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习就是预先学习,有时特指学生在教师讲课之前独立地自学新课内容.笔者认为,预习并不应仅仅定位在学生的课前自学新课内容,而应是学生在新课学习前独立地对新内容进行准备性地学习,是学生的一种超前学习,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介绍如何巧妙设计新课导入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对新课内容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对新课题的兴趣,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3.
预习,就是在教师讲授新课前,学生自主展开学习的过程。预习的目的是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初步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发现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4.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中出现的新课型,内容和形式较多,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恰当的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5.
1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起点,是获得知识的开始。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就会  相似文献   

6.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为了引出新课,虽不是主体,但它却在整节课堂教学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导入新课的成败往往直接影响着整节课的成败,因此设计好导入,上好导入新课这一部分内容是十分重要的.开课好就可以迅速安定学生的学习情绪,引发学生的  相似文献   

7.
陈德虎 《考试周刊》2013,(56):75-75
<正>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研究的东西有着内在的兴趣,缺乏直接兴趣,会使学习变的枯燥乏味,反之,如果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能刺激大脑活动的兴奋性,保证对学习内容有效感知。"初中阶段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很普遍,要改变现状,必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1.优化新课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是一节课的序幕,教师导入的语言、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探索欲望,因此,教师导入新课必须适  相似文献   

8.
1 导课新颖,诱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诱发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学习活动本身相联系的直接学习兴趣,使学生从新课伊始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董起 《成才之路》2010,(31):52-52
高中数学内容,其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等都比较强,可能使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因此,在教学中应重点突出以下几点做法。一、注重抓好新课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高中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结合授课内容的特点,运用多种方法设计、策划好新课导入,采用设计悬念、由史料介绍、巧设问题等方法引入新课,从教学过程的开端就抓住学生的心理,及时把学生引向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焕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和主动的求知欲望。  相似文献   

10.
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内容是普通高中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倍受各方关注.然而,就目前高中数学教学的现状而言,研究性学习无疑是广大学生和教师面临的现实挑战,是一个内容资源亟待充实,教学方法亟待提高的弱项.本文主要探讨新课标准下高中教学研究性学习的教学.  相似文献   

11.
新课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小环节,其重要性有时不为人们所足够重视.但新课的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的"热身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并把他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将要学习的内容上来,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一种联系.  相似文献   

12.
引言:在日常英语课堂中,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当老师上新课的时候,有的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有些学生迫不急待地打开书本,看看新课的内容或有趣的彩图等。当老师兴致勃勃地导入新课时,他们的注意力总是拉不回。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归根究底是学生没有预习所造成的。特别是镇区的学生,由于受家庭教育的局限,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到了中高年级就出现了两级分化。  相似文献   

13.
陆建华 《广西教育》2012,(33):56-56
前置性学习是讲授新课内容之前,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生活经验所进行的尝试性学习。它是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重要保障。如何设计和使用好“前置性学习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笔者结合以下案例谈谈自己的实践。  相似文献   

14.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促进学生对物理的有效学习。通过对新课内容的二次开发,让学生观察、体验发现物理概念、规律的过程,体会相应的研究方法,帮助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方法、技巧进行认知和建构。文章从四个方面探讨《力的分解》新课内容的二次开发,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15.
赵贝贝 《地理教育》2013,(Z2):65-66
一、归纳法在地理新课学习中的运用1.地理新课导入归纳的承上启下运用在地理新知识学习时,要进行新课导入。通常情况下,导入的内容既要对上节知识有所涵盖,又要与即将上课的重点紧密联系。导入的结构通常是实事+一般原因总结+新问题即本节课的重难点)。导入的内容可以是一段话、一首诗、一段影音、一篇新闻报道等用来陈述一段实事。主要是利用旧  相似文献   

16.
一、充满磁性的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最关键的一步。充满磁性的新课导入能使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状态。心理学表明:初中学生情感丰富、好奇心强、争强好胜、易于激动、情绪易起易落。所以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新课的导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吸引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7.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对于教学来说,此"预"当指预习。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预习是一种学习的心理准备过程,是指在教师上课之前,学生自学新课内容,做到初步理解教材,并做好上课的知识和技能等方面准备的过程。预习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学习的基础。"结构化预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整个教材、各个单元及新课的预习活动。  相似文献   

18.
高中语文"三段四步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将较复杂多变的语文教学过程分解成清晰简单的"三段四步"。"三段"指课前的预习、课堂的合作探究和课后的拓展延伸;"四步"指课堂学习的亮点导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归纳提升。一、课前预习1.制定预习方案教师认真解读新课内容,并确定三维学习目标。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课前预习方案,明确预习的基本内容,并要求学生单独完成,以此了解学生对新课内容  相似文献   

19.
郭菊 《青海教育》2014,(7):38-38
目前,各个学校都很重视学生预习,然而实际教学中的课前预习不甚得法。有些老师对预习内容的设计重视不够,设计的预习内容不切合教学实际,或与新课学习联系不紧密,甚至要求过高或过低,没能发挥预习的作用。有些教师对学生预习的成果缺少有效的检测监督,不能很好地将预习内容与新课的学习有机结合,导致预习与新课学习相脱节。笔者认为,要使课前预习切实有效,就必须精心设计预习内容,切实抓好预习检测。  相似文献   

20.
新课杯强调: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充分考虑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法的影响.大力开发并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