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泽东从民主革命高度出发,史无前例地把历史教育放到关系革命能否取得胜利的重要地位。认为历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深入认识国情,理论联系实际,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是为了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增强民族自信心。历史教育内容应重点学习近代史和党史,对象重点是革命干部。历史教育方法应坚持古今中外法,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和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与方法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二十世纪西方教育史学理论与研究范式研究"结题报告的总论部分。文章从教育历史的记忆与反思开始,勾勒出西方教育史学百年的主要变革历程;进而运用国别研究、人物研究、专题研究和比较研究的案例揭示出西方教育史学百年变革的主题,特别是其多面与杂色特点;最后用教育历史的继承与超越为聚焦,...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14,(A3):128-129
初中历史教学蕴含的情感因素非常丰富,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及学生的感知基础、身心特点、思维方式等内容有效强化对学生的思想与情感教育,提高历史教学成效。教师重点应当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导回顾辉煌历史增强民族情感教育;二是结合近代史教学强化历史责任感教育;三是历史对比分析之中强化爱国主义教育;四是联系生活实际感悟之中强化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4.
历史教育是国情教育的重要形式和组成部分,我国历来有重视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的传统。当前我国深化历史教育和国情教育的重点是青少年。教育内容有:传统文明史教育;近现代史教育;四项基本原则教育;资源、人口、民族、环境的国情教育以及国际形势教育等。通过教育使广大青少年认识到我国有光荣的古代、屈辱和抗争的近代、崛起的现代,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增强使命感、紧迫感、社会责任感及反和平演变意识。  相似文献   

5.
生态教育是一种跨学科的整体教育,应从基础性、本土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四个维度构建生态教育的立体内容。基础性内容主要包括生态学、地理学和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本土性内容主要包括国情教育、历史与现实的教育以及人文与自然的教育等;综合性内容包含生态与社会、生态与发展等新思想、新观点和新知识等;实用性内容包括培养公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有效执行的能力等。  相似文献   

6.
广大青少年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点,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历史学科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学科,历史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渠道,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有效途径。因此,历史教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责无旁贷的。  相似文献   

7.
范鸿鸣 《安徽教育》2012,(11):52-53
<正>历史本身就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和最佳阵地,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永恒的主题。因为,历史教育在本质上就是以人类历史文化的丰厚营养来促使人(学生)的智慧、情感与人格不断得以完善和升华的学科教育,历史教育的责任就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师教育,造就优秀教师和教育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指出我国教育进入全面提高质量新的历史阶段,教师成为核心要素,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将是今后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并就学科教师教育的发展与创新问题,提出开展教师教育创新实践、探索学科教师教育改革、处理好教育理论研究与学科教育研究关系、形成合作共同体等观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样例学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具体学科上,例如,数学、物理等。实际上,样例学习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古老课题,我们将回顾样例学习的理论依据和研究历史,理论依据方面主要介绍认知负荷理论,研究历史重点介绍了解释效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充分挖掘历史教学的民族精神教育功能,是当下历史教学的研究热点与实践重点之一。在历史教学实践中,可通过介绍鲜活历史人物,让学生走近民族精神;通过解读典型历史事件,让学生理解民族精神;通过特定历史主题教育,让学生感悟民族精神;通过试题训练,让学生内化民族精神。这些实践路径能有效帮助学生认知和理解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认同和民族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