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重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的摇篮。”今天的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素质就决定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和训练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此方面我做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2.
创新教育,是以素质教育为指导,运用创新理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综合素质教育,是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育,开发学生创造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创新精神乃是开发创造力最重要的和最有效的措施.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这是由"创新精神"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这也是由审美教育和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历史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现实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磨砺学生的创新意志  相似文献   

4.
所谓创新教育 ,是顺时代潮流而兴起的一门新型的综合交叉学科。它是将创造的原理与技法应用于教育实践 ,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建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训练学生的创造技能 ,造就创造型人才的一种全新教育。其主要精髓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志趣、创造思维、创造能力和创造人格 ,即所谓“为创造而学习 ,在学习中求创造”,在创造中求发展。由于它根据创造学原理 ,结合哲学、教育心理学、生理学、未来学、行为科学等相关学科 ,通过有机地结合探索与实践而形成 ,并顺应了当代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点 (好奇…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大力倡导创造教育思想,致力开发儿童的创造力,这为语文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语文教学中实践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激发儿童质疑问难、自我表现、自我观察等能力,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真人"。  相似文献   

6.
闫涛 《科教文汇》2007,(7X):33-33
计算机是现代科技的产物,也是信息技术的核心。计算机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在开展创造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针对职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计算机教学中,叉怎样实施素质教育、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呢?通过总结多年教学经验,我了解到学生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普遍存在下列现象:学生在学习基础部分时比较费劲;在上机的过程中,总会碰到各种各样不能解决的问题;好多学生上课能听得懂,  相似文献   

7.
为全面贯彻和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加强学校德育和美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必要对中学生开设一门新的课程——美学课。从而有效地把美术、音乐等教育的作用更充分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8.
今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并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次会议有两大特色,一是强调了以创新为灵魂、实施创造教育的重要性;二是对实施创造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具体要求。一、实施创造教育的重要性第一,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到党的教育方针重要内容的高度。“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9.
一、创新教育的含义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以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运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方法探索和建构的一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教育模式。二、创新教育的内容进行创新教育,包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在人才竞争中,首要的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基础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灵魂是创新。因此,国家推出的《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思想就是倡导创新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而历史学科创新教育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历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历史学科具有的生动性、趣味性和丰富性等特点,采取多种策略,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从探究问题的角度、精心设计教学方案、为学生创造主动深入探讨问题的机会、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发展等方面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创造"积极转变,创造力的培养早已成为新世纪的教育使命,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部最近推出的物理新课程标准,正是以倡导科学探究作为课改的突破口,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物理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创造能力。如何才能在物理教学中,更好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呢?下面笔者结合物理学科教学的几  相似文献   

12.
由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分会主办,内蒙古自治区教科所和通辽市教育局承办的第七届全国中小学创造教育学术研讨会,于8月20日至24日在内蒙古通辽市举行。来自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的300余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他们当中有从事创造教育的实践工作者、理论工作者,还有一贯支持创造教育事业的领导。中国发明协会中小学创造教育研究分会第一副主任委员、天津教科院王宗敏院长致开幕词,他强调我们的教育应该把注意力放在解放学生的头脑,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上。而创造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想、…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只有培养出富有创造能力的人才,才能掌握信息时代发展的步伐。计算机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教学在开展创造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主要围绕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结合教育心理学的观点展开论述。首先,教学技术的革新,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良好优质的前提条件;其次,为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计算机教学中应创设一个民主开放的学与教的环境,应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应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主动性能充分发挥创造作用,应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因材施教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个性。  相似文献   

14.
创造、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高校教学环节中创造、创新、创业学的基础教育。虽然创造力人人有之,但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学生的大部分创造力被湮没了。在初中、高中这6年中,学生的大部分精力都花费在考试、升学的压力中,天生的创造力被压抑了。创造教育的基础教育就是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创造、创新、创业意识。把重点放在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上。  相似文献   

15.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探索、发现、创造,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林高峰 《中国科技信息》2006,(6):276-277,288
发挥学生潜能,进行教育创新,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激发创新意识,启迪创造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技能等途径,在电工基础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创新的素质。  相似文献   

17.
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造人才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急需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就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力问题提出五种方法,即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1]、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活动、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8.
开展创造教育、培养创造人才是我国现阶段教育急需研究的问题。本文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就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创造力问题提出五种方法,即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启迪学生的直觉思维、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1]、开展丰富多彩的创造活动、培养学生优秀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9.
由于过去创造学本身的局限,把创造力的开发集中在创造方法(多为技法)和发散思维的训练上,就使创造教育得不到强有力的理论支撑,上升不到开发学生创造性素质的层次上,创造教育必然难于打开局面和持续向深层次发展。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随着创造学理论的发展,对创造性人才成长规律深层次的认识,给创造教育注入了生机。创造教育新的体系明确指出,过去的教育都是为培养继承性人才服务的,“以知识为中心”,要求学生承认、理解、记住知识,通过反复练习掌握知识,整个教育体系都是为这个中心服务。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破除“以知识…  相似文献   

20.
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教育意味着培养创造者……而不是只会踩着别人脚印走路的人。”我们教师的职责,就是要注意从小培养儿童的创造精神,开发儿童的创造潜能。语文学科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它需要各种能力综合的创造。其中作文《学既要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我在作文教学中做了如下的尝试:一、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必要的基础知识与丰富的表象储备是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必要条件。而要获得知识,模仿是基础。但要把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