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和比例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之一。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及基本性质,能够正确判断两种相关的量能否成比例关系,成什么样的比例,着重培养学生正确、熟练地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能力。一、比和比例的概念讲解比时要联系除法、分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等概念,使学生知道两数相除  相似文献   

2.
1.巧用生活事例,理解概念 数学中的概念教学,我们一般采用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样能把“纯粹”的数学知识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具体的材料相联系,有利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探索新知的欲望。例如在学比的意义的时候,我出示了学生熟悉的国旗,让他们表示出长和宽的关系,学生利用前面学的知识得出长是宽的几倍,  相似文献   

3.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常常要把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如:(出示第一个实例及图)一面红旗长3分米,宽2分米。要表示这面红旗长和宽的关系,我们可以求长是宽的几倍或者求  相似文献   

4.
导入比。口算练习:①6是2的几倍?②2是6的几分之几?③12里是4里的几倍?④4里是12里的几分之几?在学生答问后教师指出: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关系可用整数表示,也可用分数表示。今天学习一种新的表示法,名称叫比。讲解教本第18页例1以后,要提问学生说出长与宽的关系:长是宽的1(1/2)倍,宽是长  相似文献   

5.
<正>比例是重要的数学概念,在人教版《数学》中,这个概念被安排在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它是学生在六年级上册认识“比”之后学习的一个与其密切相关的数学概念。教材中对比例的概念建构设置了三个有进阶的课时内容。第一课时是“比例的意义”,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操场上和教室里两面大小不同的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进行探究,发现某些比的比值相等。  相似文献   

6.
新编《比和比例》这部份教材,我们已经教过一次了。我们体会到要教好这部份教材,必须重视比和比例的概念的教学。我们认为,这样教学是符合编者的意图,也是符合教学实际的。《比和比例》的教学是进一步引导学生研究数量之间的关系,研究数量关系中的一些特征,也就是研究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的变化规律。学生建立这些新的数学概念是教学的重点。新编教材着重于让学生建立这些  相似文献   

7.
“比的意义”是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材第十一册第二单元“分数除法”的教学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通常安排在小学数学的最后阶段进行。由于比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新教材把比的一些最基础知识提前放在分数除法中教学 ,这样既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又为以后学习其它知识打下了基础。一、说教材“比的意义”是在学生学过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以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求红旗的长是宽的几倍和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引出同类量的比 ,接着又通过速度可用路程和时间的相除关系来表示 ,…  相似文献   

8.
首先联系除法、分数旧知识,让学生解答课本P.18的两个实例,引入比的意义。可先通过例1提问写出两个除法算式:①求长是宽的几倍用什么方法计算?(除法)这是什么除法?(包含除法)(板书:长是宽的几倍?3÷2=1(1/2))②求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又用什么方法计算?(除法)谁作被除数?谁做除数?(宽做被除数,长做除数)为什么?(这是求甲数是乙数的几分之几的分数基本应  相似文献   

9.
在教初中算术“比及比例”这一章教材时,我们学习了省编五年制小学“初等教学”第八册中的同一教材,并把省编试用教材与通用教材作了分析与比较。今把我们学习后的两点体会写在下面。Ⅰ.引进“不同类量的比”的概念在初中算术课本(暂用本)中是这样给“比”下定义的:  相似文献   

10.
问:《比和比例》这部分教材,有几组概念学生特别容易混淆,教学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答:我们要从整体出发分析《比和比例》这部分教材,广泛建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联系的观点,运用迁移规律教学比和比例,促进知识建构,扩  相似文献   

11.
加强实际操作建立“倍”的概念栾淑珍,慕淑清佳木斯市第五小学“倍”概念的建立,统编教材是在第四册出现的。义务教材把应用题进行分组教学,因而“倍”概念提前到第三册。统编教材中关于“倍比”应用题只有两种: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而义...  相似文献   

12.
概念是思维的依据,讲清“比”的意义。是完成小学数学课本第十册《比和比例》这一单元教学任务的关键。这一单元的六个小节,无不与“比”的意义有着密切的联系:“比例尺”、“按比例分配”都是比的概念的实际应用;比例是由两个比值相等的比组成的式子;如果不能正确写出两种相关联的量中相对应两个数的比,那末判断正反比例以及解比例应用题就都是一句空话。怎样讲清“比”的意义,带动整个单元的教学呢?谈以下几点体会:一、在除法的基础上,讲“比”的意义。教材通过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两个实际问题,即由长方形的长和宽、一辆汽车所行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引入比的概念,概括出:“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相似文献   

13.
教学过程的优化主要体现于:单位时间内知识和思维活动的合理容量;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生理特征进行的教学活动具有明显的实效性;结构严谨,气氛活跃,正确处理教学关系。 教学过程的优化应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结构和层次等方面,正确把握教材则是教学过程优化的关键。 把握教材应包括如何使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相结合;教与学、知识与能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诸方面和谐发展;正确制订教学目标;确定重点和难点,同时还要考虑进行思维训练的各项因素。 1.分析教材时要掌握教学内容的承启关系,找准知识的生长点和连接点,使之形成网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如教学“比”的知识时。可由复习旧知引入两个同类量的比。如:“一块长方形木板的长是3分米,宽是2分米,长是宽的几倍?”学生马上列式:3÷2=1 1/2。说明比较的结果是:长是宽的1 1/2倍。再提  相似文献   

14.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6-18页。 教学目标: 1.结合不同规格的国旗长和宽的比,经历认识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2.认识比例,知道比例的内项和外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相似文献   

15.
随着悠扬的上课钟声,一堂“比的意义”的教学课开始了.……师: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什么方法计算?生:用除法.(板书)师:数A是46,数B是5.数A是数B的多少倍?生:用46÷5=9(1/5)(倍)师:回答得对.一面红旗长3分米,宽2分米.长是宽的几倍?生:用3÷2,长是宽的1(1/2)倍.  相似文献   

16.
建立基本数学概念,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先决条件。例如,要真正懂得长方体表面积公式之所以是:(长×高 宽×高 长×宽)×2,首先就要建立  相似文献   

17.
有关说明 在统编教材第四册中,“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安排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之后。而儿童在认识新事物的过程中又总是试图用原有的图式去同化,因此,不少学生在解题中常见的错误就是见到有“倍”字的应用题就用乘法计算。针对这些问题,按照义务教材的思想,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倍”的正确概念,突出“倍”的概念产生于两个数相比较,是经过“比”所得到的结果。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与求一个数里面包含有几个另一个数联系起来,以帮助学生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算的道理。 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8.
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16~18页。教学目标:1.结合不同规格的国旗长和宽的比,经历认识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一、变“连串说明”为“自学自悟”以往在教学比的意义时 ,总是先说明在日常的工作和生产中 ,常常把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然后 ,通过求红旗的长是宽的几倍和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来说明比较长、宽之间的关系 ,还有一种表示方法 ,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或宽和长的比 ,引出同类量的比。紧接着又通过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用速度来表示 ,再说明也可以用它们的比来表示 ,从而引出不同类量的比。在上面的基础上概括比的意义。这样的教学一般采用一问一答式展开 ,虽然教师在这其中也作了启发引导 ,但从根本上说还是显得教师“说”得多 ,出现“连串说明”。…  相似文献   

20.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比较抽象,往往容易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混淆。突破这个难点,要讲清两点:1.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什么意思?2.用什么方法解答?教材上例8再次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同时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与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