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徐成栋 《甘肃教育》2021,(6):182-183
探究能力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和新教材的使用,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教师如何把握新课改实施前的契机,利用即将使用的新教材展开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无疑是落实新课程标准和进行教学研究的积极举措。文章结合新课改相关的教育政策,对比新教材和当下教材的实验内容,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经验开展新教材实验教学的行动研究。  相似文献   

2.
赵静 《新疆教育》2012,(5):56-57
目前,我们济源市的新课改正在如火如土地开展。如何在音乐课教学中更好地落实新课改精神,这对于山区教师来说要求更高,难度更大。我是在王屋山区一所初级中学从事音乐教学的老师。新课程实施以来,我坚持以教材为纲而又不局限于教材,并注意利用自身资源,走出了一条山区音乐教学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3.
朱小勇 《小学生》2010,(4):53-54
有效是针对低效、甚至无效的一种反思和回应。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针对教材认识不够,对过程实施低效动作的直击话题。真正落实新课改的精神理念,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其方式方法正是当前我们所需要讨论的。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取得了不少令人欣慰的成绩。但从目前的实际工作来看,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要做好、落实好新课改工作,要正确理解其实质和内涵,仍需我们做进一步的探究,把握好下面六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实施新课改以来,作为小学语教研员,我们深入各种类型的学校.先后听了许多老师的语课,其中既有青年教师的,也有中老年教师的,既有偏远农村的,也有中心城区的,同时也听了一些用老教材实施新理念自保。随着听课数量的增加,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一些教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存在着明显的误区和偏差,主要是没有把握好相关事物间的辩证关系。这些误区和偏差的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课程理念的真正落实,也影响语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应该引起大家高度重视。眼下,必须牢牢把握好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我们逐渐感受到新教材、新观念、新教法与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所发生的激烈碰撞和摩擦。尽管教师对新课改的观念都能够认可并接受,但真正落实到课堂甚至具体的细节问题上,仍然难以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桎梏,遇到许多困难和矛盾,给我们带来诸多挑战。新课改空间自由度大与教师创造性实施能力小的矛盾。课程标准重视对某学段学生应达到的基本标准的刻画,同时对实施过程提出了建设性意见,而对实现目标的手段和过程,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从而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7.
作为省级课改实验区的我们,有机会较早接触课标教科书,关于“圆”的内容教材编写,最早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实施新课改的两种版本(以下简称北师大版、华师大版).它们对圆的有关内容处理风格迥然不同,各有千秋.以下从课标、教材编写、内容设置、习题选择等多方面进行对比研究,以抓住它们的共性,挖掘它们的个性,供教材日臻完善提供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赵隽 《甘肃教育》2011,(20):56-56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实现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教学活动。是教师对教材的一种再开发、再创造的活动过程,这也是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主要形式。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如何用好教材呢?  相似文献   

9.
汤继宏 《考试周刊》2009,(38):169-170
历史学科的改革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它的顺利进行对新课改的成功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在目前的历史学科中,教材、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评价等还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教师只有更新教学观念,实施赏识教育与激励教育,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成功心理,夯实基础知识,把握课标,用好教材,教师与新课程同步成长,评价方式多元化,才能提高教学质量,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改、新理念、新模式逐渐被大多数老师接受,成为大家共识的大好形势下,为什么会出现“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课堂教学却涛声依旧”的现象呢?关键是“说归说,做归做,考试还是老一套,课改实在出力不讨好”。为了帮助初中历史教师积极适应新课改和创造性地实施新课改,笔者认为,首先应准确理解新课改,尤其是正确理解新课改理念下的考试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的正确含义。结合三年来我对新课改理念的理解与命题实践,我认为当前推动历史新课改向深层次、更高水平发展的突破口应该是对历史试卷从形式到内容进行全面的改革,全新的设计,以此引导和推动已经启动的新课改的历史课堂教学创新和新理念的真正落实。  相似文献   

11.
金秀叶 《贵州教育》2010,(12):29-31
教学的有效实施依赖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与对其文本价值的开发,教材广度与深度的挖掘与组织影响着教学的成败。新课改的深入让我们认识到数学教师应用教材去教数学,而不是教教材上的数学;  相似文献   

12.
<正>创建高效课堂是教师终生追求的目标,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打造高效课堂,落实新课程理念,是每位教师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下面我就如何打造高效生物课堂,谈谈看法和体会。一、科学、合理地处理教材,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前提教材是实施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依据。课堂高效与否,一定程度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程度的高低。新课改下,为了实现打造高效课堂的目标,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教材要进行合理处理,如顺序的调整,内容的整合等,这样才  相似文献   

13.
袁舜 《考试周刊》2013,(91):16-16
随着新课改的推行,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新课标已经实施几年了,很多数学教师都感到非常困惑。新的数学教材删掉了一些偏繁、偏难的内容,减少了很多内容,降低了教学要求,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但是,数学教学质量总是很难得到实质性提高,学生总是掌握不好这些比旧教材更简单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这影响了新课改的推进。本文结合新课改实施情况,对初中数学教与学之间的矛盾进行了探讨和反思。  相似文献   

14.
杨爱平 《甘肃教育》2011,(21):51-51
2010年我省进入了高中新课改的实施阶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新课改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活力和改变,它改变了长期以来形成的陈旧教学模式,与此同时,新课改实施中的教学评价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汇集起来有以下一些内容。  相似文献   

15.
师顺玲 《甘肃教育》2011,(20):54-55
在实施新课改以来,我们明显地感觉到新的数学教材融进了近代、现代数学内容,精简整合传统高中数学内容。与旧的数学教材相比,内容增多、容量增大、教学难度提升,但课时设计相应减少.针对这一现状.如何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结构,设计出具有指导性的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物理教材已在我市试用一年.得到老师和学生的认可.通过教学实践.大部分初中物理教师认为新课改教材体现了课改精神。注重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切实可用。但是.仍有一些教师对新课改教材茫然不适,觉得教材顺序乱了套,经验失灵,内容简单没讲头。物理学科反映试题难命,按传统方式.拟题不是太容易就是超过课本要求.这说明现行新课改教材的确不合应试教育的口味。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从2006年开始实施新课改,到今天已经过了4个年头.新课改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气息,它不仅改变了教材的内容和结构,更用它独特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的探索、反思、总结,逐步适应着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也思考着新课改带来的困惑.针对人教B版必修一的教学,笔者从以下三点来谈一下自己的认识和感悟.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需要我们全面理解、准确把握,只有这样才能落实好、实施好。新课程的落实主要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上,教师要敢于管理学生、要科学管理学生;要处理好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要具备课堂教学驾驭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是新课改的主导者,也是新课改理念的践行者,而备好课是上好课、落实好新课改的关键一步。本文依据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理念,从教材、学生、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评价形式几个阶段做好准备,贯彻新课改理念,理论与实例结合,操作性比较强。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的实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我们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呢?笔者现就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体会. 一、新课标,新教材,新特点 新课改下,我们都是新老师,因此要认真参加各级培训,了解新课改的背景和意义;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目标;了解新教材的结构和体系;通过认真参加培训,学习新课标,钻研新教材,明确新旧差异和特点. 1.从教学目标来看:旧教材教学目标单一,强调对知识的落实和技能的提高;而新教材强调对三维目标的实现和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