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曾几何时,我是多么痛恨你,是你让我跌倒,让我迷茫,让我疲惫……——题记多少个日月星辰,多少个春夏秋冬,你都这样陪我走过:你给我的不是动力,而是阻力,是绝望;你如绊脚石,一次次使我跌倒;你如一望无际的漫漫黑夜,一次次使我迷茫;你如无尽的跑道,我疲惫,却总踟不到终点,看不到希望……  相似文献   

2.
不忍歌唱     
不忍歌唱●马兴国我喜欢写歌词,喜欢让自己的情感如瀑布倾泻,为大自然增添一番气势;喜欢让自己的思绪如小溪淙淙,为月夜送去一份温馨。也许因为我曾畅饮过多摩川的净水,亲吻过富士山白雪的缘故,我写的歌词都是讴歌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的。比如,在儿童歌曲《中日友好传...  相似文献   

3.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我的做法是做到“四让”(即: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二让学生自己探究发现;三让学生自己总结学法;四让学生自我评价)。 一、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自主学习意识 学习目标是一种激发动机的外部诱因。清晰的教学目标宛如十字路口的指示牌,为教学指明了方向。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让学生明白学习目标。目标的提出应及时,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角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自主地参与教学过程。如教“分数的初步认…  相似文献   

4.
在初一的英语教学中,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索,并在探索的过程中体验成功和快乐。如在关于“Name”的教学中,我开展了引导学生观察中外人名在书写方面的区别并进行归纳的教学活动;关于“Colour”的教学,我开展了让学生动手配制颜色并进行着色的教学活动;而在关于“Furit”的教学中,我开展了让学生唱歌和绕口令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5.
当老师,真好!刘蓉宝琅琅的书声总是把每一天朗读得格外响晴,沙沙的书写总是像庄稼拔节一样愉悦而动听。我守望的校园,热闹里充满单纯和童真,宁静中孕育希望和憧憬。把一堂课设计得异彩纷呈,让讲台下每一双眼睛晶亮如星星;引一群学生在山野里疯疯闹闹,让大自然每一...  相似文献   

6.
爱的阳光     
张丽 《教育文汇》2007,(7):63-63
阳光,让大地从沉睡中醒来,焕发出勃勃生机;阳光,让百花在孕育中绽放,展示出娇艳芬芳;阳光,让整装待发的人们精神抖擞,开始新一天的繁忙。明媚的阳光升起来了.我又迎来了新学期。  相似文献   

7.
我的小朋友     
我很喜欢那些比我小的孩子,因为他们饱满的脸蛋儿粉嘟嘟的,如清晨中沾着甘露的花儿;皮肤像豆腐一样白净,细嫩得似乎用手一弹就能流出蜜来;精细的鼻子,肉鼓鼓的小手,裹着几层软衣服的胖墩墩的身体,实在惹人爱怜。最令人高兴的是被大人逗乐了的婴儿,瞪着小腿,笑得如桃花般灿烂,还不顾形象地咧着没牙的小嘴,止不住的口水稀哩哗啦地洒满了胸脯,那模样真让人恨不得咬他一口。但也有一些小朋友让我不敢对他们有这样的亲近感,其中最麻烦的是一沾上便胡搅蛮缠、又像黏糊的软糖甜得让人发腻的小不点。杨泽辉便是这么一个小家伙。刚开始…  相似文献   

8.
新的课堂,新的面貌。课堂活了,学生动起来了,学生亲历学习全过程。张扬了个性。听了不少的课改教学大赛课,有一点引起了我的思考。很多课堂上,当学生起来读书时,教师总要让该学生先站一会儿,让其他同学给他提提建议。如:我希望你读得流利些;我希望你读得有感情些;我希望你读正确:我希望你吐字清楚……结果呢?这一折腾,这位同学的  相似文献   

9.
冬天的孩子     
我一直认为我是属于冬天的孩子。我的世界白茫茫的,没有一点色彩,一如冬天里的白雪;我的生活灰蒙蒙的,死寂般的沉闷,一如冬天的平淡;我的字典里只有考试,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已经失去了太多太多,一如冬天给人的阴冷、压抑。  相似文献   

10.
张泉 《中文自修》2006,(1):57-60
巴比伦花园的砖墙上,曾留下这样的诗句:“若你以人类的名义把我毁灭,我只会无奈地叩谢命运的眷顾。”我喜欢摩挲这些尘封的字句,隔着千年的光阴流转,与祖先们的指纹重合。其实,暴虐如人,卑微如人,能够摧毁城邦、遗迹、神像、碑刻,能够屠戮一个种族直到它留尽最后一滴血,却永远无法抹去一段辉煌的记忆。古文明以这样的方式在荒原、沙漠和丛林中等待我们,奔赴一场跨越千年的约会。成全它们的,是时间;毁灭它们的,是时间;让它们扑朔迷离的,同样是时间。  相似文献   

11.
又要教“米、千克的认识”了,我真有点担心,多年的经历告诉我,教这类课费力难见效。过去教学,我都是让学生分四人小组,量一量跳绳、旗杆、课桌椅等,称一称他们自己带来的轻便物品,如盐、味精、苹果等,然后师生共同小结可谓老师讲得唇焦口燥.学生忙得小亦乐乎可是到做练习时还是有很多学生无法下手。如单人床长( )米,宽( )米;一只鸡重( )千克;一  相似文献   

12.
在作文教学中,和许多教师一样,我常常会遇到教学上的尴尬:一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厌写、怕写文章;二是有不少学生作文说的不是心里话,是空话、套话、大话。是自己教学无方,还是现在的学生情感本来就贫乏?带着这个疑惑,我请教了一位在作文指导方面有专长的同事。他诚恳地指出,作文教学是一个长期砥砺的过程,不能指望在一篇作文练笔中完成自己教学的所有设想,因此有时不妨在课堂上设置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片段式的随感,重要的是要想方设法先敲开学生的“金口”,让学生有话要说,有事可写。一番话如春风化雨,让我眼睛为之一亮。  相似文献   

13.
翻阅近两年的中考作文,不少佳作都运用了题记,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如:“过去的,是记忆中熟悉的身影;不变的,是相片中永恒的微笑;留下的,是那段刻骨铭心的亲情;多少次在梦中无声地抽泣;多少次翻开影集的指尖不愿离去——只因那段苍茫的父爱。”(2004年江西中考佳作《苍茫的父爱 触动了我的心灵》)“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事业就是让那里开满鲜花。”(2004年重庆中考佳作《生命是一朵常开不败的花》)  相似文献   

14.
我们共同解决了这个冲突,但以后的见面问好,在我却总是一种公式化的。那一场冲突时时刺激着我的自尊心,他的桀骜不驯和有点狂妄的作风让我极为反感。可是现在,他真诚地拥抱着我,真诚地叫我一声“姐姐”,能不让我尴尬吗?尴尬中,我觉得我离学生的心灵有多远;尴尬中,我又觉得我离真诚有多远;尴尬中,我觉得作为“灵魂工程师”的我是多么渺小;尴尬中,我不禁为自己曾经对这个同学诸如“不识抬举”、“另类”的评语而感到脸红;尴尬中,我又想到,为什么这种真诚的交融迟到毕业分别才出现,是谁出了偏差?这一番尴尬中的反省,让我真…  相似文献   

15.
张友云 《吉林教育》2006,(12):54-55
一、抓住生活契机,把作文和育人结合在一起。在生活中常常会发生许多事件,让我们喜让我们忧;让我们羡慕;让我们精神倍增;让我们萎靡不振……抓住这些机会,让真情自然流露,如开学初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表彰会,  相似文献   

16.
扫盲千字文     
扫盲千字文人在社会,敬业乐群,同舟共济。自重敬人。__,,先全局私、渍。已先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与。-,人交往.5一瓢减利让,人敬一尺,我敬一丈。,-;。;民,县一微_,;_三冬如雕,,恶语伤人,六五犹寒。j。一公众场围镁严一键规章一H。光移财...  相似文献   

17.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棗 ——臧克家品节深明德行坚定,事理通达心气和平。有人说,鲁迅是一尊肃穆的雕像,庄严神圣;有人说,鲁迅是一柄锐利的投枪,锋芒逼人;有人说,鲁迅是一张素雅的木刻,意蕴深远;有人说,鲁迅是一本厚实的大书,深奥绵长。我试着擦亮眼睛,让视线透过字里行间,走近先生。棗走近铁屋子锈迹斑斑,铁屋子在风雨中摇摆,发出痛苦的呻吟。如漆的黑夜,静得叫人不寒而栗。我听见“狂人”在呼喊,他沙哑的喉咙,好似被两只铁钳夹住。屋…  相似文献   

18.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u/2096490227 借助谐音给抽象的记忆内容“赋加”一种人为的意义,能使记忆材料变得形象、趣味化,不仅易于记忆,而且能保持得更长久。如,我教学生把“真空中的光速值3×105千米/秒”记为“三番五次,甜蜜美妙”;又如,我引导学生将电功率公式P=UI记为“批评等于友爱”;再如,“使用电表时,电流表应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应并联在电路两端”,为了避免混淆,让学生记住这样一句话——“病鸭流窜到路上”。、虽然经历了20多年的岁月流逝,但我所教过的学生对当年我提供给他们的实例仍然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9.
牵挂     
牵挂是“君问归期未有期”的那份哀忧;牵挂是“临行密密缝”的那段爱意;牵挂是“少小离家老大回”的那声乡音;牵挂是“杨柳岸晓风残月”的那股离愁;牵挂啊,又是“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那段缠绵,还是“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的那枚邮票,也一定是“左一脚十年,右一脚十年”的那条长街……道一声牵挂,让眼成穿,骨化石的神女屹立了多少年。悠悠经年,让无知的我在牵挂中生活了十八年,才明白母亲为何头上飞霜,父亲为何脸上留痕。我想答案用一句“牵挂”便已足够。是牵挂,让我魂牵梦萦;是牵挂,使我懂得亲情。牵挂好似一股风,随…  相似文献   

20.
张志敏 《上海教育》2007,(5B):47-48
学校特色好比是人类的基因,它有先天性和遗传性,优秀的基因可以生成优质的生命体。我认为,学校的特色应该是一种弥漫,是一种基因的弥漫。它弥漫在校园的空气中,能够让人自由地呼吸;它弥漫在学校的行为准则中,能够让人自觉地去遵循;它弥漫在师生的言谈举止中,能够让人真切地感受;它弥漫在学校的独有文化中,能够给人以深沉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