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玉芳 《语文天地》2009,(12):26-27
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认识问题的方法。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在语文教学中.比较阅读可以作为阅读理解的一种重要手段。采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比较阅读就是把内容上或形式上有一定相似点的文章加以对比.有分析地进行阅读。将几处语段等组合在一起或有可比意义的几篇课文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比较.从中挖掘出更为深刻的内容。这种阅读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具体把握.提高学生感知文本和理解作者思想情感、写作思路与文章技法等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相似文献   

2.
阅读作为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语文课程学习中必不可缺的部分。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更好地将所学内容融会贯通。比较阅读就是一种目前应用较为广泛并且有效的阅读方法。比较阅读在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同时,很大程度提高了学生在初中语文学习中的学习效率。本文旨在探讨比较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并总结出了比较阅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几个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方式,是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课文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的阅读,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比较阅读法是最佳的阅读方法之一,因为它在语文学习中能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比较阅读题在中考语文试卷中频频出现,它凭借考查内容广泛,考查方式灵活等优势,深受出题者的青睐,在考查学生文章欣赏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鉴于此,笔者试通过生动典型的课例,探讨比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方式,一般说来是把内容相关而又有所不同的课文联系起来进行比较的阅读,是一种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过程。比较阅读法是最佳的阅读方法之一,因为它在语文学习中能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近年来,比较阅读题在中考语文试卷中频频出现,它凭借考查内容广泛,考查方式灵活等优势,深受出题者的青睐,在考查学生文章欣赏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鉴于此,笔者试通过生动典型的课例,探讨比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著名的语文教学法专家张寿康教授曾说 :“在比较中阅读学习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他还指出 :“比较阅读是增长知识 ,提高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中学语文教学来说 ,开展比较阅读的训练是有效地提高学生思想素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比较 ,既是一种阅读能力 ,又是一种阅读方法 ,更是一种大幅度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将谈谈比较阅读的主要方法和一些思考。比较阅读的方法主要有同体比较和异体比较两类。同体比较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文体相同 ,风格迥异———同中存异。有些文章尽管体裁相同 ,但是由于作者所处的时代不…  相似文献   

6.
比较阅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具有巨大作用。运用举例分析和类比分析的方法,从阅读能力方面、思维能力方面和教学整体效益方面说明比较阅读的优势,以及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而且,它也是语文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面对教学大纲所提出的要求,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当前情况下,比较阅读是一种被广泛应用并且具有良好作用的阅读方法。这种阅读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还可以促使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比较阅读方法的应用展开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曾珊 《考试》2007,(12)
比较阅读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在当前新课标倡导的"探究性"学习中,更能发挥其激发学生思维创造性的巨大作用。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阅读的过程是一种相当复杂的积极思维过程。在这一思维过程中运用"同"中找规律、"异"中见个性、比较中扩展和延伸的比较方式会收到有效地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激发思维的创造性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群文阅读是时下新兴的一种阅读方法,也是阅读教学的趋势。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确定好恰当的阅读主题,选择合适的内容,注重群文阅读方法的渗透,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进行比较品评,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0.
比较是一种很好的认识问题的方法,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可以作为阅读理解的一种重要手段。"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有分析的进行阅读",这就是比较阅读。其作用在于"通过比较,看清读物内容或形式上的相同或相异点",即在相互联系中抓住读物的特征,从而加深学生对读物的理解。因此,语文教学中就不妨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读物。  相似文献   

11.
刘欢 《现代语文》2007,(4):33-33
比较阅读是指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本集中起来,边对比边分析地进行阅读的一种方式。比较阅读也是近年来高考语文试题的一种常见题型。它通常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合并在一起设计考题,从而考察学生阅读、分析、比较、评判能力。指导比较阅读,让学生熟悉比较点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在我们平时教学中也可适当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在讲到阅读方法时指出:阅读方法最重要的是比较、归纳。它道出了比较在阅读中的重要地位。比较是认识事物异同的一种有效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课文集中在一起对比分析,可以使学生在寻同辩异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它是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逻辑武  相似文献   

13.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兴起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新方法。其具体措施是教师在同一时间内指导学生阅读多篇文章,这种阅读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激发学生在比较阅读中进行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正被广大教师所尝试,在这个过程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广大小语教师希望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摸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4.
中职学校学生基础薄弱,语文阅读比较与鉴赏能力弱。比较阅读是小说阅读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小说阅读教学中,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有利于拓展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学生的文本品悟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宗旨。以中职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小说比较阅读为载体,阐述比较阅读的价值意蕴,确立了比较阅读的选择角度和比较方法,并以外国经典小说《项链》和《珠宝》为例,从比较“塑造手段”、“表现形式”、“情感倾向”等角度,选择比较内容、确立比较角度、甄选比较方法,重点探究了小说比较阅读的路径策略,进一步体现小说比较阅读对阅读教学的有效功用,给一线教师以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5.
比较阅读法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基本方法。这种方法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很有实用价值。本文拟对比较阅读法的具体运用及其意义作一些阐述。比较阅读法,即在学习一篇课文时联系与其有关的文章进行比较,或对一篇文章中有关的一些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从而了解它们的异同,掌握其特点的一种阅读方法。文章与文章之间的比较是篇外比较;一篇文章中某些方面,如所写的人物、所涉及的一些  相似文献   

16.
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更好地探究文本内涵,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比较阅读的方法有三种:在诵读过程中比较能让学生升华情感;在还原中比较能让学生探究文本的本来面目;在替换比较中能让学生对比文本的差异性;在链接比较中能让学生增长见识。这些都是比较阅读的方法,能让学生感受到文本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阅读能力主要是通过阅读教学训练而逐步形成的。比较是一种确定事物同异关系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比较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认知、辨别事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需要细心体会、认真研读,比较阅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是把内容与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对比,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反复比较,有分析地进行阅读,通过比较文章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相同点和相异点,在相关联系中抓住作品的特点,从而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比较阅读可以沟通文章之间的联系,训练学生的迁移能力,在比较中提高教学效率。一、结合课文主旨作比较阅读,开拓新的情感体验领域在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时,我让学生比较阅读老舍的《四世同堂》中北平被日军侵占后,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情景。让学生从中…  相似文献   

19.
在语文教学中,采用比较阅读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理解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所谓比较阅读就是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相似点的文章加以对比,有分析地进行阅读.比较阅读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谈谈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环境的比较阅读.  相似文献   

20.
比较阅读是在分析综合基础上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进行对照比较的一种积极主动的阅读。比较阅读有助于全面深刻地理解材料的内容与本质,并能激发探索的兴趣,开拓思维的深广度,提高认识的水平,因此比较阅读是提高阅读层次,加强思维训练的有效实用的形式。在语文教学中,比较阅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它能使学生在分析、理解多篇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规律,使感性认识较快地提高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