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要使学生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在学习新知识的发生积极的影响,在教学新知识时就需要做好铺垫工作。这方面,我们从知识、思维、方法等角度精心设计铺垫题,力争使其体现趣味性、针对性、方向性和过渡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铺垫题要体现新知识的趣味性。所谓新知识的趣味性,就是要通过新颖、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对所学的新知识产生兴趣。例如,我们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首先出示如下两约算式:{(6+4)×8 6×8+4×8 {10×(7+13) 10×7+10×13让学生判断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是否相等,从而在学生头脑中初步建立两种不同算式得数相同的印象。接着,教师追问:这种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常见的,这里面究竟有什么奥秘呢?这样一来,激发  相似文献   

2.
琐议铺垫题     
铺垫题,是起铺垫作用的一种答题.它一般是以题组形式给出的,就其作用而言,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通过对一些旧知识的有目的复习,为引进新知识搭桥铺路,起引发知识迁移的功能;另一类是将新知识化整为零,分层推进,以利尝试发现,起思维“导航”的作用.在对于铺垫题的设计过程中,既要防止铺垫过陡,起不了阶梯作用,又要防止铺垫过缓,妨碍能力的培养.笔者曾见到过一位教者设计了这样一组铺垫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学生的疑难,有意识地组织“题组”练习,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如一位教师为了帮助学生搞清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它的发展类型的分数应用题的解法,精心设计了以下“题组”:(1)11方水结成冰时,冰的体积比水增加了1方.冰的体积比水的体积增加了几分之几?增加到几分之几?  相似文献   

4.
我常常想这样一个问题:学生离开数学课堂,回到家除了做数学题,是否还愿意做并做着一些与数学有关的事情?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做数学习题几乎是学生在课外接触数学的唯一方式。这样做的一个必然结果是,不少学生因此觉得学习数学太苦太累,从而失去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为学生精心设计课外拓展题是解决上述现状的有效途径。一、课外拓展目标要明——为了什么而设计在设计课外拓展题时,我们首先要思考,我所设计的拓展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全国各地中考数学试题中,有不少题目是源于课本的。在数学总复习中坚持“以本为本”的方针,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发挥教材例题和习题的作用,这无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6.
笔者听三位老师教学统编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七册第62页应用题例6,设计的准备题各不相同,其教学效果也不一样。教师甲先让学生解答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学校给三好学生买奖品,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每支2元,一共用去多少元?”然后要求学生将它改编成两步计算的连除应用题(即例6)。教者这样设计准备题,是从学生已学过的连乘应用题出发,意图从连乘与连除的互逆关系来引入新知。但是,由于准备题和例题都是两步计算,准备题的起点比较高,难点并未降低;加之解答准备题的思路与解答例题的思路联系不紧密,准备题的铺垫作用不明显,结果学生不仅改编起来有困难,而且解答例题仍较费劲。  相似文献   

7.
最近听了教学内容相同的两堂课。由于教师选用的铺垫题不同,学生发挥迁移能力不同,因此课堂教学效果也就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要精心设计语言训练题江苏王粉林最近,我听了一位教师执教《凡卡》,他在教学文章的结尾"寄信做梦"这一段时,设计了几道训练题,我觉得很有研讨价值,便摘录如下:1.默读课文思考(讨论):①凡卡的信爷爷能不能收到?为什么?②假如爷爷收到凡卡的信,凡卡是否就能...  相似文献   

9.
<正>在多年教学工作中,笔者发现精心设计题组,让学生做精炼的、有对照的一组题,对某知识点的透彻理解和掌握,效果特别好,现举两组例子:一、关于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比较的问题例1在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解析:NaHCO3溶液中,因为HCO-3既能电离,又能水解,但以水解为主,故溶液显碱性,所以c(OH-)>c(H+),因  相似文献   

10.
理念: 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一个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目前的课堂教学常常既缺乏开放性,又缺乏民主精神,教师的话似乎代表了真理,具有不可动摇的知识权威地位。学生的学习活动,基本是在教师的安排和指令下,读书、提问、思考、讨论、作业等。课堂上,完成教案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理想过程,而不是“节外生枝”,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否则,就千方百计地引导,直至与教案设计要求相符,课堂成为师生按剧本——预设教案演出的舞台。如何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主动发现和探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已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而“带着问题进课堂又带着问题出课堂”的教学思想,则是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铺垫题”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类是完全由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组成的题目,通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复习,为引进和学习新知识搭桥铺路,从而为促成知识的迁移作好准备;一类是把要学习的新知识转化为学生学过的旧知识,分层出现,要求学生分析解答,有意识地分散教学难点,从而为学生顺利学习新知识做好思维上的准备。听课中经常发现一些老师不是把“铺垫题”设计的过难,坡度过陡,起不到“铺垫”作用,就是把问题设计的过于容易(学生不动脑筋,脱口答出),甚至出一  相似文献   

12.
13.
许万明 《云南教育》2004,(13):28-30
数学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为人们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是一种方法;数学又能训练人的思维,养成一定的思维模式,使人更好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实际问题是丰富多样的,是开放的,所以数学也应是丰富多样的、开放的。然而,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所接触的绝大部分题目条件完备、解法  相似文献   

14.
在立几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除了使他们准确地掌握基本概念及掌握空间直观图的画法规律外,还必须精心设计题组,加强识图练习.我常按如下途径设计题组: 一、错例剖析结合一些定理与概念的教学,设置有典型错误的图形让学生辨析,有助于改变学生单纯依赖直观感觉的习惯。  相似文献   

15.
铺垫     
那天,我做了一个梦。梦里面,问道,节日限量的手表或一个朋友,你要哪个。我知道我要选择朋友,手却指向了那颜色亮丽的手表。梦里面,说道,好,这是你自己选的。我大叫,不是,不是的。怎么不是呢?好像是觉得我反悔了,梦皱着眉,不满地把头摇。  相似文献   

16.
铺垫     
《新作文》2007,(10)
他打开店门的时候,看见面前站着一个瘦小的男孩。打了个哈欠,男人顶着一头鸟窝般的头发懒洋洋地问:"需要什么?"男孩显得有些害怕,抿嘴沉默了很久才战战兢兢地问:"我……我妈妈的……东西……在这里么?"  相似文献   

17.
钮丹艳 《考试周刊》2010,(52):133-133
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老师应把数学的新理念、新方法带进课堂,引进开放性教学思想,设计开放性习题,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相似文献   

18.
关于铺垫     
铺垫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手法。是指在主要人物出场之前或主要事件发生或高潮到来之前。对人物、环境、情绪和气氛等所作的描写。有的写作类书上还将其功能细分。分别叫做伏笔、预蓄、蓄势等。它是从远处落笔,慢慢引上正题。能揭示故事情节或人物性格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从效果上看,它还能体现谋篇布局的巧妙,能使塑造的形象稳健厚重,还能蓄势造势,造成“先声夺人”、“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艺术效果。如果我们能识得其妙,用得其法,那一定会对我们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和写作能力有很大裨益。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爱德华·查利弗先生为了赞助一名童军参加在欧洲举办的世界童军大会,极需筹措一笔经费.于是,他就前往当时美国一家数一数二大公司,拜会其董事长,希望他能解囊相助.  相似文献   

20.
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