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强调通过问题探究,积累活动经验,发展思维能力,提升数学素养.问题是探究活动的载体、是促进师生交流互动、沟通对话的重要手段.围绕数学知识的结构设计问题,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整体建构知识体系.问题应遵循学生思维特点和科学认知发展规律.笔者以苏科版八下"反比例函数图象与性质"为例,运用数学问题驱动学生深入思考,揭示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掌握研究函数图象的一般方法,达到授人以渔的优化效果;以思维建构为过程,深化  相似文献   

2.
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将知识转化为问题,再将问题植入适切情境,立足学生在情境中自主探究来解决问题,从而实现知识的自我建构与内化,以此实现学生思维的逐级生长和科学素养的提升.本文依据《课标》,借助"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深度备课,在教学中通过五个逻辑严密的问题串设置,让学生主动思维,积极讨论和探究,在问题解决中...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应由"给予知识"转向"引起活动",要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产生,要克服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教师提问牵着学生走的现象;要把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整合,给学生创设一个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动脑、动口;要让学生在活动探究中发挥创造性,进行自主建构、自主探索,从而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想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先开放课堂,才能使学生动起来.《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以人为本"的语文教学.因此,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作为语文教研组长,我一直致力于这方面的探索、研究,初步建构起教师主导下,学生"自读课文、自提问题、自主探究、自由运用"的课堂教学模式.现将该模式在各个环节的运用简述如下: 一、自读感悟 1.课前自读 课前自读即预读、预习.预习是阅读教学中的超前思考,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重要途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预习是自求了解的重要步骤.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工作,做到不预习不上课.在预习中明确课文的学习目标,为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5.
对于以问题为纽带开展物理教学.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正确理解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的涵义 首先.教师要正确认识什么是“问题”。这里所说的“问题”.就是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并能够使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知识.运用已有的知识。通过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灵感思维等或通过设计实践活动探索完成的任务。其次,教师要正确理解什么是“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就是将问题作为学科知识建构的载体.  相似文献   

6.
正一、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知识搜集学习资料,做好课堂学习的准备。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要有意引导学生利用自身的信息技术知识通过互联网搜寻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参考资料,将这种搜集和整理的活动作为必要的课前预习,使学生做好课堂学习的思维热身,了解文章内容的基本背景,更好地体验文章的整体情感和意境。教师要科学地设置预习问题,为学生指明探索的方向,继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跨学科课程教学具有培养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突出优势,而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课程目标需要突出知识主动建构、创造性生成和综合应用等特点.设定培养高阶思维能力的跨学科课程目标要追求主动建构知识、能够创造性生成、突出知识综合应用.促进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跨学科课程要能够帮助学生建构跨学科知识体系,推动学生跨学科知识探索活动,提高学生跨学科解决问题能力.开展复杂思维活动,课程任务要有综合性、思想张力、创新性、项目化表述.在跨学科范畴内,提出驱动学生复杂思维的问题要按照逻辑关系设计、多维度提出问题,提问抽象概念知识、基于知识应用设问.设计锻炼复杂思维的跨学科认知情境需创设知识探究情境、建构复杂生活情境、创建开放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8.
田风高 《考试周刊》2014,(66):62-62
"导学案"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课前预习方案。"导学案"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以分析和解决学生在预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其重心是调查、预测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自主解决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课堂教学是在学生已经有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为学生搭建交流的平台,使学生在深入讨论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创设问题情境是过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调动学生思维、激励学生参与学习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教学实践证明,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合适的思维意向,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问题情境就是把学生置于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研究新的未知问题的环境之中,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学习.这种活动不仅是让学生将已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实际,而且要从这个学习过程中有所发现,获得新的知识和方法.因此,数学教学要以问题为载体,这样才能抓住课堂教学中思维的这个"魂",也就抓住了课堂教学的根本.  相似文献   

10.
科学论证能力是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重要载体.教师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应当结合物理学科特点,紧紧围绕物理知识建构,以科学探究问题为引领,以图尔敏科学论证模型为支撑,引导学生开展严谨的科学论证活动,对学生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以期发展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主要的思维力量聚焦于过程探究、方法思考等层面上来,以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要积极实施物图沟通,使图形表象更明确;图文并行,使探索过程更明晰;看思交融,使问题研究更简明;具象活动,使知识学习更深刻.这样能使知识建构更完美,让学生思维"可视",促进他们对几何知识理解的深...  相似文献   

12.
<正>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数学思维的灵魂.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学生的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学生才会有主动探究的愿望.学生的思维始于问题,并且随着问题的解决促进知识的建构.俗话说得好"行成于思,思起于疑",质疑,是一切创造发明的动力.可见在课堂教学中,"问题"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本文就在教学中,教师如何适时利用"问题情境"引入概念、启发思维做一些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一、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意义 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建构了新的课程目标体系,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新课改理念要求当前物理课堂教学要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要注重提倡科学探究,必须改变学生被动的、机械的学习方式,打破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内容体系,强化学生过程体验,通过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丰富学习情景,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进而帮助学生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一、两段建构,有效优化自主学习与集体学习两种状态 "两段式"课堂教学结构式范式即"探究学习--预习引领".把课堂教学分为两个时间段,不同时间内完成不同的内容.将课内与课外相关联,把学习的空间向外围进行辐射,针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对课堂教学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5.
以2020年清远市高中物理蹲点教研活动为案例,指出教师的课堂教学主要呈现"情境化引入""体验性实验""问题式驱动""真实问题解决"等优点,以及"浅表化""习题化"等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最后得出四条感悟:经历建构过程,学习必备知识;经历解题过程,提升思维能力;采用分层教学,把控教学难度;领会思想方法,促进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16.
基于问题的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高层次思维,通过问题的解决来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在认知、加工问题表征过程中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在通常的课堂中,充斥着大量无效问题而使学生思维活动经常处于不自主的低下状态,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研究者根据当前问题教学存在的问题,从"核心问题和优质问题设计"的视角,从核心问题设计的"目标指向性、情境关联性、思维启发性、意义建构性、过程等待性"五个方面谈了初中科学问题教学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7.
2017版《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教学要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建构知识、形成求真的科学品质.新课程的实施,使科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课堂的关注点已由原来的"知识传授"为主转变为"探究活动"为主,"科学探究"成为小学科学教学活动的核心要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提出并实践...  相似文献   

18.
预习报告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先行学习知识而初步建构起来的基于新知识的自我认识。上台汇报、自我展示的形式使预习内容公开化,并形成一种监督机制,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预习汇报制"整合了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的学科知识和通过预习活动获得的感受,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标准》指出:课堂教学应由“给予知识”转向“引起活动”,要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产生,要克服以教师的思维代替学生的思维,教师提问牵着学生走的现象;要把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整合,给学生创设一个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动脑、动口;要让学生在活动探究中发挥创造性,进行自主建构、自主探索,从而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20.
"活动单"导学中的问题是学生建构物理知识、掌握方法和发展思维的重要载体.教师精心设计的由一系列相关问题组成的"问题链",可以把学生的讨论引向课堂探究活动的核心.通过新授课型和复习课型的"问题链"设计示例,进一步阐释了"问题链"应具有一定的思维坡度与层次性,并能引领学生的学习水平、认知能力和思维深度逐步走向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