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俄国作家阿·托尔斯泰在《我的创作经验》中说,他在开始写作时,语言很感困难,对于写作也有些灰心。后来,有人送他一本法院的审问录,里面记着各阶层犯人的口供,完全是活生生的口语,他读后很受启发,便用这种语言写了一篇名为《诱惑》的小说。他说用口语写作效果这样好,真使他吃惊。  相似文献   

2.
口语最有味     
俄国作家阿·托尔斯泰在《我的创作经验》里说,他在开始写作时,对语言很感困难,对于写作,也有些灰心.后来,有人送给他一本法院的审问录,里面记录着各阶层犯人的口供,原汁原味,完全是活生生的口语.他读后很受启发,便用这种语言写了一篇名叫《诱惑》的小说.他说这样写作容易,真使他吃惊.  相似文献   

3.
黄炎权在《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2期《朱自清散文大众化语言的形成》一文中指出,朱自清一向倡导用“活的口语”,“真正的口语”来写作,以达到“求真化俗”的审美目标。他说:“用口语为的是求真与化俗。化俗就是争取群众”所谓求真“的‘真’,又是自然的意思,自然才亲切,才让人容易懂,就是更能收到化俗的功效,更能获得广大群众。”他经常以人们平常说话的口气来写作,就连所用的词句也是带口语的特点的。  相似文献   

4.
<正>于坚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与韩东等人创办杂志《他们》,他是上个世纪80年代诗歌运动的积极参与者。纵览于坚的诗歌创作,不难发现他走的是一条"现时性"写作、用口语式的语言写作的道路。难能可贵的是诗人既坚持  相似文献   

5.
何谓“俗赋”?目前尚无定论。《辞海》、《辞源》皆无此条释义。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说:“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马积高《赋史》在讲《唐代的俗赋》时说:“所谓俗赋,是指清末从敦煌石室发现的用接近口语的通俗语言写的赋和赋体文。”显然他这里讲的是敦煌俗赋。那么除去前边的定语,可见他认为俗赋就是用接近口语的通俗语言写的赋和赋体文。因此,他认为王褒《僮约》、曹植《鹞雀赋》、左思《自发赋》皆为俗赋。综合郑、马二说,笔者认为,所谓俗赋,就是用接近口  相似文献   

6.
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首次用“口语交际”一词取代“听说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更把口语交际放在了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平行的位置。口语交际整合了以前听说的功能,在要求听、说能力协调发展的同时强调交际性。它注重过程、主动、应对和调整,既着眼于风格、语言的变化和语言词汇等言语因素,也关注体态、空间的距离和副语言等非言语因素;既注重言语本身的表达训练,  相似文献   

7.
正《语文学习》2014年第1期孙绍振老师的《演讲稿的写作》一文,对于演讲稿写作的相关技巧有透辟精彩的阐发,认为写作演讲稿应注意语言"明快"、追求"现场感",最好在语言上"带点情绪","论点要集中","在论点的要害处"要"有一些鼓动色彩的口语",可谓切中肯綮。同时,孙老师认为演讲稿写作的关键就是拒绝人云亦云,"要努力把生活中最为精彩、最能代表自己个性和心灵特点的话讲出来"。他说:"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是一个不可重复的存在,每一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与众不  相似文献   

8.
2000年颁布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首次用"口语交际"一词取代"听说训练",《语文课程标准》更把口语交际放在了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综合性学习平行的位置。口语交际整合了以前听说的功能,在要求听、说能力协调发  相似文献   

9.
口语交际是新课程倡导的一门新的课型,它不仅要求训练每个学生的听、说能力,而且要求每个学生在语言交流中具有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要上好这门课,只靠每个单元练习中的口语交际训练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善于把课堂作为训练学生口语交际的“舞台”,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为学生搭设舞台,训练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一、抓住课题搭“舞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有的课文题目标明了所写的人物和事情。如《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少年王勃《》徐悲鸿励志学画《》狼和鹿》等;有的课题提示了所写事件的内容和过程,如《公仪休拒收礼物《》小稻秧脱险记…  相似文献   

10.
正韩东是中国第三代诗歌的标志性诗人,重要性不言而喻。80年代早期,韩东说过一句话:"诗到语言为止。"这句话产生的影响之大,简直是新诗写作的一个革命性事件。后来诗坛流行口语写作,这句话是源头之一。韩东的诗,一直恪守着对语言的忠诚,他提倡写日常生活,直接处理现成的材料,不拐弯抹角;常常用一种闲谈的语调来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在《朱佩弦先生》一文中说:“谈到文体的完美,文字的全写口语,朱先生该是首先被提及的。”的确,朱自清是现代少数能用白话写出脍炙人口名篇的散文家之一。他的《匆匆》《春》《荷塘月色》《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作品已经成为经典老课文,收录在中小学教科书或语文读本中。他的散文有“新而不失自然”的语言风格,这主要表现在:他能够吸收文言写作的精华,熔化中国古典诗文的词汇;  相似文献   

12.
口语,就是人们在谈话时用的语言,是相对于书面语言来说的;交际,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接触。那么,通俗点说,口语交际也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与接触时用的语言。依《新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规范地说,口语交际就是交际双方  相似文献   

13.
王莹 《考试周刊》2010,(43):108-109
1972年海姆斯(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competence)学说,他认为交际能力是指“何时说,何时不说以及关于何时何地以何方式与何人说何内容”。相应地,以交际能力相关理论为基础的交际语言能力测试.其目的就是评估语言学习者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应用语言的能力。交际语言能力测试不仅考查学生的阅读、听力等输入性能力.更重视对语言学习者的写作、口语等产出性能力的评价。这就促使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写作、口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李商雨 《学语文》2014,(1):43-44
韩东是中国第三代诗歌的标志性诗人,重要性不言而喻。80年代早期,韩东说过一句话:“诗到语言为止。”这句话产生的影响之大,简直是新诗写作的一个革命性事件。后来诗坛流行口语写作。这句话是源头之一。韩东的诗,一直恪守着对语言的忠诚,他提倡写日常生活,直接处理现成的材料,不拐弯抹角;常常用一种闲谈的语调来写,这种语调,接近生活中的口头语言,因此,他的诗歌语言显得看上去纯洁、透明。  相似文献   

15.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其实,语言是整体的。听、说、读、写这几种语言技能应该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训练。尤其是口语交际往往和作文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两者能够实现有机的融合,形成口语交际型的作文教学,就能取得整体教学的最优化效果。尤其是在低年级启动口语交际型习作教学,可以为提高小学生的习作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写作语言问题,涉及面很广,本文仅就习作者在写作中常犯的毛病,举证论说,以期药石。 一、关于人物语言个性化问题 古希腊哲学家、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修辞学》一书中这样说: 不同阶级的人,不同气质的人,都会有他们自己的不同表达方式。我们说的“阶级”包括年龄的差别,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为此,广大英语教师开始越来越重视高中阶段的英语口语教学。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把口语教学仅限于口语教学环节,没有把口语教学贯穿于语言教学的各个方面,导致课堂教学没能很好地为学生创设说的氛围,结果学生得不到足够的口语训练机会,难以实现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刘锦丽 《家长》2022,(19):94-96
<正>在最新颁布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大纲》中将“听、说”列为一大部分,与“阅读”和“写作”并列,更名为“语言运用”。从教育观念的社会化角度来看,家长、学校、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考试成绩、应试能力等方面要优于其他语言教学环节,而忽略了“口语交流”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进行口语交流时,由于对整个汉语课程的重视,缺乏一套科学的教学手段。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内容(一)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概念作为综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9.
清末民初,北京出现了许多白话报纸,例如《京话日报》、《白话捷报》、《爱国白话报》、《白话国强报》等,上面刊登的无论是新闻、演说还是小说,都是用当时的北京口语写作的。办报人的宗旨就是使用当时老百姓的语言,让老百姓看得懂,喜欢看,从而达到教育人民的目的。这些文章、小说的语言和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安妮的日记》的教学设计为例,基于学科 素养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从文章的题材、英语阅读技 能培养、英语批判性思维培养等层面分析如何进行。同时结合 听、说、读、写,尤其是阅读与口语、写作结合,培养学生综合运 用英语的能力,从而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