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培是目前辞赋研究界和宋代文学研究界比较活跃的青年学者,他的宋代辞赋研究颇具特色,引人注目。其《北宋辞赋研究》是一部立足于对北宋辞赋文献的全面整理和对北宋文化的深入研究基础之上的一部力作。该书以辞赋为着眼点,对辞赋文献以及与辞赋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对与北宋文学相关的学术文化思潮进行了深入探讨。作者力求在宋代文化发展的具体背景下,在辞赋发展的广阔背景下勾勒宋代辞赋演变的脉络。该书以学术文化的视野来关注文体发展,以文体发展的着眼点来反观学术文化的具体演进轨迹,对文体史的书写方法做了打通文史哲学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论欧阳修的辞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阳修是北宋名的学家,其辞赋初步呈现出宋代辞赋的独特艺术风貌,在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欧阳修的辞赋善于表现其人生悲哀、兴趣爱好、仕宦感悟,有较强的抒情性。他的辞赋无论在情味上、语言上,还是艺术技巧上,都具有更多的学价值。因此,历代辞赋名篇或多或少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3.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其辞赋初步呈现出宋代辞赋的独特艺术风貌,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欧阳修的辞赋善于表现其人生悲哀、兴趣爱好、仕宦感悟,有较强的抒情性。他的辞赋无论在情味上、语言上,还是艺术技巧上,都具有更多的文学价值。因此,历代辞赋名篇或多或少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4.
许结 《天中学刊》2014,29(6):1-4
郭维森先生治学涉及屈原、司马迁、陶渊明、辞赋等多个领域,其辞赋研究之成就与思想集中体现于《中国辞赋发展史》一书,具体而言,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诗赋传统之考察,二是取则正宗之批评,三是作品诗意之解读,四是赋学人格之彰显。  相似文献   

5.
《济南大学学报》2006,16(2):90-90
刘培在《论北宋后期辞赋的特征》中指出:北宋后期,文人的济世热情消褪,遗世之情转笃,辞赋成为文人们深入探索人生问题的重要载体。北宋后期,许多文士在党争中饱尝颠沛流离之苦,在党同伐异的意气之争中耗尽了生命激情,忧勤国事的进取之心转向深沉。他们用赋或抒发宦海沉浮的感慨,或排遣穷居野处的苦闷,始终伴随着忧世不治的无奈。  相似文献   

6.
刘勰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尤其擅长于文学评论。所著《文心雕龙》,系统地阐述了古典的形式主义学理论。这一学说充分地体现在他对于辞赋所作的纯文学形式的研究方面。他探讨了辞赋的渊源和流变,总结了先秦到刘宋时期辞赋创作的历史,分析了辞赋的丽辞、章句、夸饰、音韵等文学的形式问题。这一切奠定了辞赋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文学史上 ,辞赋往往并称 ,或者说混称。这一现象自汉赋产生之日始便存在了。如《汉书·王褒传》 :“辞赋大者与古诗同义 ,小者辩丽可喜。”《史记·屈原列传》“乃作《怀沙》之赋。”《汉书·扬雄传》 :“赋莫深于《离骚》 ,反而广之 ;辞莫丽于相如 ,作四赋。”后世虽有人加以区别 ,然二体仍难以区分 ,因此马积高先生在《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中总结说 ,辞赋二体 ,“厘而为二 ,殊多纠葛 ,故多数作者和研究者仍多以辞赋连称或以赋统辞”。这是由于楚辞在东汉逐渐走向式微 ,汉以后的辞赋研究大体是以赋的研究为主 ,于是有关楚辞体的声…  相似文献   

8.
方向红 《文教资料》2006,(32):66-67
司马相如是汉代最重要的辞赋家,他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赋颂模式。他在辞赋中夸扬歌颂的同时,将讽喻意图巧妙隐藏在多种艺术手法之中,其高超的讽谏艺术值得关注研究。本文试图从讽谏方法入手探讨司马相如辞赋中的讽谏艺术。  相似文献   

9.
新世纪已经走过十年。据初步统计,近十年,全国发表曹植辞赋研究的论文约50篇左右。涉及到曹植辞赋的专著1部。文章从三个方面对近十年的研究做一简要综述:一是曹植辞赋综合研究,包括思想内涵和艺术特征研究。二是曹植辞赋个案研究,包括曹植辞赋分类研究和《洛神赋》研究。三是曹植辞赋的艺术渊源与接受传播。  相似文献   

10.
扬雄是西汉末年名的学家、思想家和语言学家。他的学创作体裁多样,其中成就最为显的是辞赋。章试从扬雄各个不同时期的辞赋创作入手,结合他的创作背景和人生哲学,对其学思想中的本儒兼道的特点予以疏说。  相似文献   

11.
左思以<三都赋>扬名于西晋文坛,是西晋时期重要的辞赋作家.他提出了"求真尚实"的辞赋观念,在西晋赋史上有一定的影响.有关他的辞赋观产生的原因问题,本文认为左思是为了迎合时代的心理和人们的审美情趣而提出的辞赋观;此外还与他的个性思想性格及当时文人的辞赋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12.
司马相如是汉代最重要的辞赋家,是他将汉赋定型并推向成熟。他的辞赋最让人称道的是其磅礴的气势。这种气势,既是汉帝国初期蒸蒸日上的时代精神体现,又是相如天才的创造。本文试图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对他的辞赋所展现的气势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李白辞赋观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白的辞赋观分为两个层次:表层呈现给我们的是他对辞赋和前代辞赋家的不满与否定,这不是他辞赋观的主导方面,具有附着性和暂时性;从深层看,他非常重视辞赋和前代辞赋家,对辞赋有着积极合时的看法与追求,这才是其辞赋观的主导方面。他一生钦重尤加的辞赋家是屈原、司马相如及扬雄,其钦重原因亦不尽同。他对辞赋的渊源、内容、风格、模仿与创新、抒情等问题,都或明(言辞)或暗(创作)地透露出了自己具有时代特色的态度及看法。  相似文献   

14.
司马相如是汉代最重要的辞赋家,是他将汉赋定型并推向成熟。他的辞赋最让人称道的是其磅礴的气势。这种气势,既是汉帝国初期蒸蒸日上的时代精神体现,又是相如天才的创造。本文试图从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两方面对他的辞赋所展现的气势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济南大学学报》2005,15(6):87-87
刘培在《论北宋后期辞赋与文人的文化生活》中认为:在北宋后期,随着文人与现实政治的逐渐疏离,辞赋也逐渐远离了纵口揽时政的传统,而是深入到文化生活之中,表现文人生活的种种怡情雅趣,在优游不迫的闲雅情调中展现着人与自然相谐的美韵.北宋后期文人的辞赋创作,为赋苑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当时,辞赋在点缀文人生活方面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辞赋与文人生活的密切结合也促进了辞赋的发展.在当时,文人雅事,常有辞赋等来助兴.赠答、赠别、吊死问生的赋在当时颇为流行.在表现燕居生活的艺术性方面,辞赋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文人们还喜欢用辞赋来表现对书画的看法,他们优游的园中小亭、草堂台榭,点缀雅趣的砚、茶、酒、药,也是辞赋表现的重要题材.文人们也喜欢品评前代和当代的辞赋作品,以显示才学,展示胸襟识力.辞赋创作与文人文化生活的密切结合,开拓了辞赋的表现范围,深化了辞赋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辞赋议论化倾向和科举改制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了辞赋内容与风格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16.
辞赋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是人们表情达意的重要文学形式。汉赋是盛世文学,这已有历史为证。当前,正是改革开放、中华复兴、和谐盛世的伟大时代,也是辞赋重放光辉的大好时机。全国已兴起了辞赋研究与创作的热潮,辞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繁荣态势和崭新的世纪风采,文著繁富、作者峰起。被誉为辞赋之都的洛阳也涌现出一批辞赋作家,谭杰是其中出名较早的佼佼者。他在辞赋的创作中,对河洛文化的继承、发展、丰富和繁荣,做出了积极而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人们一直认为曹丕重视辞赋而曹植轻视辞赋。其实,曹丕主要重视的是"成一家之言"的论说类文章,而不是不含政教意义的辞赋。曹植曾说"辞赋小道",实为愤激之语。他把辞赋比之于《雅》、《颂》,终生未辍辞赋创作,以及他对辞赋创作的认真态度和对辞赋的大力推广,都可反映出他是重视辞赋而不是轻视辞赋的。曹丕对辞赋经世致用功能的无意识弱化,突破了传统辞赋的藩篱;而曹植对辞赋地位的有意识提高,却深陷传统藩篱之中。  相似文献   

18.
辞赋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体,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变迁而在当今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繁盛。从辞赋这一体裁的发展演变,可以把握辞赋创作在各个时代的概貌。新时期从事辞赋创作的作家群有多种类型,他们的作品呈现出不同风貌。  相似文献   

19.
汉魏六朝时期,畅神在行为层面表现为“纵心调畅”,人性充分解放,个性充分自由。辞赋作家,以市民好奇之心和世俗情趣,面对着异彩纷呈的大自然和芸芸众生的社会,率意而赋。因此,在辞赋作品中,畅神表现为反中和之美,蕴涵于题材层面的穷情写物而不避丑俗、抒情层面的危苦悲哀而侈陈艳逸、文体层面的辞赋诗化而言情无忌、辞采层面的淫辞丽藻而心折骨惊的混融和滚动,于是,形成辞赋的畅神时期。  相似文献   

20.
朱熹《楚辞集注》鲜明地反映了他的辞赋观。作为理学家兼文人的朱熹,一方面,他具有深厚的文学艺术素养,对辞赋文学特征有较深刻认识。他主张辞赋必须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反对元病呻吟、不敢直谏、立意肤浅之作。他明辨辞赋二体特征:辞主忧伤怨慕,重在抒情,故缠绵悱恻;赋主欢愉颂美,重在铺陈,故巨丽宏博。另一方面,他评注辞赋,往往作经典解读。在辞赋的内容立意上,强调忠孝仁义之旨,带着极浓的理学色彩。因此,极大限制了他的文学艺术视野,表现出辞赋观的狭隘和局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