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用批判性思维方法打造批判性思维课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的教育缺少批判性思维的传统,因而在教育中引入批判性思维的课程,加强批判性思维训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应该作为目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而引起我们重视。虽然批判性思维已被引入中国的课堂教育,但课程设置仍存在一些不足。本文提倡用批判性思维的方法来打造批判性思维的教学,鼓励学生对事件进行自主分析思考、课堂上组织小组讨论、教学中使用大量真实案例等,以培养学生用批判性思维进行思考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2.
批判性思维要求人们在思维时,能够以量化语言来描述和区别认识对象的隶属边界及其性态的一种确定性。这就要求思维方式的数学化、符号化、形式化,以求达到理解足够地全面、具体、深刻的目的。这既为我们提出了批判性思维精确性的思维要求,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达到批判性思维精确性的路径和方法。尝试用批判性思维的精确性原则解读邓小平理论,希望从一个新的视域来领会和审视邓小平理论。  相似文献   

3.
人类的思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人类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思维不同。不同民族、地域和人种的思维方式不同。站在现代思维的角度,在我们的思维不能改变的情况下,用我们现有的逻辑、理性,能不能认识原始思维,特别是艺术发生时的原始思维,值得怀疑。  相似文献   

4.
与常规思维不同,逆向思维是反过来思考问题,是用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实际上就是以“出奇”达到“制胜”的目的。因此,逆向思维的结果常常会令人大吃一惊,喜出望外,另有所得。下面,我们不妨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逆向思维的优势。例如:小明问爷爷多大年龄,爷爷说“:把我的年龄加17,然后用4除,减15,再用10乘,恰巧是100岁。”小明的爷爷多大年龄?我们用逆推法解。题中最后乘以10得100岁,那么乘10前就是100÷10=10(岁),不减15就是10 15=25(岁),不用4除就是25×4=100(岁),不加17就是100-17=83(岁…  相似文献   

5.
定势思维是指人们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固定的模式是已知的,是习惯性的思维.对定势思维,我们承认其消极的一面,但也不能忽视其积极的一面,比如我们常说的“经验”.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时,我们往往推崇发散思维,而否定定势思维.其实,我们将发散思维与定势思维有机的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可以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事实上,人正是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以适应新的环境的,经验的积累过程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人们不断地用新经验去否定或修正老经验,以获得更为完善的新经验.这种“经验”实际上就是定势思维.在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6.
正课堂是师生心灵对话的地方,只有读懂了学生,我们的对话才会畅通,孩子们的思维才能激活。所以,课堂上要用我们的眼睛去观察,用我们的心去聆听,读懂孩子们的语言、心理、思维,真正找到孩子思维的盲点和误区,用我们的智慧去点燃孩子们思维的火花。在教学《圆柱的认识》一节时,我有所体会。下面是两次教学的对比。在上课的前一天,我把本节课的预习提纲发给了学生,其中学习准备中有以下两点:1.准备一个圆柱形的  相似文献   

7.
梁霞 《教师》2012,(36):98-98
思维定式是指人们用某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它可以使我们在从事某些活动时相当熟练,甚至达到自动化,从而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同时,思维定式的存在也会给我们的思维带来束缚。大量教学实践发现,学生认知中的许多失误,都是由消极的思维定式造成的。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摆脱思维定式的陷阱,让创新性思维走进地理课堂。那么,作为地理教师如何让创新性思维走进地理课堂?  相似文献   

8.
图形的思维     
物质的运动有惯性,同样,人的思维运动也有惯性。人们常用线性思维和平面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这种思路用得多了,就会成为一种“固定观念”或习惯性思路。而这种“固定观念”或习惯性思路,常常会使我们头脑僵化,从而使我们的视野过分狭窄,磨灭思维的创造性。思维学家曾举过这样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情况:请用六根火柴棒摆成四个等边三角形。许多人在一个平面上左摆右摆,各种方法都试过了,就是摆不出四个等边三角形。有一个思维灵活的人,他思考了一会儿,说,有办法了:用三根火柴棒先在一个平面上摆成一个等边三角形,再用另三根火柴棒在这个三角形上搭成一个四面体,正好是四个三角形。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9.
与常规思维不同,逆向思维是反过来思考问题,是用绝大多数人没有想到的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运用逆向思维去思考和处理问题,实际上就是以“出奇”达到“制胜”的目的。因此,逆向思维的结果常常会令人大吃一惊,喜出望外,另有所得。下面,我们不妨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逆向思维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正一、什么是英语思维品质和思维模式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思维品质反映了每个个体智力或思维水平的差异,主要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思维品质的高低决定我们学习一门知识、做一件事情的效率。良好的英语思维品质是我们学好英语的前提。所谓的英语思维品质与我们看事物的角度有关,即我们在用英语表达思想的时候要适时地转换看问题的角度。英语和汉语在表达方式上存在明显的  相似文献   

11.
浅谈语言思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心理学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问题,其焦点是存不存在无语言思维,无语言思维是不存在的;无思维语言也是不存在的,在一定意义上说语言就是思维,思维就是语言。两者无法分开。 我们认为思维只有一种形态,就是“用概念进行的思维”——语言思维。为什么只有语言思维,而别无其他?自从人类有了语言  相似文献   

12.
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中对事物间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创造新事物的思维方法。创新思维是一种打破常规,具有新颖的、与众不同的独创性思维。而我们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大多数问题我们都可以用习惯性思维来解决,但我们也时常遇到新问题这就需要运用创新思维来解决,所以创新思维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而中学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  相似文献   

13.
当我们反思建国以来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功与失败,正确与错误时总会促发人们对其经验教训进行哲学分析.为什么我们党高举着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旗帜,而在实践中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又何等不易,原因固然是错综复杂的,但从主观上来看,是与认识主体和实践主体的思维方式、思维方法密切相关的.都是一定时代对旧有的传统思维方式的承继与扬弃,本文试图从以下几方面对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片面性,极端化进行剖析寻因探源,这对于我们端正思维方式,自学地用瓣证唯物主义,克眼形而上学,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浅谈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创造性思维就是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情或表达某种事物的过程。我们的各种观念 ,过去从来没有用某种方式联系起来 ,现在用这种方式把各种观念联系起来 ,就叫创造性思维。通过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 ,而且要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思维成果 ,它是智力水平高度发展的表现 ,充分反映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思维包括两种成分 ,即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 ,其中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成分。所谓发散性思维 ,就是从同一个来源 ,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 ,重组眼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现实需要出发,说明我们提高思维水平的重要性,继而通过对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实践论著的研究,阐述了毛泽东用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并取得伟大胜利的科学思维正可用来训练我们的头脑。  相似文献   

16.
《考试周刊》2016,(55):75-76
逆向思维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分析法思维,是在解决问题时,为寻求最佳解答,而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时采用的与习惯思维方向完全相反的一种思维。逆向思维,使学生摆脱单纯机械的正向思维习惯,养成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可以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逆问中帮助学生积累逆向思维的意识,逆境中帮助学生养成逆向思维的习惯,逆用中帮助学生提高逆向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常对学生说用“英语思维”,才能说或写好英语。文章从英语思维与英语语言的关系、培养英语思维的途径、英语教学中英语思维的使用给学生带来的益处几个方面阐释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英语思维是每位学习者学好英语语言的灵魂,是掌握英语语言的根本。  相似文献   

18.
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常对学生说用“英语思维”,才能说或写好英语。文章从英语思维与英语语言的关系、培养英语思维的途径、英语教学中英语思维的使用给学生带来的益处几个方面阐释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目的就是让学生知道英语思维是每位学习者学好英语语言的灵魂,是掌握英语语言的根本。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人类抽象思维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不同的思维决定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中国人擅长具象思维,而西方人则擅长抽象思维。我们应了解英语思维模式,并不断训练和培养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克服母语的干扰,达到掌握和应用英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在数学思维中除了我们熟悉的逻辑思维之外,还有一种不受固定逻辑规则约束,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方式,这就是直觉思维。它的主要特征是:思维对象的整体性、思维产生的突发性、思维过程的飞跃性、思维模式的灵活性以及思维结果的创造性。 “既然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一起组成数学思维,那么在高考命题中,很自然地考虑如何对直觉思维进行考查。”而“选择题对考查考生的直觉思维有特别的作用。”针对命题者的这种意图,我们在解选择题时就不能一律使用逻辑思维,而应有选择地用直觉思维进行求解。下面用高考题加以例析,读者自己不妨与用逻辑思维的常规解法进行一下对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