理习惯不仅在古代文人身上有经常的表现,而且在现代文人身上得到了继承。本文作者把这些共同的心理习惯概括为中国文人的五种情结,即漂泊情结、归隐情结、诗酒情结、乡土情结和悲秋情结。  相似文献   

17.
北宋悲秋辞赋,可分理性思索与骚体言志两类,反映着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特定政治境遇和思想文化的潮流,具有不朽的文学价值和深刻的认识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诗经》《楚辞》开始,我国历代诗人对秋天作了大量动人心魄的抒写。出于一种深切的生命关怀,这些作品中大都饱含一股悲慨之气,形成了一种广阔的文士悲秋现象。但是在这些悲秋诗中,又有着沉抑哀伤的悲凉类型与激扬奋发的悲壮风范之分,并分别在一代诗人的作品中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形态。  相似文献   

19.
古往今来,文人骚客,咏秋悲秋的诗文歌赋不计其数.可既不一味歌颂,也不一味悲啼,而是表现一种自然而健康的人生境界的,当数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了.  相似文献   

20.
试论唐代文人的崇道之风与游仙之作王友胜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达的鼎盛时期。这种繁荣昌盛的局面导致了唐代文人风流自赏、乐观自信的文化心理,使他们对传统文化尤其是道教文化的喜爱与青睐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有唐一代,文人士大夫崇道慕道,蔚然成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