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的韵律活动是幼儿运用身体来进行的一种游戏活动,是幼儿运用身体来进行的艺术造型活动,通过创造性的身体艺术造型活动来发展幼儿的艺术表现力,让幼儿学会更好地使用身体动作来发展感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根据《指南》的精神,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韵律活动中要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音乐,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音乐。  相似文献   

2.
王晓芬 《福建教育》2013,(11):53-54
【设计思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3.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引导幼儿学会用心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  相似文献   

4.
热爱音乐是儿童的天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如何更好地发挥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我们每位教师需要共同面对和解决的。  相似文献   

5.
<正>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美术活动是幼儿十分喜欢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这个时期的幼儿都喜欢涂涂画画,剪剪贴贴,他们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法表达自己的内心情绪。《3-6岁儿童学习与行动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那么怎样才能让幼儿对美术活动产生兴趣呢?  相似文献   

6.
<正>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  相似文献   

7.
钱玉娟 《考试周刊》2014,(53):189-190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对于幼教工作者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体现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重视,也为我们指导所有幼儿的健康成长指明方向。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  相似文献   

8.
林珍 《福建教育》2013,(12):47-49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在幼儿自主表达创作过程中,不做过多干预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在幼儿需要时再给予具体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艺术领域中指出"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我园尝试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开展艺术情趣活动与主题、一日生活、艺术项目活动等融合的尝试。让幼儿走近艺术,在艺术活动中尽享自主与快乐。一、融合主题特色活动——让幼儿走进艺术  相似文献   

10.
<正>《指南》艺术篇提到:"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那么如何在幼儿园美工区实现《指南》艺术领域的目标呢?在不断深入学习领会《指南》的过程中,我在幼儿园美工区学习性区域活动指导中作了如下尝试。一、创造丰富的艺术环境1.让幼儿和环境"说话"  相似文献   

11.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  相似文献   

12.
赵永霞 《教师》2014,(15):60-60
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明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3.
凌玲 《教师博览》2023,(21):81-8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到:“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由此可以看出感知与体验在艺术教育中的核心作用。正因为艺术是幼儿个性化的重要表达方式,我们更应该聚焦其中折射出的创造力。幼儿的深度学习,是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也是一种基于实践探究的真实学习。文章以中班幼儿涂鸦活动为例,从深度学习起步,以幼儿的自主性和个性特征为导向,重点关注幼儿学习体验过程中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和创造美。《指南》建议: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  相似文献   

15.
幼儿美术教学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美术活动的内在动力,用自己的方式自由地去表现和创造美,并且通过分享和评价提升自信心,提高鉴赏力.  相似文献   

16.
正编者按: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许多教师已经了解到"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但将此理念运用于教学时,不少教师却不知从何做起。以音乐活动为例,教师们容易纠结于音乐技巧的把握,而被教会幼儿唱一首歌或跳一支舞的目标所禁锢,使得音乐活动枯燥无味。既然艺术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那么幼儿是否能准确演唱一首歌或跳对一支舞就不成为艺术表现的唯一目标,教师应大胆地去改革教学的模式,以幼儿为本,激发幼儿的艺术潜能,支持、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本沙龙  相似文献   

17.
美术活动是幼儿的一种体验表达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幼儿园应“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相似文献   

18.
国家教育部发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贯穿并渗透于音乐艺术教育全过程的审美体验,是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核心目标,它与近一个世纪以来在世界备受推崇、颇具影响力的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本质内涵深度契合。借鉴并运用奥尔夫教育理念和方法指导幼儿音乐教学,对于引导幼儿感受体验美,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艺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内容之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然而,通过对现实情况的观察我们发现:在幼儿园绘画活动中多是以教师为主导评价,评价的内容重技能、轻体验,评价标准划一,忽略幼儿绘画内容本身所表达的精神世  相似文献   

20.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艺术领域部分开宗明义地指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由此可见,《指南》一方面强调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另一方面也强调要寓艺术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前者突出了"教如何审美的教育",即艺术教育的目的性功能,后者突出了"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