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沉默的父爱     
这便是父爱,沉默的父爱,飘散着浓郁的清香。沉默是父亲的肩膀,宽大而又温暖。小时候,父亲的肩膀就带着我东奔西跑接触新的事物。遇到困难我便趴在父亲的背上,父亲背着我趟过一条又一条生命的激流。他总是沉默的,我可以安静地在他肩上睡着。他的肩膀听我诉说着学习的艰难、生活的不如意.有时受了委屈的我就趴在父亲的肩上痛哭一场.父亲就用他有力的肩膀听着我的抱怨,  相似文献   

2.
流泪的谎言     
他一直恨父亲,直到父亲去世。他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但父亲对他却最严厉。他又逃学了,老师找上门来,父亲铁青着脸,一脚把他踹到地上。“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你不是我亲生的,否则我今天就废了你!”他从此断定,他不是亲生父亲。那年高考,父亲给他签订协议,说如果他考不上大学就不会再供他。他极不情愿地写下自己的名字并按了手印,充满了对父亲的怨恨。最后的日子,他疯狂冲刺,然而还是因为基础太差而名落孙山。当父亲冷着脸把锄头塞给他时,他猛地把它扔得远远的:“你不供我,我也照样能上大学!”他头也不回地走了,不顾母亲的哭喊。第二天,村里就传…  相似文献   

3.
那年我考取杭州一所大学,父亲带我去学校报到,办完手续天就黑了,父亲想坐夜间的火车回家。我没让父亲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父亲为了我读书,没日没夜地忙碌着,现在出来了,他怎么也应该玩两天。经不住我左劝右劝,父亲依了我,但他只同意在杭州玩一天。这晚父亲得住旅馆了,父亲把我安置好,就走了,跟我说他去找旅馆住。但我在父亲走了后,一直觉得父亲不会去住旅馆。我们家很穷,我读书的钱,有一半是借的。父亲平时很节俭,从不乱用一分钱,他怎么可能花钱去住旅馆呢?  相似文献   

4.
温馨的诀别     
那时候,父亲患了癌症,而我又不得不赶时间修改一部剧本。我将一张小小的桌子从阳台搬到了父亲的床边,目光稍一转移,就能看到父亲仰躺着的苍白的脸。而父亲微微一睁眼,就能看到对面养了十几条美丽金鱼的大鱼缸。这是父亲不能起床后我为他买的。10月的阳光照耀着我,也照耀着父亲。他已知自  相似文献   

5.
正似乎从一生下来,我就是专门跟父亲作对的。落地才三天,我就有了自己的意愿,就是不愿意让父亲抱。别人抱着好好的,只要父亲伸手接过我,我马上就会号啕大哭。为此,从我有记忆开始,父亲几乎就没抱过我。后来我有了弟弟,这个弟弟乖巧得让我嫉妒。父亲什么时候抱他,他都嘿嘿直乐,他成了父亲的心肝宝贝。父亲用胡子扎得弟弟乐得快岔了气是我们家最温馨的一幕。我则和姐姐一样,躲到父母眼光之外的角落里。我不像姐姐那样黯然神伤,我向来就是站在父亲的对立面的,我不会为弟弟吃醋。于是一点也不意外地,我成了父亲的撒气筒。但我从来不在父亲面前哭,特别是在父亲打我的时候。有时他都打急了,失去了耐心,我却一如平时,面无表情。哭?求饶?跑?那我不是败了吗?于是,我和父亲开始了漫长的"拉锯战"。  相似文献   

6.
父爱不缺席     
父爱如山一般沉稳,给人安全感。一次,我与朋友聊天,不知不觉就谈到了父亲。他滔滔不绝地对我说着他的父亲如何好,如何爱他。我的神情不禁有些黯然,因为我与父亲的接触很少。  相似文献   

7.
自从我呱呱坠地起,有一个名字走进了我的生命,有一个人就开始陪伴我的一生,他就是父亲。自从我的思维开始运转,开始有记忆时,他就出现在了我的身边,也许更早,也许就在那一刻,这都不是我要关心的。父亲常常逗我开心,教我学习,教我怎样做人……我纳闷,因为他对我太好了,我问他,总是笑,似乎笑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他从来都不生气,以至于我认为父亲天生不会生气,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从此他的笑出现在我的视野中,我的梦境中。渐渐地,我懂得了这是人世间一种最伟大的爱——父爱。只要父亲看见我,他就笑得很灿烂,笑声里,他为我创造了温暖的家。在…  相似文献   

8.
余平 《高中生》2012,(7):28
读书时,父亲是我的偶像,我认为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成年后父亲依然是我的偶像,在我眼里,他学富五车、博古通今。自从结婚后我就没和父亲住在一起了,我住在城南,父亲住在城北。不在父亲身边的日子,无论遇到什么难解决的问题,我第一个想到的便是父亲。"爸,我刚买的立柜一开门就有异味,那是不是甲醛的味道?怎么除异味?""爸,我在同事家吃了啤酒鸭,味道可好  相似文献   

9.
《小学生》2008,(Z2):58-58
开心果姐姐:您好!我是一个开朗的女生,最近认识了一个异性朋友,我们很合得来,只是普通朋友。他只要有事就会打电话给我。有一次双休日,他打电话给我,被父亲接到了,他马上挂了,引起了父亲的,怀疑。第二天他又打电话了。是我自己接的,我们谈了一些话。结果被父亲骂了一顿,原来父亲偷  相似文献   

10.
父爱深深     
郭利 《家庭教育》2011,(6):44-44
父亲离开已经快四年了,可我总觉得,他就在我的身边,时刻关注着我的工作、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越来越感到父亲给我的爱是那么深厚,那么无比真挚。在我们姐妹三人中,父亲最宠爱我。但是,我带给他的烦恼最多。上学的时候,我经常惠小毛病,每次我生病的时候,父亲就拉着我的手,  相似文献   

11.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从未给过我他的背影。我那时还很小,总好奇父亲背上到底藏着什么,于是老缠着要看他的背影,父亲拗不过我,就答应了。父亲的背的确很宽大,但遗憾的是上面并没有我所期待的"宝贝"。我当时很失望,然而父亲的背影却仍旧躲闪着……  相似文献   

12.
最近我很怕接到父亲的电话。每次他打电话来,总是会说:“乖乖,晚上回家让我打一下屁股,好久没打过了。”这时我便立刻绷紧神经,冷汗直流。而他也是言出必行,回家就用巴掌与我的屁股“亲密接触”,我提出抗议,他就一板脸,转身就走,就算我掉泪也无济于事。我和父亲就这样产生了隔膜。每当他过问我的事,我就烦躁不安。过去他在我心中高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塌,留下的是一连串的问号。我都是13岁的大男孩了,为什么他还是想打就打,不理会我的感受?我也想处理好与父亲的关系,可我该如何去做?与父亲的矛盾@阿祥!251600山东省商河县党校任立群转…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人一生下来就开始透支母亲的生命,可我一生下来就是为了报复父亲。我永远不会忘记他和妈妈离婚的情景。判决时。我最终还选择了父亲,我要让他难过一辈子。没过多久,父亲又结婚了.这更加深了我时他的仇恨。  相似文献   

14.
父亲的泪     
父亲给儿子东西的时候,儿子笑了。儿子给父亲东西的时候,父亲哭了。——题记似乎父亲从来没有在我面前流过眼泪,也许,他想在女儿面前永远保持坚强的高大形象,也许就因为他是父亲。记得小时候,我是那么不听话,当父亲的巴  相似文献   

15.
周莹 《家庭教育》2008,(7):63-63
我从小喜欢看电影,是受了父亲的影响。 物以稀为贵,那时候电影少,就特别想看,还喜欢看。哪儿有电影,我最先都是从父亲嘴里得知的。我在看电影的前一天就围着父亲转,央求他一定要带上我。父亲点了头之后,我就开始兴奋起来。“电影叫什么名字?”我穷追不舍地问父亲。  相似文献   

16.
我正在贺卡店挑选生日贺卡,走过来一位小伙子和我说起了话。"今年你送给父亲什么礼物?"他问我。"我父亲在1998年就去世了。"我说。他显然很尴尬,说:"哦,对不起。我只是随便问问。"然后继续他的话,"因为我总是很发愁,不知道给我父亲买些什么好。不是他应有尽有,而是无论给他买什么,到头来都是放进抽屉,一次他都不用。我怕在他死后,发现所有给他的礼物都还扔在那儿,连包装也没打开过。""我很理解你的感受,"我回答,"以前每到父亲节,我们就带父亲到外面聚餐  相似文献   

17.
军歌再起     
父亲出生时,正逢共和国诞生。由于家穷,父亲读到小学六年级就辍学了。后来他就参军了。父亲参加过珍宝岛战役,最大的战绩是一个人用手榴弹炸毁了敌人的两辆T—62坦克。那枚嘉奖父亲的勋章,至今还挂在父亲的书房里,父亲几乎每天清晨都会小心地擦洗一次。小时候,我常跑到父亲的书房里,缠着他给我讲战争故事,那些炮火纷飞的记忆,常在我的脑海里盘旋萦绕。  相似文献   

18.
前年冬天,父亲住院了,为了联系方便,我就给他配了部手机。父亲戴着老花镜,满脸欢喜地摆弄着新手机,对每一个病友说:“我的新手机。”仿佛为了强调似的说:“我女儿买来的。”在病床上,我手把手地教会了父亲拨打电话.接听电话,又自作主张地替他存了几个常用的号码。我以为手机对于父亲而言,只是“便携式电话”而已。六十多岁的人了,能拨打接听就相当不错了。父亲在城里住院,我在乡下上班。我每天中午都给父亲打一个电话,常常是匆匆两三句就挂了电话,全然不顾父亲还在电话那端絮絮叨叨。父亲有时也给我打电话,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今天我精力好多了,你放心。”然后就是1床出院了,2床恶化了,3床换了保姆之类的鸡毛蒜皮。我常常粗暴地打断他的话,说:“通话费很贵的,我挂了。”那个周末去看父亲,他像是乞求一般地说:“我听说发短消息便宜,你教我发短消息吧!”我例行公事地给他演示了一遍,说:“你有空就慢慢琢磨吧!”没过多久,我的手机“嘀”了一声,原来是父亲的短消息发过来了。父亲呵呵笑着说:“以后挂吊瓶的时候,我就给你发短消息。”父亲说到做到,我的手机像热线一样忙。他在短消息里告诉我他用上新药了,主治医生来看过他了,食欲很好,睡眠也不错……当然最多的是...  相似文献   

19.
父亲还是那句话:“吸死算了,反正我没这个儿子。”儿子说:“父亲从来就没有爱过我,我是他的累赘,我死了他就解脱了。”堕入吸毒的深渊为什么没有回头之路?  相似文献   

20.
张艳婷 《山东教育》2012,(32):61-62
父亲两岁的时候,我奶奶就去世了。五岁时,父亲为了向我爷爷要五分钱买糖吃,被爷爷追打绕着柴草垛转了好多圈。十五岁的时候,爷爷也撒手西去,父亲就此成了孤儿。成了孤儿的父亲性格中倔强的成分就多了起来,他怕别人瞧不起他。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