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以目的论为理论基础,从词汇角度对<绿山墙的安妮>两个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和不同的目的读者,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得译文呈现出了不同的翻译效果.总体而言,两个译本都实现了译文的目的,满足了读者不同的期待.  相似文献   

2.
将儿童小说《绿山墙的安妮》从生态学角度加以解读,从乡村景色、命名原则、景物主体、观察角度层面细读作品,同时结合了生态主义与女性主义的一致性,借此关注该文学作品跨国界的生态女性主义意义。  相似文献   

3.
19世纪环境生态问题的日益加剧以及女权主义的蓬勃发展促使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的创作与发展。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探讨了《绿山墙的安妮》(Anne of Green Gables)在主题、人物塑造以及情节构建中体现出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争执     
夜幕降临,书本们坐在一起开始新话题的讨论。"咦,昨天我们讨论的是什么?"《格林童话》问。"‘谁跟小主人相处时间最长’呀!"《绿山墙的安妮》回答。"哦,我给忘了,你瞧我这记性!那今天我们讨论什么呢?"这时,老大《文学知识通》来了!"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讨论‘小主人最喜欢谁’。"《文学知识通》话音刚落,下面就一片混乱,叽叽喳喳没完没了。"请大家安静!我们按顺序发言。"老大一发话,下面鸦雀无声。  相似文献   

5.
郭洁 《考试周刊》2011,(15):18-19
《绿山墙的安妮》是著名的加拿大作家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的一部经典少年儿童著作。文章力图从安妮善良浪漫的个性价值取向、真诚互补的友谊价值取向、及时行孝的家庭价值取向、亲近和谐的生态价值取向等四个维度,指出作品对引导当代青少年走上理想的成长模式,正确对待自我、朋友、家人、自然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接受理论将文学批评理论的关注焦点由重作者、作品转向重文本--读者关系,认为文学作品只有被读者理解和接受才能实现其美学价值和社会功能。儿童文学的阅读者是儿童,接受理论以读者为中心的观点为儿童文学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视角。本文以《绿山墙的安妮》中风景描写的翻译为例,研究了接受理论祝角下的儿童文学翻译。  相似文献   

7.
女生:《绿山墙的安妮》,《疯丫头玛迪琴》,《对着一千颗星星许愿》,《我的妈妈是精灵》,《夏洛的网》,《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无家可归的小鸟》,《马洛丽成长记:小小生意经》,《女儿的故事》,《背井离乡的365天》……  相似文献   

8.
杨荔 《考试周刊》2009,(4):29-30
露西·莫德·蒙哥玛利是加拿大杰出的女作家,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加拿大作家之一。她所写的安妮系列小说,尤其是第一部《绿山墙的安妮》风靡全球。评论家与读者对《绿山墙的安妮》褒贬不一。本文集中探讨了该小说在不同读者人群和诸多领域中的接受状况,运用接受反应理论,且以女性主义者对小说的接受与该小说在日本的接受状况为例,指明小说《绿山墙的安妮》阐释的多样性,及对不同读者人群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古嘉惠 《考试周刊》2012,(61):15-16
《绿山墙的安妮》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孤女的成长故事,百年以来一直深受读者的喜欢。本文从人物个性、补偿心理、教育意义三个方面对《绿山墙的安妮》进行了剖析,阐述了它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安妮·雪莉诞生100周年,1908年L.M.蒙格玛莉在加拿大首次出版了《绿山墙的安妮》,这一系列小说的女主人公安妮·雪莉是一个年轻且朝气蓬勃,长着一头号红发的孤儿,自诞生之日起,安妮便赢得了全世界读者的喜爱,该书问世至今已被译成包括瑞典语、日语和中文在内的十几种语言,全球发行量超过5000万。  相似文献   

11.
郑赟 《文教资料》2012,(24):17-20
露西·莫德·蒙哥玛利是加拿大著名的女作家,因其作品安妮系列小说尤其是第一部作品《绿山墙的安妮》而一举成名,成为世界范围内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加拿大作家之一。近一百年来,尤其是近几十年中,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分析和解读过《绿山墙的安妮》。这部具有经久魅力的作品,追寻其原型,属于"灰姑娘"系列。若对该作品从"灰姑娘"原型批评角度进行研究,探讨作品中与之相对应的原型情节和人物关系,可以帮助读者从一个新的视角解读与鉴赏这部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2010,(4):59-60
一、内容简介 《绿山墙的安妮》是一部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主人公安妮是一个十一岁的孤儿,一头红发,满脸雀斑,整天耽于幻想,不断闯些小祸。马修和玛瑞拉是一对上了年纪的独身兄妹,本想在孤儿院里领养一个男孩来帮忙,没想到却阴差阳错地收养了一个女孩——安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结合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的"自卑情结"理论,来分析《我的光辉生涯》与《简·爱》两位女主人公的性格及命运,发现西比拉与简.爱有着相似的自卑情结。虽然两位女主为了补偿自身的自卑感都采取了措施,但不同的补偿方式决定了两人最终不同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打开书柜,就与阵阵的墨香撞了个满怀,书柜中散发着淡淡的书墨的清香,五彩缤纷的颜色吸引着我的眼球,让我眼前一亮!不出门,不邀玩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渴望的心情,伴着窗外鸟儿响亮的歌唱,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那个调皮男孩马小跳,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好朋友。亲爱的马小跳同学,今天是星期天,你又遇到了什么样的事情,又与谁在一起玩耍呢?昨天,你老家那只名叫麻花儿  相似文献   

15.
我生长在山里。在那遥远而贫瘠的山区,茫茫的天空下,横卧着几个古老的小村。每当夕阳西下,那层层叠叠的山,便将一座座小屋房顶上袅袅的炊烟,将那牛背上牧童悠悠的柳哨声,扯得好远好远。小时候,父亲常常牵着我的手,一路讲着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6.
正国内第一套由新课标制定者选编的新课标阅读丛书全书导读,精美插画,随文注释,作品感悟课外阅读的必备经典,文学修养的首选文库  相似文献   

17.
每年暑假我都会去内蒙古,不仅为了躲避上海的热天,而且还为了追寻我心中的那片绿……  相似文献   

18.
晚上10点的台北,捷运板南线,乘客即将把座位填满,每一个空位都显得格外疲倦。阴雨成患,人人将身体收起来.像手中那把湿冷的伞。  相似文献   

19.
日期:从明天开始天气:秋高气爽心情:快乐百分百我有一双万能的眼睛,重要的是我的目光能发射。上学路上,我遇到一个下半身瘫痪的小男孩,他正坐在轮椅上,一边看着其他男孩踢足球,一边默默地流泪。"好可怜!"具有特异功能的我集中注意力,提取了一点神奇的力量。"目光!发射!"我朝小男孩瘫痪的地方射去了一道粉色的目光,只听"哗"一声,小男孩站起来了!"耶!成功!"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相似文献   

20.
酷似我的人     
客厅的电话又响了。已经晚上十点半了,会是方才那位青年吗?正在刷浴桶的我用卷高袖管的手臂拭掉额头的汗珠,心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