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穆青的人物通讯存在大量的细节描写:一是情节性很强,讲求细腻动作的缀结与连贯,采撷生动活泼的词汇连缀细节;二是皴染化特征,通过铺陈典型的琐碎言行塑造人物形象,有时运用多种描写手段,对人物进行反复的烘染。  相似文献   

2.
穆青人物通讯,写的都是普普通通的各行各业的人。但是,他笔下的凡人又都闪烁着非凡的光彩。穆青是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情感写人民群众的。 穆青笔下的人物有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有铁人王进喜,有工人的旗帜赵占魁,有至死不忘周总理嘱托的农民科学家吴吉昌,有植树老人潘从正,有红旗渠的除险英雄任羊成,有改革大潮中的老支书阎建章……。这些我们相当熟悉的人物,曾经感染和熏陶了至少两代人,发现和塑造他们的人就是穆青。  相似文献   

3.
电影艺术与人物通讯是有根本区别的。但是,他们都有共同的特征——通过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共同的属性——形象性,即用形象化的特殊手段反映现实生活中所具有的具体、可感、生动,能唤起人们思想感情的属性。电影主要运用胶片上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新闻界,从事党的新闻工作长达半个世纪之久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记者编辑为数不是很多,其中75岁高龄的穆青同志格外引人注目、令人尊敬。穆青同志以充沛的精力和高度的政治热情,作为中国历史见证人、记录者,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新闻作品,这些作品无疑是新闻文库中一笔熠熠闪光的财富。穆青同志所写的新时期人物通讯,经过了历史和时间的检验,至今仍具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这是他在  相似文献   

5.
穆青是我国著名的老新闻战士,从三四十年代起,他一直活跃在新闻战线上.几十年的记者生涯,他写下了一篇篇激情四溢、脸炙人口的新闻佳作.  相似文献   

6.
~~慷慨悲歌奔战场——试论穆青人物通讯的风格@杨子才~~  相似文献   

7.
十年前去开封,于翰园碑林,得见穆青同志题写的书碑: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北马秋风大散关。……书法风骨铮铮,气度不凡。自见过这书碑之后,再读穆青同志的人物通讯(特别是收入《十个共产党员》一书的诸篇),我便每每想起那些隽永的诗句。这种联想何以产  相似文献   

8.
(一) 十年前去开封,于翰园碑林,得见穆青同志题写的书碑:“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帆夜雪瓜洲渡,北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书法风骨铮铮,气度不凡。自见过这书碑之后,再读穆青同志的人物通讯(特别是收入《(?)车共产党员》(?)诸篇),我便每每想起那些隽永的诗句。这种联想何以产生?日经月累,我才发(?)(?)的人物通讯与(?)具有(?)(?)《书愤》(?)表达了陆游当时山河破碎,国土沦丧的深沉悲痛,以及他(?)(?)以求要驱逐强虏、还我河山的壮志豪情,诗风悲壮沉雄。而穆青同志给河南故  相似文献   

9.
牧内节男在谈到人物专访的成败时这样说:“访问是通过提问,得到对方的回答。高质量的提问,会得到相应的高质量的回答。大钟之所以能发出美的声音,因为敲击得法,访问的成败,与此同理。”只有访出心声,才能写出心声,为此必须要经过关心、谈心、耐心、交心四个阶段,才能打开人物的心扉。  相似文献   

10.
一、战地通讯 穆青从事新闻工作初期,正值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年代。摆在他面前的任务是放弃文学创作中对人物的虚构,真实、感人地报道抗战一线的英雄人物,生动逼真地反映出热气腾腾的抗战场面,以鼓舞抗日军民和全国人民的士气。在这样的环境下,穆青迈出了他新闻工作的第一步——直接描写抗战第一线的人和事。  相似文献   

11.
杨帆 《记者摇篮》2006,(11):26-28
张严平是近年来以人物报道见长的记者,本文以她9篇有代表性的报道为范本,分析了其人物通讯的结构艺术。开头用倒叙引出主人公;主体部分结构多样,大体上遵循首尾呼应、纵横交错的原则;结尾照应开头,深化主题。同时每种结构方式又是为真切的表现人物内心的需要,真情实感贯穿其中,使报道具有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一般来说,在标题制作中,作者对人物通讯的主题非常重视,而对正文中插题的制作却常常重视不够。其实,插题在人物通讯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如果说主题是一株大树的主干,那么,插题就是大树的纵横枝干:如果说主题是一条大河的主流,那么,插题就是大河的众多支流。探讨一下人物通讯的插题艺术,对于人物通讯的写作,应该说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引用新闻人物或他人的话语制作插题。一是直接引用新闻人物的原话。(主题)《在世界肾病学领域争金夺银》(插题)“我们是中国的国家队,就是要在国际大赛中争金夺银,为国争光!”(插题)…  相似文献   

13.
陈琪  陈玲 《青年记者》2008,(14):83-84
通讯的种类,按内容分,一般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概貌通讯,工作通讯. 人物通讯,一般被归到报告文学里.人物通讯、特写、报告文学,也都是以写人物为主.把人物通讯分在报告文学里头,是因为在人物通讯里有文学的成份,但内容却都是真实的,甚至连细节也必须是真实的.我们认为,对于人物通讯采写,应从三方面人手,即深入细致的采访、把握人物的时代特点、注重人物的个性描写等.这里,我们结合2007年获得山东省地市报通讯一等奖、全国地市报通讯一等奖、山东省新闻奖二等奖的<全国第一个硕士村官杨本伦>通讯的系列报道,谈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4.
15.
原新华社社长、著名记者穆青同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催人奋进的新闻作品问世,这些作品不但具有高度的思想性,而且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其中以人物通讯最为  相似文献   

16.
人物通讯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失真"、"失情"、"失血"三个方面阐述了当前人物通讯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各类报道题材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包括典型个人和典型单位。通过对先进的典型人物的报道,将对受众起到鼓舞、示范作用,对工作起到推动、促进作用。穆青同志在新闻写作领域涉猎非常广,尤以写人物通讯见长。他通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为了周总理的嘱托》、《一篇没有写完的报道》等脍炙人口的人物通讯,蕴藉了强烈的时代精神,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体现了他在数十年的新闻实践中所形成的独特风格,并得到娴熟的运用。穆青的人物通讯之所以给人以这种强烈的“贴近感”,正是他在写作过程中时…  相似文献   

18.
鲁迅先生说:“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先生在这里虽然是指文学作品而言,但笔者认为,对于新闻作品来说,强调民族特色何尝不是这样呢?新闻是客观事物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而客观事物是一定时代、一定民族的具体的社会实践、社会生活,新闻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也就成为情理之中的事了.新闻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信息,交流思想,沟通情况.只有具有民族特点的新闻作品,对外,才能为世界各国所注意,所乐于了解;对内,才能为读者所接受,所喜闻乐见.这种民族特点表现得越鲜明,越突出,越易于广为传播,越能充分发挥新闻作品的社会作用.新闻既然是客观事物通过记者头脑的产物,那么任何一篇新闻作品,不管是在主题的确定上、材料的取舍上,还是表现形式上,必须体现着作者自己的思想、倾向和风格,而记者又是一定民族的记者,这样,就使得他的作品,必然打上本民族特点的烙印.概观穆青同志一些谈论和通讯报道,不难看出,几十年来,他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在致力于我国民族特色新闻的创建和发展,下面笔者就这方面,谈谈学习中的管窥之见.  相似文献   

19.
穆青新闻作品,最有成就的当推人物通讯。对白描手法、典型细节、散文笔法等艺术手段的娴熟运用,使其作品极具"形"的魅力。反映时代精神的最强音、"勿忘人民"等写作理念,使其作品在内质上具有深厚的蕴意。形质俱美使穆青人物通讯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新闻节目是电视宣传的主体单元,它同形势结合的最紧密、最直接。它用鲜明的客观事实,有力地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给人民带来的许多实惠;形象地表现出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涌现的勇于进取、不断创新的事迹、智慧和风采;它寓教育于事实报道之中,是鼓舞人民深入开展富民强国的经济建设、文明建设最锐利的思想武器。电视画面又是构成任何一种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它决不是电视节目的简单构件,本身具有一定的灵性和生命力,如同一个士兵与军队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