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课程实施后,不等式内容的编排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解一线教师的教学情况,曾对部分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得80%以上的教师在必修1教学中提前引入"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为此,进行了教学实验研究,得出结论:提前引入"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不会显著提升学生的总体模块成绩,必修1课堂教学中不宜提前引入.  相似文献   

2.
一、目标指引课程目标(1)一元二次不等式应能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甬数、方程的联系;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相似文献   

3.
大纲分析1.本章的课标要求包括不等关系,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及解法,二元一次不等式组及简单线性规划问题以及基本不等式的证明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教学片段以下是高一一位教师上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第一课,为了使学生容易接受,执教者先引入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教师: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如何?我们可以考察一元一次方程2x-6=0、一次函数y=2x-6和一元一次不等式2x-6>0.学生:方程的根是3,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不等式的解集是{x|x>3}.  相似文献   

5.
<正>在一次全市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研讨会上,笔者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为题,开设了一节示范课.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努力体现新课程提倡的关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课题的引入,方法的探求,知识的应用,规律的总结等等都尽可能地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自主完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过程实录  相似文献   

6.
一、复习要点 1.基础知识 (1)不等式;(2)一元一次不等式:(3)不等式的解集;(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5)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基本方法 (1)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①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个不等式的解集;②求出这些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即为不等式组的解集.  相似文献   

7.
一、本专题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和考查要求与大纲课程的对比分析 1.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和考查要求 新课程在不等式部分的教学内容分为必修和选学两部分,具体的要求如下. (1)必修部分. 考查内容:基本不等式,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线性规划.  相似文献   

8.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规定“不等式”的内容分二次进行;第一次在初中三年级,第二次在高中三年级。在初三的教材中仅提及了不等式的几个简单性质;如:正数较负数大,以及二个正数(负数)大小的比较等,此外还提出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在高三则比较完整地提出了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同解不等式的概念,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不等式的证明等。我们认为这样的安排有许多不妥当的地方,故提出如下的意见,请大家批评指教。  相似文献   

9.
正一、内容及目标分析"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是苏科版教材七年级第十一章第四节的内容,该内容是在"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之后进行的,因此学生学习一元一次不等式有关内容是以类似和相近的学习经验为基础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进行类比,感受类比、化归的思想.例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学习为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的意义奠定了很好的认知基础,而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学习经验,则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提供了方法储备.教学中应关注  相似文献   

10.
一、把握知识要点1.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的解法①要理解三个二次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会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②会解绝对值不等式,能将分式不等式转化为整式不等式(组)求解.3.简单的线性规划4.均值定理掌握均值不等式的证明过程;能够利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的最值;能利用均值不等式解答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元二次不等式"是新教材必修5第三章的内容.在一次全县教学研讨活动的准备中,备课组的部分老师认为这一内容平平淡淡,以此课题上研究课,难以出彩.这一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思考:像这样看似平常平淡的教学内容,在教材中随处  相似文献   

12.
1考纲要求 1.明确不等式的意义,掌握不等式的主要性质,并能正确灵活地应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 2.在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的基础上掌握高次不等式和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相似文献   

13.
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三者联系密切,在初中代数第四册14。14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中专门介绍了用二次函数图象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一元二次方程根的范围的研究是讨论一元二次方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中考考点分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是初中数学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同时也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纵观近年广西中考数学试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不等式的性质,不等式的解集表示方法,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的存在性问题的探讨.此外,一元一  相似文献   

15.
王勇 《教师》2010,(32)
一元二次不等式作为高中不等式章节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其概念和解集、解法等内容是本节知识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通过讲解、列表、对比等方法,向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时,还通过解答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向学生揭示了分式不等式的解法、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和含有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1教材分析(1)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绝对值不等式的基础上,通过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进一步熟悉集合知识的应用及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2)教材的设计是“化陌生为熟悉”的思想,通过对“三个一次”的研究,即对学生熟悉的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的图象和根的探究,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得出有别于用代数法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去研究探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进而对“三个二次”(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研究,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相应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关系从图象上观察读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再从特殊到一般归纳得出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可以简称为图象法.应该说“三个一次”是引子是预备知识,“三个二次”的相互联系和转化才是关键,是研究的核心.(3)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难点是解集的确定.(4)教参书安排了一个课时,但是在教学实践中通常要三个课时才能得到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2考情分析一元二次不等式是高考中的一个重要考点,一是以集合为背景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二是对所含参数的讨论一并考查“三个二次”的知识;三是与其他知识综合交汇考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相关知识.3学情分析这...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课本仅给出不等式的基本类型,而应用分类讨论与等价转化的思想解决含参数的不等式是深入考查学生对不等式部分内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在此给出含参数不等式的常见题目的解法。二、含参数不等式的基本类型1.一元一次不等式型该类型通过讨论一次项系数的符号进行分类来解。例1:解关于 x 的不等式  相似文献   

18.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是解各类不等式的基础,同学们在学习中要重点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二次函数、二次方程的联系、含参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其中含参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是难点.  相似文献   

19.
考测点导航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2.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的概念; 3.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4.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相似文献   

20.
1考纲要求1.明确不等式的意义,掌握不等式的主要性质,并能正确灵活地应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2.在熟练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的基础上掌握高次不等式和分式不等式的解法.3.掌握一些简单的无理不等式的解法.4.掌握一些简单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5.掌握一些简单指数不等式与对数不等式的解法.6.能利用分类讨论的方法解含参数的不等式.7.掌握不等式的证明,掌握证明不等式的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数学归纳法、放缩法、反证法、换元法、判别式法.8.掌握二个(不扩展到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的定理.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