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今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的四大环境中,农业仍处于核心地位。农业能否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稳定。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我国以占世界耕地的7%养活了占世界人口的1/5的势态,对农业压力是很大的。因此,农业的持续发展是当今...  相似文献   

2.
夏青 《华夏星火》2014,(2):40-44
一直以来,我们自豪于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但这一成绩背后的代价是土壤侵蚀、水源污染、化肥和农药的超量使用、畜禽排泄物及农业废弃物的无序处理等。要改善这一局面,发展生态友好型农业是必然选择。而今,随着相关国家政策的陆续出台,中国的生态农业发展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3.
近年,中国粮食年总产量在5亿吨以上,年人均占有粮食近千斤。取得了以占世界15%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生产出占世界产量21%的粮食,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人口的辉煌成就。应该说,我国粮食之所以能取得令世界瞩目的成就,是与种子的选育、品种资源的发现与保护是分不开的。我国老一辈农业科学家、品种选育专家们为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工程院院士、品种资源专家董玉琛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4.
粮食是人类生存所必须的物质基础。有专家估计,到2010年要避免发展中国家的大饥荒,必须使世界粮食产量增加一倍。在中国,只从人口增长速度来看,到2030年需进口粮食2亿吨,这相当于世界上目前的粮食出口量。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对中国粮食危机的提法有夸大之词,但似乎是在敲警钟。我们应看到,第一,中国只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1/4的人口。从1949年到1990年,人口翻了一番,而粮食产量却增加到原来的4倍,应该说,这个成就是人类  相似文献   

5.
到2008年,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从1952年的288公斤提高到了399公斤,中国创造了以世界不到10%耕地养活22%人口的奇迹。尽管如此,粮食安全始终是中国人必须时刻面对的重大挑战,这种挑战遍及粮食生产、流通等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一、科技兴农是加速农业发展的根本措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农牧渔业生产持续增长。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我们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上22%的人口,基本上解决了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半个世纪,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成功地以占世界上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许多作物及牲畜产量.例如水稻及生猪,早已居世界第一。在科技兴农方面也是硕果累累,我国辐射育种的品种数也在世界上遥遥领先。这些都为我国科技兴农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是,与此同时,这块世世代代养育中华民族的土地,也正在发生着日趋严重的退化现象,缩小着生产空间,威胁着整个民族今后的发展与生存。这是一个严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全新的世纪,21世纪的农业也将是崭新的农业。白色农业地球上三大生物之一的微生物资源是至今未充分开发利用的生物资源宝库,应用高科技进行开发,创建微生物工业型的新型农业——“白色农业”,是当今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必然。传统农业以太阳光为直接能源,利用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产人类食物、动物饲  相似文献   

10.
改革十年以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 22%的人口,基本上解决了11亿人口的温饱问题。但是农业战线面临的形势仍然是非常严峻的,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我国人口过多,底子薄,教育、文化、科技水平较低,资源相对紧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世界后列。这些基本特点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得到改变,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恶化的可能。这主要表现在:一方面人口继续膨胀并迅速老化。据有关专家估计,即使从现在开始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我国人口的最高峰也将达到15亿,2000年可能突破13亿大关;另一方面,农业资源日益紧张,人均资源占有量将随着人口的增长而下降,接近资源承载的极限,甚至突破极限。  相似文献   

11.
肥料行业正处在巨变期 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粮食已经实现"十二连增",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22%的人口,生产出了26%的农产品,但消耗了30%的肥料.因为粮食增产,土地面积减少,造成肥料的过量使用,不仅浪费资源,也造成了环境污染,包括土壤的板结、酸化,水的富营养化,这些问题又间接造成农产品的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2.
保卫耕地     
从中国耕地利用现状来看,存在耕地数量减少和土地质量退化等问题。尽管中国国土面积较大,但人均耕地面积却很小。随着人口的增长,地少人多的矛盾将越来越严重。面对日益严峻的耕地资源保护形势,应采取适宜措施,严格控制耕地减少,防治耕地退化,提高耕地保护效率,实现耕地保护、生态平衡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骄傲的背后耕地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我国用占世界耕地7%的有限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5%左右的人口,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骄傲的事情。目前,我国共有耕地12244.43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约合0.095公顷,仅相当于美国的13.1%、德国的66.2%…  相似文献   

13.
徐志康 《资源科学》1985,7(2):27-33
京津唐地区是全国城镇工业集聚区之一,人口密集,地少人多,全区总土地面积52251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土地面积的0.5%。1982年区内总人口2746.7万人,约占全国的2.7%,平均每平方公里525人。本区农业人口约1645.66万人,现有耕地3041.21万亩,占本区总土地面积的38.8%,平均每农业人口占有耕地1.85亩,每农业劳动力负担耕地4.9亩。由于城镇工业集中,工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和城乡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面积显著减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工业和城市排放的污染物恶化农业生态环境,作物结构不够协调,耕地利用不尽充分合理,严重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一个有12亿人口的大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人口的近1/4,这是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每年大约1500万),耕地面积却逐年减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森林草场遭到破坏,土地侵蚀严重,荒漠化危害严重,全国荒漠化土地332.7万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5.
周军 《华夏星火》2005,(3):22-23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13亿人口,其中农民就有9.3亿。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50%左右,而农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份额不到15%。这表明,占劳动力1/2的农业只创造了1/7的产值,而不是1/7的经济量,却要养活占总人口超过70%的农村人口。由此可见,要想使农民富裕,必须减少农民。大幅度减少农民数量,加快城市化建设,是化解三农难题的捷径。  相似文献   

16.
据开罗今年五月下旬世界粮食理事会农业部长级会议提供的信息,到1989年底,世界遭受饥饿的人数将达到5.6亿人。而在占世界7%的耕地养着占世界22%的人口的中国,究竟有多少人在挨饿,有多少人营养不良,笔者尚不得其详。不过,1988年又出生了2262万个孩子,粮食比1987年又减少了880多万吨,并且从1984年以来连续四年粮食产量未能上升,1988年比1984年减产133亿公斤,人口却净增6139万,人均占粮从393.5公斤降至359公斤;耕地以每年800多万亩的速度锐减,这是有案可稽的。实事上,由于人口爆炸,土地锐减和退化,农业“降温”使粮食徊徘而引起的“粮食安全”问题,即“人口、土地、粮食三联症”仍然是压在中国人民心头的忧患。对此,很有必要作一番沉思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谭淑豪 《华夏星火》2009,(10):68-69
荷兰是位于西欧的一个小国,人口1600万,国土面积4.15万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不到3.4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两个北京市的面积。荷兰陆地面积的58%作为耕地和牧草地,用于农业。人均耕地与我国基本相当,只有1.3亩,农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数的5%,农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2006年)。然而,加上鲜花、观赏植物和渔业产品,荷兰的农产品净出口额多年来位居世界之首。以不足世界农业人口的0.02%、不到世界耕地的0.07%,荷兰出口的农产品占了全世界的9%(且花卉等没有被计算在内)。荷兰农业因而被惊叹为“奇迹”而为世人所瞩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技信息》2003,(24):42-43
定义:白色农业是指微生物资源产业化的工业型新农业,其科学基础是“微生物学”,技术主体是“生物工程”,它包括高科技生物工程的“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由于人们在工厂车间内都要穿戴白色工作服从事劳动生产,其产品是无污染、无毒副作用、有益于人和动物健康的高度安全食品,所以“白色农业”由此得名。  相似文献   

19.
郝水 《科学中国人》1997,(6):34-36,43
我国人口众多。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是一个重大问题。中央强调要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这一指导方针必须得到认真贯彻。中国的粮食问题不仅我们自己重视,而且受到国际上的关注。前些时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布朗(L.R.Brown)预测,中国人口增长高峰期2030年粮食将严重不足,甚至认为世界都将无法养活中国。最近我国许多专家从不同角度对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拥有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世界人口的21%,可见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存在一些方面的差异,包括方法、思想认识、资金保障等方面,农业技术推广效果不明显。本文以贵州省正安县辣椒为例,重点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