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前提,是社会主义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內在要求,是我国广大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内在需要。应在现行的教育方针中增加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的表述,在修改教育法时增加培养社会主义社会的合格公民的规定。  相似文献   

2.
储朝晖 《中国德育》2010,(12):73-75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培养合格公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是一件很艰难的事,需要明确目标,切实贯彻落实。公民教育就是教人明了作为公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对这个国家有哪些责任。权利和义务是双向的,有义务的人必然拥有权利;如果没有权利,就没有义务,也无法履行义务;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中国社会发生急剧变革,要求每个公民担负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如何培养小学生兼具中国特色和全球视野,成为合格社会公民,这成为了学校教育必须思考的问题。一、研究背景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从多方面解读。从人的角度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须以大量的合格公民为基础。在现代社会,公民资格被普遍给予社会成员,但具备公民资格并不意味着就是合格公民。公民从名义到实质需要一个过程。合格公民的造就离不开教育,而公民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基本手段。因此,加强公民教育就成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基于中国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公民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战略主题"中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公民教育无疑成为当代中国教育领域最重要的主题。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教育部牵头引进的一项以培养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合格公民为目标的  相似文献   

6.
法制教育是社会、国家或政党和一定的法治理论、法制制度及法治观念,对受教育者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培养公民的法律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其教育对象是社会的全体公民。青少年法制教育作为社会法制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的对象重点是大中小学学生。如何正确认识青少年法制教育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意义,不仅关系着在和谐社会建构过程中学校教育自身教育目标的进一步明确和完善,而且关系着学校教育能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养和输送具有现代法律素质的人才,关系着能否为和谐社会铸就坚实的法律素质基础。青少年法制教育与和谐社会的关系成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面临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全面推进青少年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2010年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又明确提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教育目标。那么,究竟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具有哪些基本行为要求呢?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基本行为要求主要包括热爱祖国、遵守法律、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四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当下,小学《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承担了很大权重的公民教育内容,是学校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阵地。事实上,现在小学所开设的学科课程几乎都包含公民教育的内容,比如语文、环境、品德等学科直接涉及爱心、公正、平等、自由、民  相似文献   

9.
王丹  董阳 《今日教育》2012,(10):60-61
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公民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基于对未来教育发展趋势的思考,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小学提出公民素养教育的理念,并且以这一理念为核心系统地打造学校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0.
基础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形成知识、态度、技能的关键时期,各国都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基础教育的首要目标。世纪之交,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制定了《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历史与社会科课程标准》新课标,并陆续出版了新版教科书。新课标第一次明确规定社会科是进行公民教育课程,其目标是培养合格公民。本文就公民教育课程化的历史动因、价值取向和实施方法谈几点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1.
李荣安 《德育信息》2002,(10):65-72
培养良好的公民一直是全球性的教育关注热点。正如最近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IEA)发表的一份关于公民教育的研究报告中所指出的:“所有社会都一直对如何使自己的年轻一代成为合格的公民和学习参与公共事务感兴趣”(Tomey-Purta,Schwilie &;amp; Amadeo,1999)。他们的观察实际是对20多个国家公民教育个案报告的分析总结。例如,澳大利亚的一章说,“积极的公民教育”在90年代转折期被强调为课程的主要目标(Print,Kennedy &;amp; Hughes,1999)。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网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纵观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利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有利于培养合格的现代公民,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重要论断,将公民意识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中国公民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全体公民的政治素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而公民意识培养的基本途径是公民教育的实践。基于此,本文从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教育比较的视角,就公民教育在当代中国发展的历史条件和时代背景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15.
在21世纪初进行的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中。公民教育功能作为了高中历史教育的重要功能。在今年两会期间。构建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了两会的主题,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要培养合格的公民.培养合格的公民关键在于公民教育。在此背景下,本丈理清公民教育的内涵。借鉴国外中学历史教育与公民教育的密切关系。分析我国高中历史教育中开展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而扩大公民教育的途径,提高公民的素质。颇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将好公民修改为合格公民,更加符合德育实际与教育规律,是我国公民教育不同层次目标要求的客观体现,也是公民教育理性自觉的必然回归。在教育教学中,厘定公民教育的合理目标与内涵,有利于我们采取比较适切的手段推进公民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7.
陈柯 《农村教育》2005,(4):48-48
公民意识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人们所表现的对自已、对他人、对社会的一种责任感。对青少年进行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广大青少年的成长与成才。教育的主旋律要以德育为先.德育工作的目标应是十分明确是培养国家所需要的合格和优秀公民。也就是说学校应培养学生树立公民意识.以使他们走向社会后成为合格和优秀的公民。这实际上也构成了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新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为法治教育专册,于2018年3月新学期开始使用。教材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为中心,以深化宪法教育为主要任务,以宪法精神为主线,围绕初中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中需要处理的公民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展开各单元学习。其中,公民意识教育是教材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公民素质的核心。教学中如何开展适合初中学生认知水平的公民意识教育,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实施策略,是教师需要着重研究和深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公民社会在我国正逐渐地发展成熟起来。1998年我国已签署《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目标。这一目标需要由具备相应资格的公民来实现。正如美国公民教育之父霍拉斯·曼所言:建共和国易,造就共和国公民难。公民教育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它更是共和国和民主制度得以延续、稳定与发展的根本所在。公民教育的必要性、重要性和  相似文献   

20.
历史教学中的公民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艳 《历史教学问题》2004,(4):99-99,92
培养健全公民是各国教育的核心问题,2 0 0 1年7月颁布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体现国家对公民基本素质的要求”。1 0月颁布的,《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2 0 0 2年2月,“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启动,全国各地学校广泛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我做合格小公民”的主题活动。学校作为制度化的公共教育机构是进行公民教育的重要阵地。历史作为内涵丰富的人文科学,对实施公民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西方国家向来都把历史作为实施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