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武术散手运动项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用竞技体育发展的规律和理论,提出建立健全一整套培养高水平武术散手运动员科学化体系的必要性及其理论构思。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武术套路与散手运动的起源,演变、区别和发展特点,其主要区别在于:套路运动重艺术性,属非对抗性质,而散手运动讲衫性,格斗性,属对抗性质,此外还有训练手段,比赛规则的不同,本文所论旨在为武术两种运动形式即套路和散手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武术散手运动中存在着许多礼仪规范问题,找出存在这些问题的深层次的原因,从而可以促进武术散手运动的健康发展,宏扬武术散手运动中包含的中华传统美德,提高武术散手运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河南省部分地市青少年武术散手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研,对散手运动中常见的损伤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建议,以期对散手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比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河南省部分地方青少年武术散手运动员运动损伤的调研,对散手运动中常见的损伤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建议,以期对散手运动员的培养,训练及比赛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6.
俞大猷《剑经》的武学思想及其一系列搏击格斗的战略战术、法则是传统武术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对于现代的散手运动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对俞大猷《剑经》的技击原则、要领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得出有益的启示,用来指导武术散手运动,为教练员、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史飞 《成才之路》2010,(2):65-65
散手,是两个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等进攻方法,进行斗智较技的对抗性体育竞赛项目,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它以其独特的形式和风格,在不长的时间里,得到了迅速推广和普及。尤其是近年来一系列国内外赛事和交流活动的频繁开展,散手这一具有深厚民族文化背景的现代体育项目引起了国际武术技击界的广泛兴趣和重视,为世人所瞩目。现代散手运动是近二十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8.
根据近几年来高校体育教学中武术套路的影响不断下降,武术散手发展较快的情况,对这两。种运动的教材特点、教学过程及教学效果进行剖析、比较。之所以会出现此消彼长的现象,主要是散手有鲜明时代性,是.民族传统特色武术的演进。建议在保持武术套路的基础上,借鉴散手教学成功经验,对武术套路教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本就'96全国武术锦标塞(散手团体赛)的临场数据的统计及本人教学训练的几年经验,和国家体委审定的96年最新武术散手竞赛规则(下面称新规则)。对散手比赛中下擂台战术的两种形式(逼打下擂台、牵引下擂台)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10.
依据当今速度力量研究的成果 ,结合自己多年教学实践 ,探讨散手运动员下肢速度力量的训练方法 ,以期为广大武术散手教练进行科学训练与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以武术的本质为依据,套路、散手与功法运动为着眼点,分析当今的竞技武术。强调武术的发展要始终围绕"技击"这个本质。从竞技武术的形成及现代竞技武术的三个表现形式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搏斗运动入手,对现代竞技武术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证明竞技武术是传统武术的分支,其本质特征应该是技击。  相似文献   

12.
武术两种运动形式的时代性与民族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是一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项目,它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对它的影响。套路的民族性和散手的时代性代表着武术文化不同时代不同的发展方向和特点,套路是武术文化纵向发展的代表,而散手则是武术文化和世界体育文化融合、交流的产物,是武术文化横向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散手,是武术运动中的又一种运动形式──搏斗形式在武术技击性上最本质的表现.是两人在斗智权力的过程中,对各自身体和心理素质要求的综合体现。散手运动的节奏,在当今其发展过程之中,又是一个非常薄弱,甚至被人忽视的环节,而散手运动的节奏要求,既重要又深刻,在实战运用中,意义最深远,难度也最大,是作为一名优秀散手运动员必须具备的。本文试图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武术散手运动员赛前心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对武术散手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调整赛前心理训练的方法,希望对散手教练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体能是散手运动的基础,文章通过界定体能的概念,分析体能训练在散手运动中的作用,提出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原则。为青少年散手运动训练的提高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6.
武术套路运动具有与其它项目不同的特点和训练意义,通过对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比赛心理进行分析,阐述了心理训练在武术套路比赛中的意义,并提出心理训练的有关方法和训练方式。  相似文献   

17.
散手比赛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运动项目,散手运动员在高强度的对抗训练中,其心理、生理的紧张度肯定会超过平时的工作、学习、劳动等,甚至超过别的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所具有的身心紧张,无论在体能训练,还是在技术、战术训练中都会感到有某种或几种混合情绪,在内心得到体验,并支配自己的行动。散打不仅是运动员力和技术的对抗,而且也是运动员心理素质的较量。一个散手运动员具有良好的竞赛动机和使之激活到一定程度,这是影响赛前心理状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实验对照法和数据统计法等方法进行训练前和训练前检验,结果表明:散手运动对大学生身体健康具有显著性差异,证明散手运动对大学生身体健康产生很大效应影响.  相似文献   

19.
体育课程教学内容中融入武术运动项目的教学潮流越发普及,这主要是因为中华武术运动既是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璀璨明珠和骄傲遗产,同时武术运动项目能够辅助教师指导学生在参与武术锻炼的过程中实现身体健康发展和良好素质水平提升的教学目标。并且武术对于教学硬件设备要求不高,符合当前我国学校体育教学设施配备水准。而在体育武术教学活动中,力量训练是其核心运动内容。因此,本文将结合当前我国学校体育课堂中武术教学开展实际背景和状况,浅析武术力量训练指导要点。  相似文献   

20.
王莹莹 《考试周刊》2012,(46):122-123
力量素质是武术运动项目的基础素质,是武术训练内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与逻辑推理法等分析少儿武术力量训练的特点,并针对训练常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少儿武术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