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要求一篇文章具备三性: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准确性的问题是逻辑问题;鲜明性、生动性的问题,一部分是词章问题,一部分也是逻辑问题.因而,防止文章中各种逻辑错误是使文章具备"三性"的一个基本条件.我们说一篇文章合乎逻辑,浅近地就来就是指它使用的每个概念,每个判断以及文章中进行推理和证明的过程应孩是准确的,前后不相矛盾的,有充分根据的.逻辑错误,经常出现在使用概念方面、使用判断方面以及推理和证明的过程中.现在我就编稿工作中看到的这三个方面的逻辑错误作一些探索,当然,这  相似文献   

2.
笔者在市报从事校对工作数年,每天都要接触不少稿件。我看到有些通讯员的来稿中,错别字很多,这不仅给编辑、校对工作带来很多麻烦,而且有时直接造成差错,影响了报纸的质量,甚至造成经济损失。如去年,我们单位就由于一篇文章原稿题目出现重要  相似文献   

3.
服务是档案工作一大永恒的主题,翻阅《中国档案》,可以看到这一主题也是我们关注的重要内容,2009年以阐述服务为主题的相关文章就有20余篇,今年前2期也有3篇。简单地概括,档案工作服务内容有三,服务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本期我们策划和选编的8篇文章就体现了档案工作者在这方面做好服务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4.
"如果上帝逼迫我在新闻与人之间必须做一取舍,我宁可不要新闻,哪怕这条新闻有翻天覆地的传播力量."若干年前,曾有一位记者在一篇文章中写下了这样一段话.然而在王菲生子引发的媒体大战中我们却看到了许多记者的另外一种抉择.  相似文献   

5.
看见。认识。呈现。2013年,我读的第一本书,是柴静的《看见》。我坦言这本书我读了好些天,一篇一字地都看了。我也坦言这篇文章我放下书后好几天都不知该如何下手,即便是现在,我仍有"思绪万千,不着一缕"的感觉。这一切,都是因了《看见》这本书给我的触点太过博杂的缘故。柴静在书中让我看到一些我曾见过却并未  相似文献   

6.
冯定华同志在今年第一期《新闻业务》“通讯员之声”专栏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说:“一些报纸编辑,对农村通讯员另眼相看,总是盯着大机关单位的通讯员;用稿凭关系,凭熟人。”对此我想谈点管见。我也是一位在农村工作的业余通讯员,从八三年开始从事通讯报道工作。我的第一篇文章是在内部刊物《湖北农村金融研究》上发表的。说起这篇文章,我至今还感到对不起该刊编辑。因为稿件是  相似文献   

7.
我在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工作。2012年8月,《档案春秋》编辑打电话给我,说:他们到浦东的期货博物馆参观,看到了陈云为外贸部起草的《关于进出口工作中利用商品交易的问题的请示报告》的手稿复制件,问我能不能围绕这个文件写篇东西?我当时一愣,这个文件我是知道的.陈云利用商品交易所购买原糖一事我也是知道的,但是要围绕这些写一篇文章,我从  相似文献   

8.
赵勋  周骏 《新闻知识》2000,(9):27-28
我们合作完成的《她,背起妈妈上大学》一文,被评为1999年度陕西新闻奖一等奖和西安新闻奖一等奖,并且被陕西省新闻工作者协会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的角逐,这篇不足千字的通讯受到省内新闻界众多资深评委的青睐,这使我们感到莫大的荣誉,同时也激励我们写出更多更好的新闻作品奉献给读者。 一、用真情去采访和写作 《她,背起妈妈上大学》一文的发表是在1999年11月4日,发表后一些同事就说,这篇文章很能打动人,为此我们也颇有点“沾沾自喜”,因为我们是用自己的真情去采访、去写作的,这也是我们在采写这篇文章中获益最…  相似文献   

9.
日前,笔者一名同事的一篇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选中转载了,可他什么也没收到,稿费没有,样刊没有,用稿通知没有,只是他偶然看到了才知道.此前,笔者在一北京高校工作的同学告诉我说我的一篇文章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了,可我至今也不明白是在哪期,也是一无样刊,二无稿费(笔者曾天真地认为他们会将稿费转到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可上去一查才知道,根本就没有),三无用稿通知.  相似文献   

10.
在瓜摊上,买瓜的人经常会问:“你这瓜甜吗?”“你看清楚,这是‘西农八号’!”卖瓜的也会经常这样回答,一脸的骄傲。“西农八号”西瓜已经吃了多年了,但是“王鸣”——“西农八号”培育者的大名,我是看到香港出版社的一份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以后,才渐渐知晓的。这篇文章的题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一生写了很多文章,但新中国成立前,尤其是井冈山时期丢了不少,有的至今下落不明。1961年3月毛泽东在广州会议上,专门讲了丢失文章的事,他说:"别的文章丢了,我不伤心,也不记得了,这两篇文章我总是记得的。忽然找出一篇来了,我是高兴的。"哪两篇文章丢了让毛泽东伤心呢?一篇是《反对本本主义》,另一篇是《调查工作》。这两篇文章都是在1930年写的。哪篇文章找到了,毛泽东高兴呢?这就是《调查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我是做编辑工作的,我又每天读报,这里想就我在工作中体会到的以及在读报中看到的一些问题,同大家谈谈心。文章的意思要表达清楚记者编辑都需要认真锤炼语言,首先是要使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思想,其次才谈得上语言的生动性。报上有些文章因为作者用词不当或者意思说得不清楚,很使读者伤脑筋。例如这样一句话: 人们一看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出来,这两个生产队长是年轻人。这里的“人们”不知是谁,是指文章中所写的那个生产队的社员们呢,还是我们读这篇文章的读者呢?不清楚。“感觉”出来这是两个年轻人,“感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     
《新闻爱好者》编辑部: 首先感谢贵刊。经过一年的接触,我深感受益匪浅。因为工作需要,经常看到一些报刊,但给我印象深刻,让我置于枕边案头的就只有贵刊和《新闻三昧》了。 我经常仔细研读《业务研究》专栏,这不仅是工作所需,更是因为这个栏目确实像个大课堂。这一年来,近 50篇文章,让我有找到了名师的感觉。我还浏览《通讯员园地》栏目,在这个栏目中,可以看到许多孜孜以求的基层通讯员的酸甜苦辣,许多文章如感同身受。不知贵刊是否聘请山东的通讯员,我愿参与交流。鉴于对贵刊的一些零碎认识,我还想给贵刊提点小建议。我报 20…  相似文献   

14.
“笨人先起步”,是我从“笨鸟先入林”感悟而来.我笨,我笨得甘愿吃苦受累.回首细看,我这个笨人这几年走过的路,虽然慢,却也留下了一行行脚印.1990年,我从《中国记者》的一篇文章里看到,一段写“穆青的内疚”,那是他对往事的追忆:  相似文献   

15.
杨明 《大观周刊》2010,(37):106-106
大多数教案上所讲的解题是包括题目介绍及作者介绍在内的,而我讲的解题是专指对文章题目的解释。作为教师要上好一篇文章,自己得先理解,再设计好一定的程序,分步骤的介绍给学生,也就是让学生有步骤、有条理、有效地理解这篇文章的含义,掌握这篇文章的主旨。  相似文献   

16.
王乾荣 《传媒》2003,(5):14-15
我本来不想写关于煤矿爆炸这样一篇文章。为什么?因为咱们的领导、群众、幸存者、遇难者家属,尤其是喜欢在媒体上发言的时评家,甚至包括事故责任人,似乎把该说的,都说完了。我读了几则痛斥导致煤矿爆炸者的时评,看到了义愤,也看到作者呼喊要加强制度建设、惩治腐败、追究责任云云,很正确,却都是老生常谈。同样的话,我们在过去几年里已经不厌其烦地说  相似文献   

17.
主动接轨     
作为评委,前不久我参加了新闻出版署主办的第二届优秀外国文学图书评奖,看到著译者和出版者辛勤合作的许多出色成果深感钦佩,同时也觉得版权工作的重要性越尖锐地提到了我们的面前。我感到出版界的朋友,对于同外国出版者、作者就版权问题打交道存在着畏难情绪。我们既然加入国际版权协定和伯尔尼公约,这种往来就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正常的,我们必须改变已经习惯了的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18.
我是在一次出差上飞机前看到了那篇《艺术是什么》的文章的。文章的题目虽然很普通,但内容却写得风生水起,沉博绝丽。一路上反复诵读,很是感动。读完了这篇文章,我十分同意作者对艺术与生活应该保持应有距离的态度,也更欣赏作者对人生素朴的、颇为大气的感悟。自然,我也记住了作者的名字:王瑞芸。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发展,不断地有一批一批的“新战士”,加入到新闻工作者的队伍中来,我便是其中之一。我文化程度不高(只念过一年高中),没有受过专门的新闻工作训练,来报社前只和另一个同志合作写过两篇杂文,做新闻工作只有三年多时间,近两年来才学着写评论。所以写这篇文章,只能是汇报学习情况,和新战友们交流一点学习体会我做报纸工作,开始是担任一般理论宣传的编辑,  相似文献   

20.
惧用"封杀"     
近日,看到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在采访广播电视从业人员时,该人员称,谁要我们支付报酬,我们就封杀谁.我想就"封杀"谈谈自己的拙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