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亚美 《考试周刊》2014,(94):49-49
<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是文章的生命。《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作文只有从写真话开始,才能在真情实感中写出新意。由此可见,最好的作文素材来源莫过于学生的真实生活。《语文课程标准》同时指出,学生要"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所以,我们要做的首要工作是尽可能地帮助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真实的写作素材。但针对生活阅历较薄弱的学生现状,如果单从学生的直接生活中挖掘并积累写作素材似乎远远不够。因此,我们要发散思维努力挖掘写作的第二甚至第三源泉以获取多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5,(84):44-45
面对学生作文中的"假、大、空"现象,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让学生从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寻求写作素材,说实话,诉真情,让作文绽放出生活的色彩。  相似文献   

3.
在作文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挖掘习作素材来丰富写作内容,笔者就如何从生活中挖掘习作素材、丰富写作内容谈几点体会。一是用敏锐的观察力感受生活气息;二是养成用写作的形式来展现生活的习惯;三是善于从内心出发挖掘真实情感。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有真情,才会打动读者。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5,(74):53-54
面对学生作文中的"假、大、空"现象,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让学生从五彩缤纷的生活中寻求写作的素材,让他们说实话、诉真情,让他们的作文释放出生活的色彩。  相似文献   

5.
在作文教学中,有很多学生总是觉得无话可说,只能说些假话、大话、空话敷衍了事,使得作文空洞无物,令人读起来味同嚼蜡。虽然有学生年龄小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学生心中没有"生活",没有可写的素材储备。作文来源于生活,教师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素材、积累素材,写真话,抒真情。  相似文献   

6.
<正>作文其实就是用笔说话,只有说真话、抒真情,才有感染力,才能打动读者。文章的字里行间是否洋溢着真情实感,是衡量文章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一篇文章,不论它的语言多么华丽,如果没有真情实感,那也只能是一堆没有生气的文字符号。而"真情"只能从"实感"中产生,"实感"只能从生活中获得。要使作文有真情实感,应该从以下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但目前高中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普遍缺乏生活的气息,假话,空话,肤浅幼稚。如何让学生作文写出内容,写出个性,写出真情?充分利用学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寻找内容,寻找个性,寻找真情,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高考作文备考这项浩大的工程很多老师从高一就已经动工了,因为作文备考注重的是平常功夫,只有平时的"厚积",才能有高考的"薄发"。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不断地融入他人有效的作文指导训练方法,在尝试中摸索,总结成自己的可操作性强的作文教学法。一、有"米"易为炊1.素材积累我平时指导学生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鲜活素材:美好的人间真情、美丽的景物、有品位的文化艺术、正确的价值取向、高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人生观、辩证  相似文献   

9.
<正>取材是连接学生与作文之间的一条高速公路。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只有开启材料与作文之间的通道,学生才能在作文广阔的世界里高速前行。从取材的渠道来说,教材、课外书籍、生活、网络等提供了广阔的路径、资源。作为教师,就是要打开学生素材的通道,优化学生的作文素材。只有善于取材,学生才能"有米可炊",才能在写作中自由地舞蹈。  相似文献   

10.
真实是作文的灵魂。只有道真话,说真人,吐真情,作文才能吸引读者,才能感动读者,让人回味。玉恒老师说过:"作文不是加工一件现成的物品,而是要从‘内心’生发出产品来。"这话强调了作文是对生活的感受。可见,作文中说真话、抒真情,  相似文献   

11.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写真话、抒真情;要让他们放开手脚,能充分地展示自己的写作个性;要让学生学会深层思考,写出"人无而我有"人有而我新"的独特感受。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卢艳丽 《小学生》2010,(2):24-25
写作的素材来源于生活,让学生学会从观察生活中寻找写作源泉,获取写作素材,从平时的语文学习中积累优美的词句,在课外阅读中拓展素材,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写作兴趣,学生的作文才能“言之有物”,内容才能充实。如何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抒真情。这里我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在作文教学中,有很多学生总是觉得无话可说,只能说些假话、大话、空话敷衍了事,使得作文空洞无物,令人读起来味同嚼蜡。虽然有学生年龄小的原因,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学生心中没有生活,没有可写的素材储备,作文来源于生活,教师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捕捉素材、积累素材,谈真话,抒真情。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中,应该力求让作文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家园,成为记载自己人生的史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精神状态下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作文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作文教学要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使学生做到作文"言之有物",谈真话、抒真情。教给学生作文方法,教师要善于研究、认真总结、勤于实践,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一定会写出一篇篇感人肺腑的作品。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因此,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尝试就变得适时、合理且必要。本文从初中生这个特定群体入手,来解析体验式作文教学的实施基础,素材拓展的新认知,以及具体的实施策略等方面内容,让我们的作文发乎真情,叙之真切,回归"有感而发"。  相似文献   

16.
作文内容空洞无物,语言枯燥乏味,考场作文更是时时处处见套路,而在套路作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要数闪光点和格式化作文了。写作教学这一难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语文教师。是什么堵塞了我们学生的思路?我想主要是缺乏作文素材的积累,且素材积累无方向无序列,不重视观察或观察不能坚持到底。人们常说,写文章,三分在技巧,七分在选材。选材不妥,甚至无材可选,只能是黔驴技穷,无米下炊,作文也就失去光彩,  相似文献   

17.
在初中作文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地学好作文,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写作的素材,然后以真实的情感作文,于是本文提出了初中作文教学要从“走进生活,书写真情”的角度切入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作文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创新能力是这种劳动的核心。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使文章写出新意 ,这应当是每个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现在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假话、空话、套话 ,内容千人一面 ,写作材料雷同的现象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缺少丰富的写作素材。而丰富的写作素材来源于多彩的生活 ,我们只有引导学生走向社会 ,扩大视野 ,观察体验生活 ,进而引导学生在作文过程中记实事、写真人、抒真情、发实感 ,才能使作文教学在求真中出新。一、走出课堂 ,走向社会 ,摄取生动素材学生在作文过程中写作材料贫乏…  相似文献   

19.
针对当前学生作文素材运用平平,毫无新意;模式老套,缺乏深度;文采拙劣,缺少神韵的现状,我们在"作文素材教学"方面应引导他们寻找生活中丰富又新鲜的"源头"和"色彩"。作文是一种思维方式,一切都应从思维抓起,通过感悟模仿、整合加工、修改体验、赏读展示,构建积累的高级思维,才能让我们的素材积累进入一种"大作文帝国时代"。  相似文献   

20.
正林清玄在他的文章里说:"三流的文章是文字的化妆,二流的文章是精神的化妆,一流的文章是生命的化妆。"此话妙极,它道出了为文的真谛:真情出至文。没有真情,再高明的写作技巧也只是无水之舟。没有感情的文章就如同一具僵尸,有形而无神,是难以打动读者的。只有自己的真情之作,才能引起读者感情的共鸣。写出真情实感是中考作文的重要评分标准之一,新课标明确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