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2月15日《人民日报》评论文章《媒体责任岂能丢弃》的第一段是:  相似文献   

2.
《教育》2010,(2):17-17
武洁2009年12月29日在《西安日报》撰文:布置“看广告”作业的,究竟是学校还是商家?近日,西安有多所小学发通知要求学生一大早起来看广告,并要家长陪同。(2009年12月22日《西安晚报》)  相似文献   

3.
陈清华 《生活教育》2014,(21):16-16
有评论认为“红七条”有些内容“萌”得令人忍俊不禁,有哑然失笑的感觉。比如毛建国就在10月11日的《珠江晚报》撰文说:不得索要或收取礼品、礼金,不得对学生实施性骚扰或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在人们看来,这就跟官员不得与人通奸、收人钱财一样,难道不是本分之举?不得收礼,不得与学生发生不正当关系,这些内容现在不允许,过去又何尝允许过?把本应该做到的,必须要做到的,拿出来单独强调,  相似文献   

4.
《教育》2008,(1):44-45
廖德凯2007年11月28日在《羊城晚报》上撰文: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在郑州参加“2007光大高端经济论坛”时,认为中国目前为什么穷人上不起大学?是因为收费太低。他说:一个真正好的体制,我可以收费高,但我花8%在奖学金上,穷人就上得起大学了。(据2007年11月27日《郑州晚报》报道)  相似文献   

5.
上午上班时,办公室的陈老师说,他从《读者》上读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大致是说:如今这社会,谁如果觉得离了自己地球就不转了,那他肯定是一个“神经病”。听了陈老师的话,我暗暗告诫自己:以后在单位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儿!  相似文献   

6.
2010年12月《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发布《2010-2011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报告》。该报告内容显示,近七成人对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感到“没有安全感”。  相似文献   

7.
陈琐 《教育现代化》2005,(9):102-103
一 2005年6月7日,《温州晚报》第3版上有一篇《别让错别字当众出丑》的文章,里面有这样的两段话——“眼下,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正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有一件应该列入‘创建’的事却似乎被人们遗忘了,那就是大街上店招、提示牌以及各式建筑上的错字、别字。”  相似文献   

8.
最近,一篇《九成学生想当官》的消息被许多媒体转载。消息说有人调查了180名小学生,想当班干部的学生有九成,明确表示不想当班干部的还不足1%。《郑州晚报》记者也在市区一些小学随机调查了50名三至五年级的学生,在你是否想当班干部的问题上,46名学生表示想当班干部,4名学生表示当不当都行,想当的占了九成多。  相似文献   

9.
从教近二十年,已经记不清是第几次教鲁迅的《故乡》了。打开新拿到的八年级语文课本,又在目录中看到了这篇熟悉的文章。想起《语文报》初中版曾经刊登过一篇题为《闰土是个“贼”吗?》的学生作文。文章写道:老师在分析人物时把闰土说成是个盗碗贼,太“残忍”,我觉得闰土不应该是个“贼”。  相似文献   

10.
《教育》2014,(7):16-17
李冰洁在2014年6月20日《郑州晚报》撰文指出:高考阅卷是高考的一部分,也是高考公平正义的一部分,其严肃性和重要性可想而知。对于学生、家长和老师而言,希望老师阅卷时慎之又慎,公平对待,不弄错每个考生1分。因为,在千军万马的竞争之中,即使1分的差距可能甩掉数百人乃至数千人。关键时刻的1分,可能决定上不上线或者能不能录取。也就是说,很多时候阅卷老师的态度决定着一个学生乃至一个家庭的命运!然而,面对这么重要的阅卷工作,“赶工期”居然成了主要目标,程序正义和公平成了次要的问题,这着实令人吃惊。比如,有参与阅卷的语文老师计算了一下,4个小题7个得分点的阅读主观题,不少老师平均用时9秒判完,也就是说,每个小题只花2秒多一点时间,而且,这是理想数字,不包括他休息、上厕所等。主观题阅卷速度这么快,能保证不出错吗?能保证“双评阅卷”不发生失误吗?又如,对于作文的评判,速度之快、时间之短,同样令人惊讶。据悉,作文组一天要求评完600份。一个小时评70多份,大概不到一分钟评一篇。一篇800字的作文,有的作文在1000字左右,一分钟能阅读完吗?作为高考的最大主观题,如此草菅“文”命,能保证评判的客观性、正确性吗?是对高考尤其是考生负责任的态度吗?能保证高考公平吗?这些问题值得组织高考阅卷的相关部门和负责人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1.
王惠民 《教育家》2004,(4):51-53
“促进”是《民办教育促进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其根本宗旨。“促进”,我以为至少有两层含义:一是要从认识上解决我国现代民办教育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究竟有无促进作用,有什么促进作用;二是在实践中,我们实际的行为、政策、措施是否有利于民办教育的发展,是否起到促进  相似文献   

12.
曹操文学作品的特色、创新、开创对中国文学史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从鲁迅先生对其评价——“改造文章的祖师”入手.分点论述其文学作品清峻通脱,任意发挥:他的四言诗、五言诗独特的魅力所在,以及对汉乐府的突破,等等,意在唤起世人对曹操文学创作的深切关注,从理性角度肯定其文学才华和地位,并充分享受这位多才多艺的一代霸主所给予我们的文学滋养。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之友》2007年12期“教材研讨”栏目中刊登了何登峰老师《“乞之”还是“丐之”——(伤仲永)质疑》的文章,文中的一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现将一孔之见写出,以期和何老师商榷。  相似文献   

14.
北宋前期词人张先,以三首妙用“影”字的词著称于世。他的词集中带“影”字的词共31首,内容有自然风光的描绘.离情别绪的抒写,士大夫豪华生活的再现等。词风清新秀丽、曲折委婉、意境幽深、文笔之妙、巳臻化境。  相似文献   

15.
高彩云 《语文天地》2009,(12):79-8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语文教材所选文章题材、体裁、风格丰富多样,文质兼美.富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浓厚的时代气息.是我们搞好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依据。但由于地域差异、学生实际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我们就不能照本宣科地去“教教材”.而应科学、合理地巧用教材,变为“用教材教”,因地制宜,因文而异.因材施教,对教材进行重组或稍作改动.使教材成为“自己的课程”。  相似文献   

16.
苏轼的《赤壁赋》是一篇传世佳作,是文赋中的千古绝调.其乐观放达的情怀和诗情画意的景物描写感染和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然而,在对作者的感情的理解上一直存在着误读。一般认为,文章的脉络是因景而喜,因曲而悲,因对话而释然。  相似文献   

17.
《教育》2014,(3):16-16
张玉胜在2014年2月18日《长沙晚报》撰文指出:一些家长热衷于“有偿家务”的家教方式。支撑其观点的主要是这样一种认知:家长终归是要给孩子零花钱的。通过“有偿家务”的方式支出,既可让孩子懂得“劳有所得”的道理,又可借机对孩子进行理财方面的教育,可谓一举两得。也许,这种观点不无几分道理,但却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有偿家务”的负面影响和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三国演义》一方面流露出较浓厚的“天命”色彩,认为“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另一方面.又认为“天道变易不常,岂可拘执?”从而积极肯定“人事”,热情歌颂人的主观努力,赞扬建功立业,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进取精神。这种矛盾建构,积淀着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国传统哲学虽有重“天命”、”天理”、“天道”的一面,但同时又主张“权变”,赞颂“人”的崇高.认为“人“才是天地的核心。这种矛盾建构实际上是有机统一的.它统一于“天人合一“的传统哲学观。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新选的黄蓓佳的儿童小说《心声》,通过主人公李京京的故事,反映了当前社会生活和教育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教师教学用  相似文献   

20.
<正>翻看着孩子们一篇篇的读书笔记,我心中充满着感动。在当下这个年代,还有这样一群孩子手捧"红书",仿佛远离喧嚣的城市生活,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一、按部就班学生形成习惯开学初,我们开始了语文主题学习:图书漂流活动。为了配合我的语文教学,我选择了此丛书4,这本书的内容是有关保护地球的,许多小故事精彩、感人,同时还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