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车培晶用超凡的想象力为儿童建构了一个充满真善美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有美好也有苦难,体现了车培晶思想的深刻性,他极力为儿童营造一个具有审美的儿童文学的诗性境界。  相似文献   

2.
舍勒的质料价值伦理学是为哲学的伦理学进行科学和实证的奠基,进行伦理学人格主义的构建;康德的道德哲学是为真正的道德制定普遍的、必然的、无条件的衡量标准,是为道德中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寻找答案。舍勒认为康德拒绝任何一门善业伦理学,犯了"伦理学中的形式主义"错误,只要承认康德道德命令的合理性,我们就无法走向一门关于伦常价值的规范学说。舍勒的质料价值伦理学对康德的"先天"、"形式"、"动机"存在严重曲解,在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的根基问题上,舍勒质料的价值伦理学所依据的"现象学直观"与康德的"纯粹直观"并无二致,舍勒用质料的先天性反驳康德的形式的先天性、用质料的价值伦理学批判康德的道德命令是顾左右而言他。  相似文献   

3.
4.
5.
霍桑一生中创作了数以百计的作品,也塑造了很多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他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刻画、心理的描述和命运的诠释,反映了自我对于女性的观念和对女权主义的看法。文章在分析了霍桑笔下的海斯特﹒白兰、赫普姿芭、帕多瓦·贝阿特丽丝、乔琪安娜四个女性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分析了霍桑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我国男子网球目前整体水平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男子网球选手技战术水平有待提高;我国男子网球选手的体能需更科学的训练等,进而针对所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为我国男子网球的发展和提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荀彧在魏晋以来的史书中被置于曹魏开国功臣和东汉殉国忠臣之列进行评价,体现出史家对荀彧是魏臣还是汉臣的不同认识取向及其变化过程.荀彧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死后,曹魏政权建立后曾将其排除出魏臣之列.魏晋禅代之际,在陈寿的《三国志》中出现了追认荀彧为魏巨的转变,晋宋更替时荀彧又被范晔和裴松之追认为汉臣,并给予极高的道德评价.王朝更替之际历史叙事表面的相似与相异体现出的历史脉络,为后世提供了追寻魏晋直到刘宋两百余年政治变革深层背景的线索.  相似文献   

8.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童年是纯真美好的,但是目前我国儿童焦虑心理普遍存在并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不少儿童文学作品已经开始尝试去反映儿童的焦虑心理,对低龄儿童存在的压力进行了或多或少的释放。研究这一部分作品,对于我们拓宽儿童文学领域、深化儿童文学内涵、更新儿童文学认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荀子思想与思孟学派有着复杂的关联,这种关联不仅表现于荀子对思孟学派的批评,而且表现于对其思想的转化和吸收。以荀子"积善成德"的观念为例,它实与思孟学派的《五行》篇关系密切。然而这种观念在《荀子》和《五行》篇中存在着异同,从中可以看出荀子对《五行》篇思想的继承,更重要的是荀子拓展了"善""德"观念的内涵。荀子把对前人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创新有机结合起来,成就了他的"集大成"的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0.
水的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