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持其原有的性质,所以,当我们需要保持事物性质的稳定性,就必须把量变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内.在<经济常识>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把握好几个"度"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量变和质变的含义,掌握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以及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的哲学教科书中,对量变和质变的关系是这样阐述的.量变是质变的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任何事物的质变是由量变所引起.从因果联系的含义来看,这实际上是把它们看成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即量变是质变的原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这种说法是否妥当,值得重新研究.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形式和状态,两者有根本的区别,但它们并不是各不相关的,而是辩证的统一.是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表现在事物的质变需要量的积累,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要发生质的变化.质变是原来量变的终结,又是新的量变的开端.在新  相似文献   

4.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 ,就必然会引起质变。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形式 :一是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 ,即事物在大小、速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引起质变 ;二是事物在总体上数量不变 ,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组合上的变化 ,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引起质变。量变引起质变的第一种形式容易理解 ,第二种形式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既然数量不变 ,只是构成事物的成分排列组合的变化引起质变 ,怎么能说是量变引起质变呢?这个过程中的量变又是什么呢?原来 ,事物的量是区分为外…  相似文献   

5.
目前的哲学教科书中都把事物的量变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由数量的增减引起的质变,另一种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空间关系即排列次序和结构形式上的变化而引起的质变.这种看法是值得商讨的.恩格斯在谈到不同的量变形式都会引起质的差异时写道:“自然界中一切质的差别,或是基于不同的化学成分,或是基于运动(能)的不同的量或不同的形式,或是——差不多总是这样——同时基于这两者.”(《自然辩证法》)从恩格斯这段话中,笔者认为,自然界的量变形式基本上应分为三种:一种是由物质的量变引起的质变;另一种是由运动的量变引  相似文献   

6.
论高等教育全球化的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从国际化到全球化是一个过程,是一个渐进、量变的过程,更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高等教育由国际化演变为全球化的"度"可以从三个方面考察:一是高等教育从国际化到全球化的组织临界标准,即高等教育市场全球化指标;二是高等教育从国际化到全球化的留学生临界标准,即留学生市场全球化指标;三是高等教育认证从国际化到全球化的临界标准,即高等教育质量全球化指标。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趋势和迂回曲折的途径,它和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一样都是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8.
校长对学校管理工作是一个由量的积累进而引起质的飞跃的过程,这符合哲学上讲的"度",即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校长要重视日常工作中量的积累,努力使校风、教风、学风向良性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9.
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首先从量变开始的,没有量变做准备,就不会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由于量变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事物才能保  相似文献   

10.
所谓"度",是指一定事物保持自己的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体现了事物质和量的统一.在这个界限内,量变不会引起质变,超过这个界限就会发生质变.每一学科都有该学科本身的体系、规律和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遵循"适度"的原则,善于准确地把握好"度",讲究分寸、火候,严防"过"与"不及",才能使课堂结构趋于合理,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论《受戒》的"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曾祺的《受戒》最大的特点是“淡”,它主要表现在情节的散淡,时代背景和人物情感的淡化,语言的平淡等方面。这与汪曾祺的人生经历、思想情感和艺术追求等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现代人类学的开端,可追溯到19世纪,但人类学作为现代科学真正被确立起来,则要到20世纪20年代。长期以来,学科内部由于理念不同逐渐分野,形成两大主要分支,即以英、法两国为首的社会人类学,和以德、美两国为主的文化人类学。两派虽在学术理论、方向、思考方式等方面有所分歧,但并不妨碍他们各自为人类学学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本文旨在介绍两派的主要学术观点,以及在人类学四大领域研究当中的理论实践。  相似文献   

17.
18.
北朝民歌《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中的"扑朔""迷离"作何解释,历来众说纷云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扑朔",即"缩动"或"爬搔"之意,为兔走时足伸缩之貌;"迷离",即"朦胧",为眼色朦胧。第二种:"扑朔",形容雄兔脚上的毛蓬松的样子;"迷离",形容雌兔的眼睛被蓬松的毛遮蔽的样子。本文对这两种说法作了较具体深入的评析,并赞同第一种说法。  相似文献   

19.
句法分析中,“V个VP”结构常以其独特的结构特征吸引专家、学者们的注意。他们的研究视点大多聚焦在“个”的性质上,而对“VP”的重视不够,即使在论述“个”时也是说法不一。从“具体与抽象”、“指称与陈述”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个”字的性质日益边缘化且在与“VP”搭配中存在“游移”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20.
"囷""廛"辨疑     
~~“囷”“廛”辨疑@杜香娟$中原油田第一中学!河南濮阳457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