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缺席审判制度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美国、日本、法国等各主要西方国家在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的立法上既有差异也有共同特征,通过相关的对比分析可以揭示出刑事缺席审判的诉讼理念与运作原理。  相似文献   

2.
刑事和解的理念基础之一是恢复性正义的理念,它取代古老和传统的报应性正义。刑事和解存在的基础之二是新型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形态。刑事和解存在着理念困境与自身困境。刑事和解后,检察官根据刑事和解的结果,在公诉中行使自由裁量权后可以有三种结果:一是和解不起诉;二是和解暂缓起诉;三是和解起诉。检察机关开展刑事和解的前提:一是严格适用范围;二是严格意思表示;三是严格操作程序。同时,要注意建立对检察机关刑事和解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3.
两宋时期的刑事审判始终是人们津津乐道的重要话题,并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较为丰富的素材,成为宋代法制史研究无法回避的课题。《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的出版充实和拓展了有关宋代刑事审判制度的研究内容,开辟了宋代刑事审判制度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效率与人权保障是司法中效率与公正在当今时期和国际场合新的诠释。刑事简易程序的构造也必须贯彻这两者的统一。以中日刑事简易程序为视角,试图探讨我国刑事简易程序改革中在效率与人权保障并重目标追求中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5.
对于犯罪治理而言,刑法重在惩戒而预防不利;犯罪学重在提供与犯罪有关的知识,但无法与刑事立法与司法实践接轨,即践行性不够;相比之下刑事政策由于具有权威性、灵活性、针对性、过程性、科学性而成为人类应对犯罪的第三步理性选择,它既可以作为沟通犯罪学与刑法学的桥梁,也可以广泛吸取犯罪学及相关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制定独立于刑法的刑事政策,以达到全面治理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法治,刑事法治承担着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作用。刑事和解弥补了传统刑事法治的不足,不再一味强调惩罚,而是变成一种更为温和、更加人性的惩罚方式,给被告人认罪、赎罪的机会,使国家的惩罚技术更全面,更科学。文章以常州市高新区检察院的刑事和解的办案实践为基础,结合实践操作,阐述检察实践中刑事和解的制度探索和监督途径,提出刑事和解面临的三种冲突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作为法治社会的一项人权保障制度,已经在世界各国宪法和国际公约中加以确立.刑事法律援助对象是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被规定在一系列国际文件中.目前,我国已建立刑事法律援助制度,但援助的对象范围较窄.在我国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制度的过程中,扩大我国刑事法律援助的对象尤显必要.  相似文献   

8.
2012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较之以前,更加注重和强调被害人的主体地位,规定了和解适用的案件范围,公检法机关担任和解的主持人,刑事和解适用于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三个阶段,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终于使实践中早已存在的刑事和解“有法可依”,有了“名分”。但与国外先进成熟的刑事和解制度相比,仍然存在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新《刑事诉讼法》增加了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和查办案件过程中收集的证据可以在刑事诉讼中使用的规定。这一规定赋予了行政证据刑事诉讼证据能力,使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使用有了坚实的法律基础。由于条款的规定相对原则和简陋,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具体如何使用这一问题仍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行政证据在刑事诉讼中使用的正当性仍需要详细论证;行政证据使用的合法化,容易造成公安机关以行政执法之名行刑事侦查之实;"等证据材料"不应限制在实物证据内,还应该包括任意性的言辞证据。  相似文献   

10.
新刑事诉讼法在吸收《非法证据排除规定》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非法证据排除规定》施行两年来存在的问题,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做了规定,使得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更趋于完善。但是有些规定仍然过于原则,同时仍有一些体制方面和观念层面的阻碍。仍有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我国适用的基本情况作出介绍,指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落实难的原因,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运行指明出路。  相似文献   

11.
明末清初的实践礼学思潮,主要是针对明末空疏的学风而兴起的,其代表人物有孙奇逢、陆世仪等人。他们针对当时动荡不安、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重倡儒学经世致用的宗旨,身体力行,实践礼学,重建儒家礼秩。实践礼学思潮在改良风俗、改造理学、保存与发扬传统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经过他们的努力,传统理学最终成为清王朝的官方主流意识形态,获得了正统、合法的主导地位,从而彰显了儒家文化,奠定了清廷稳定的局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自汉代实行朝贡制度,唐代走向成熟,明清两代发展到完全成熟时期。清代的朝贡制度是对明朝制度的沿袭,但同时,两者由于存在的历史条件、存在的方式不同,导致两朝统治者对这一制度的认识也不同,朝贡贸易在朝贡关系中也居于不同地位,朝贡关系的实质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3.
汪超 《重庆师专学报》2011,(4):49-53,120
拓扑是继类型学、几何形态学之后新兴的建筑空间的形态分析方式。拓朴学对于形态艺术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诸多建筑师将其引入到建筑之中。文章以上海世博建筑为切入点,运用拓扑分析方式研究建筑表皮形态的演化过程.旨在尝试拓扑框架体系探讨与理解现代建筑形态,以促进形态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明清时期,随着堤防的增加,堤防的重要性明显提高,有关修防的规章制度逐渐建立起来。拟就明清时期堤防管理制度中修防制度、修防经费的来源以及官督民修与绅衿作用等问题作进一步的探析。  相似文献   

15.
冯梦龙是中国第一位通俗文学的编辑家、研究家与理论家.其代表作"三言"不仅在 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中也有重要价值.明清传教士是中西文化交 流史上最重要的使者之一,在大力推动"西学东渐"的同时,也积极促进"中学西传".本文运用传播学理论探讨明清传教士译介"三言"的背景、过程以及传播效果,揭示"三 言"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6.
《西游记》不但在文学和史学方面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在法学研究中也有着难以估量的意义。从法学角度来看,这部小说在起诉制度、拘传、逮捕和囚禁制度、证据制度与审判制度等方面反映了众多的明代刑事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7.
死刑限制论     
死刑是刑罚体系中最为严厉的刑罚。世界上已有超过半数的国家废除了死刑,中国刑法既不能废除死刑,又要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体现慎用死刑的政策。死刑的存废是以中国的具体情况以及社会发展进步的现实需要来确定的。立法时,应顺应时代和潮流的发展,不断改革完善中国的死刑制度,严格限制死刑的适用范围,减少死刑数量。  相似文献   

18.
德国学者弗兰克认为,自航海大发现直到18世纪末工业革命之前(大致相当于中国的明代及清工前期),中国是世界的经济中心。研究表明,尽管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总量仍居世界领先地位,但还缺乏作为经济中心所必备的条件,还不能以“经济中心”称谓。  相似文献   

19.
明代是中国科举史上的成熟期与鼎盛期,科举制度趋于完备,并最终定型。根据明代科举发展历程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与阶段性,可以将其分为探索期、发展期、繁荣期与衰落期。总结每个时期的特点,厘清明代科举史发展的轨迹,对研究中国科举史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古代审判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礼教指导审判,官员贵族享受司法特权,审判权受皇帝掌控,实行以口供为核心的证据定罪制度,合法的刑讯审判制度等。这些特点虽然在主流上是不积极的,但并不是杂乱无章,而是有规律可循的,有些特点还具有一定的传承性。如“五声听讼”、死刑复核等。尽管今天生活的土壤不同于古代,但其中所蕴涵的合理因素仍具有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