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师毕业生占到目前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较大比重,他们的职业生涯与专业成长,关乎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本文考察了浙江省金华地区中师学历背景的教师成长状况,在总结这一群体成长特点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他们进一步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师毕业生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特殊群体,占中小学教师队伍中较大的比重,在经历中国社会转型与教育体制变革过程中,他们的选择行为、成长状况及其对基础教育的影响,具有重要研究价值.考察浙江省金华地区中师学历背景教师的成长状况,总结这一群体成长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提出促进他们进一步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师毕业生的成长状况影响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甚大。浙、皖两省的调查显示,这一群体的专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表现出一定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特征;教师个体的学力表征、教龄、学历、性别、工作单位等因素是影响其自我身份认同与专业成长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师毕业生的成长状况影响中国基础教育发展甚大.浙、皖两省的调查显示,这一群体的专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表现出一定的区域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特征;教师个体的学力表征、教龄、学历、性别、工作单位等因素是影响其自我身份认同与专业成长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5.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教学质量提高的必要条件。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水平偏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延缓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以汉语言文学、英语教育专业等与中小学课程教学紧密结合的学历培训.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如何在学历培训中将新课程理念的策略与方法.落实到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的过程中,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就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发展。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行为准则。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才,他们的成长都要经历从不成熟到成熟、新手到专家的过程。对教师而言,他们的专业成长对基础教育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正确地看待中等师范学校学历的教师专业发展,注重中等师范学校学历的教师专业素养发展,对提升基础教育教师队伍整体专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教师学历提升背后的一个普遍假设是“教师学历越高发展越好”。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江浙沪地区12位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的研究发现:学历提升带来了研究能力、知识深度、洞察能力及高发展机会等方面的优势,但教师教学与专业发展状况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教师自我的能动性、日常教学事务、组织支持以及共同体场域关系等因素。因而,不仅要提升教师学历,还需从政府层面提高教师学历的综合治理水平,协同各方力量共同探索适合高学历教师专业发展的成长路径;从学校层面正确认识高学历教师的优势价值以及构建融洽的校本共同体氛围;从教师自身层面积极加强专业认同与能动性建构,从而真正促进教师优势能力的转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教师教育政策的追求是不断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层次,30多年来,关于学历的政策演变是:小学教师中师化、专科化,未来将达到本科化;初中教师专科化、本科化,未来达到研究生比例化;高中教师本科化、硕士生比例化,未来达到研究生高比例化。为此,通过职后教师培训和职前教师培养来提高教师学历层次。追求教师学历层次提高的价值理念为学历提升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教师专业化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学生发展,最终促进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中小学教师学历提升教育现状的调查,指出应改变目前学历提升教育由教师个人自由选择与教育机构自主提供的状况,将学历提升纳入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予以统筹安排,优化学历提升教育的环境;转变"粗放型"、"外延式"的学历提升模式,学校应实行"个性化"与"精细化"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使学历提升教育同教师职业生涯过程相契合,满足教师发展需要;在教师学历提升过程中,应实行专家指导与个人自主选择相结合,以提高学历提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效能.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 为做好今年我区小学教师的培养工作 ,自治区教育厅日前就有关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  一、招生人数及专业  今年培养专科学历小学教师计划招生 70 0 0人 ,其中安排 30 0 0人招收具有中师学历的现任小学公办和代课教师 ,40 0 0人招收应届中师毕业生和应届初、高中毕业生 ;今年中师计划招生 30 0 0人 ,主要安排在未完成“普九”任务的地区和面向全区招生的各类小专业。  根据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和师资队伍现状 ,要加强对各类小专业小学教师的培养 ,特别是为了适应小学要开设英语和信息技术课的要求 ,要办好英语和计算机专业 …  相似文献   

11.
对原中师教师进行调查访谈,重点研究原中师升格后教师的专业发展轨迹,从中师转型期教师的发展阶段建立一种教师转型模式,其中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发展轨迹,每一个转型阶段都伴随着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作用的关键时期,关键人物,关键事件。以质的研究方法分析中师转型期教师的发展阶段及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在世界范围内提高教育的专业地位,通过了《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文件,认为教师是专门化职业。美国20世纪70年代发起了“教学专业化运动”以培养专业人员的教师教育替代原有的师范教育,努力把教师提升为像医生、律师一样专业化水平较高的职业。我国为了促进“教学专业化运动”开始推行了教师资格制度和上岗培训制度,并且在全国范围进行着为提高小学教师文化程度的中师学校的合并重组及升级换代。东部较发达省份已基本实现了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的过渡,西部相对落后的省份。也正面临着中师学校的世纪性革命。然而,这种仅满足小学教师学历达到大专、本科以上文化程度的中师学校的合并重组,能否真的剔除传统师范教育存在的流弊呢?笔者以为我们应着眼于教育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找出问题存在的关键,方能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3.
教师专业能力是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基本最活跃的要素,也是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在新课程背景下,基础教育的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能力是:创新性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具备专业自主成长的终身学习能力、综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为了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应该不断增强职业成就感,追求更高的专业知识,改变教师评价方式,健全教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基础教育正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提升教育质量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提高教育质量关键在教师,这是一个普遍共识。教师专业成长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教育研究共同关注的课题和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流话语,分析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问题,揭示中小学教师成长发展的共性与规律,探索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途径,对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提高教育质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就全国总体而言,小学教师培养已由过去的中师学校培养转为今天大学的一个专业(小学教育专业)进行培养。小学教育专业升本后的十余年里,中师情节一直缠绕着我们。需要厘清小学教师培养在中师期间的学校办学与大学期间的学院办学之间的利弊关系,正视小学教育专业升本后面临的挑战,通过用大学精神与文化培养具有独立思考与研究能力的高学历小学教师,扩大专业师资队伍以及利用小学教育专业与基础教育联系密切的优势,加强基础教育研究等方式找寻出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小学教师学历达标率的不断提高和学历补偿教育任务的逐步缩减,1987年前后我省各地就开始了小学教师中师学历后继续教育的试点培训和研究,并且从1987年开始,我们在南京、无锡两所教育学院率先试点,举办小学教育专业专科进修班,以后逐年扩大试点范围,至1992年,全省11个省辖市的教育学院都举办了小学教师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班。到今年暑假,已有毕业生4届1400  相似文献   

17.
卷首语     
《上海教育》2013,(22):1-1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而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进修院校无疑是主阵地、主力军。它们伴随着基础教育的发展,为提升教师的学历和教育教学能力作出了贡献。追溯教院的历史,不难看出它的发展轨迹——从上世纪80年代的学历补偿教育到90年代的学历提高教育,再到新世纪注重岗位胜任能力的教育。  相似文献   

18.
随着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研究生学历教师越来越多。他们成长为技能应用型高职高专教师是高职高专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和应对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从当前高校研究生的培养特点和高职高专教师的素质要求出发,探讨了高学历研究型人才如何尽快成长为高职高专技能应用型教师的培养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我国的基础教育发展迅速,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在这样的教育发展大环境中,学校的教研组从消失声音、隐身级部,到重新定位、发挥重要作用,可谓经历坎坷。一个承载着较多教育功能的教研组为何会在发展大潮中销声匿迹?教研组如何发挥它在教师专业提升、  相似文献   

20.
屠曙勇 《中国教师》2010,(15):28-30
<正>教师职业生涯及其专业成长会受到客观与主观背景因素的影响。这些背景影响因素直接关系到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发展,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快乐成长,关系到基础教育均衡和谐与优质高效发展。经过了多年的教师培训工作,笔者对基础教育的整体师资水平,特别是农村师资水平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感到对基础教育的教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