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涉笔成趣、幽默诙谐是鲁迅作品的艺术特色之一。埃德加·斯诺在《鲁迅——白话大师》(见《鲁迅研究资料》第4辑)中说:“在鲁迅几乎所有作品中都突出地表现了他那‘笑’的天才”,他善于“把讥消、讽刺和微妙的幽默结合起来。”斯诺的感受是符合实际的。这个特色在鲁迅的散文中也表现得非常突出。大约由于鲁迅曾经激烈地批评过林语堂所提倡的幽默的缘故,有人就以为鲁迅是不赞成幽默的。这是一种误解。林语堂办《论语》杂志提倡“幽默”之初,鲁迅曾亲自为其撰稿,以示支持,他那篇连标题也颇有滑稽感的《由中国女人的脚,推定中国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便是发表在《论语》半月刊第十三期上的。这篇纵意  相似文献   

2.
鲁迅在《社戏》中曾谈到在北京去看京戏的两次受窘的情形,并且从那时起自己就和中国戏剧告了别严但是,鲁迅从小喜爱传统的民间戏曲,后来他在教育部分管社会教育司的工作,戏剧是他必须关注的一个方面。如了解戏剧剧目,审阅剧本,甚至派人去看戏、调查戏剧演出情况等。鲁迅不能不关心中国戏剧的建设和发展,他对中国现代戏剧艺术的创造和改进曾有过极为精辟的见解户而在鲁迅感情积淀的深处,又有着对中国传统民间戏剧极为真挚的审美意蕴。所以,从1922年写《社戏》,1933年写《二丑艺术》,1934年写《略论梅兰芳及其他》,直到1936年逝世…  相似文献   

3.
保罗·瓦扬·古久里(1892—1937)是法国著名作家、社会活动家、记者,法国共产党员,曾任法共中央委员、法共中央机关报《人道报》主笔。一九三三年八、九月,他曾来上海出席世界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委员会召开的远东会议。在这期间,古久里曾与鲁迅晤面。对  相似文献   

4.
对比:《孔乙己》最突出的艺术特色安徽潜山二中汪启明鲁迅先生曾这样答复他的朋友刊伏园,在他所作的短篇小说里,他自己最喜欢的一篇是《孔乙己》。巴金先生也格外推崇这篇小说。甚至连日本的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最完美的艺术典型。一篇不足3000字的短篇小说,为...  相似文献   

5.
《野草》是鲁迅一生当中唯一的一部散文诗集。鲁迅在不同的场合表示过,《野草》包含了他的全部哲学。鲁迅自己并未曾明言《野草》到底包含了他的哪些哲学。《野草》主要包含了鲁迅的批判精神、对绝望的抗争、对生与死的超越和对事物发展的辩证等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6.
鲁迅是我国介绍法国文学的先驱者。他的译著活动起始于雨果的随笔《哀尘》,发表于1903年。嗣后.以不同的形式向我国读者介绍了雨果、凡尔纳、法朗士、腓立普、纪德等著名作家作品。鲁迅的创作受到法国文学影响,他的作品也很早引起法国文坛注意,《阿Q正传》1926年即被翻译成法文在巴黎发表。鲁迅与罗曼·罗兰的友好交往,为中法文学的交流揭开新的一页。鲁迅与法国文学的接触相当宽广,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立体未来派诗人、兼容并蓄。从与法国文学交流中,我们看到鲁迅与世界文学整体关系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鲁迅研究专家彭定安先生最近又贡献了一部力作:《走向鲁迅世界》(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众所周知,他在鲁迅百年诞辰之际,曾撰写了一部《鲁迅评传》(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学术界引起较大反响,颇获好评。彭先生却并未停歇“走向鲁迅世界”的探索,在连续撰写、出版了《突破与超越——论鲁迅和他的同时代人》  相似文献   

8.
台静农是中国现代学史上的名作家,是“乡土学”的杰出代表,他的小说集《地之子》曾受到鲁迅很高的评价。本着重从内容和艺术两个方面分析了小说集中的14篇小说;同时较为细致地比较了台氏的乡土小说与鲁迅乡土小说的异同,从而认为所谓“台静农小说从内容到风格,皆师法鲁迅”(杨义语)的论断是不妥的;《地之子》有着自己思想和艺术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阿Q正传》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杰出的创作。但长期以来却受到各样的曲解和攻击,特别是反革命文痞姚文元,在窃取舆论大权之后,对学习、研究鲁迅著作问题,一直违抗毛主席的指示,压制和他不同的意见。他曾把毛主席有关鲁迅的著名论述同瞿秋白的错误观点相提并论。并以瞿秋白的所谓鲁迅在五四以后看不见群众——农民革命的可能性的谬论为依据,肆意发挥,贬低鲁迅创造阿Q这一典型人物在政治上艺术上的成就和意义。今天,  相似文献   

10.
鲁迅最初是以写小说开始他的战斗和文学生涯的.《呐喊》和《徬徨》共收集了他的二十五个短篇小说,另外还有一本历史题材的《故事新编》.他三十一岁那年写就的第一篇小说《怀旧》,直至他逝世后才由别人收集在他《集外集拾遗》里.这就是鲁迅的全说小部创作.其中最长的是《阿Q正传》,在《鲁迅全集》里占了四十一页,二万四千二百字;最短的是《一件小事》,在《鲁迅全集》里仅占两页零五行,一千二百字.尽管鲁迅小说的数量不多,篇幅不长,但在艺术上却是短与典的结合,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相似文献   

11.
鲁迅的《野草》是一部具有神秘色彩的象征主义散文诗集。发表方式的独特,出书编序的慎重,隐晦难懂的意蕴,说明《野草》的创作有别于《呐喊》和《彷徨》。鲁迅似乎并不在意读者懂不懂,但《野草》却是鲁迅的最爱。鲁迅一再申明,他并不希望青年读他的《野草》,《野草》只属于他自己。真正走进《野草》的艺术世界,才发现这部诗集实为爱情讴歌,为爱情作证。其实,《野草》是一部具有象征意蕴的爱情散文诗集。  相似文献   

12.
曾朴:卓有成就的法国文学翻译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朴(1872—1935)是近代中国著名小说家,江苏常熟人,字孟朴,笔名东亚病夫,他创作的长篇小说《孽海花》是一部思想和艺术成就都比较高的作品。鲁迅曾把他列为清末四大谴责小说作家之一。曾朴之所以在清末文坛上十分引人注目,一则因其创作成绩突出,二则是他兼搞翻译,评介法国文学贡献不小。 1895年冬,曾朴入洋务派所办同文馆学习法文,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当时曾朴选学法文,是希望将来能够从事外交工作,为国效力,还谈不上喜爱法国文学。同文馆是1862年在北京设立的,该馆主要为国家培养外事人员。最初进馆学习的…  相似文献   

13.
《野草》是鲁迅的散文诗集,倾注了鲁迅艺术创造的心血,蕴涵了他洞察社会和剖析自己所获得的人生哲学。作为著名的语言大师,为了表现情感和思想,他采用了各种各样的修辞手段。以《野草》为研究对象,对文中常用的比喻、摹绘、排比等辞格进行分析,并探讨鲁迅在辞格运用上的特点,以及达到的修辞效果和表现出的修辞艺术。  相似文献   

14.
《自题小像》是鲁迅青年时代的一篇重要诗作。鲁迅的老朋友许寿裳曾在《怀旧》一文中说:民元前九年(一九。三年)他二十三岁,在东京有一首《自题小像》赠我的:  相似文献   

15.
巴金曾三次谈到愿意追随“鲁迅的道路”,当问及什么是他说的“鲁迅的道路”时,他曾含糊搪塞,语焉不详。从他写过的纪念鲁迅的系列散文看,特别是联系《随想录》分析考辩,他所说的“鲁迅的道路”,其实就是一条为了真理敢爱敢恨、敢于追求之路,一条“立人”之路。  相似文献   

16.
曹聚仁先生抗战时期曾在上海出版过《鲁迅手册》。一九五六年在香港出版了《鲁迅评传》。一九六六年又出版了《鲁迅年谱》。后两种书多次重版,行销香港、南洋各地,在海外流传的时间长、范围广,在我国的外国留学生中也有较大的影响。曹先生这两本著作都写于“文化大革命”之前。他对于“文革”前的鲁迅研究状况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他看来,那时候国内与鲁迅同时代的“那些接近鲁迅的人”都已  相似文献   

17.
鲁迅一生用了157个笔名。这些笔名都是他根据当时战斗的需要而使用的,都有一定历史意义。因此系统而全面地研究鲁迅用过的这些笔名,既有助于研究鲁迅光辉一生的战斗历程,也有助于对鲁迅斗争艺术的理解。为此,本文作者曾作过研究,写了《鲁迅笔名考》,共三万字,这篇文章作了压缩,仅对一些常见笔名作点考释,以期得到同识者的关注,把鲁迅笔名研究再深入下去。  相似文献   

18.
《怀旧》是鲁迅的首篇创作小说,也是他的唯一的文言小说.这篇作品在鲁迅的整个小说创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鲁迅的现实主义创作就是由此发轫的.鲁迅后来的白话小说与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怀旧》堪称是鲁迅的奠基作.这诚如一些外国评论家指出的那样,《怀旧》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具有《呐喊》中的小说的雏形;显示了作者思想和艺术的发展;预告了中国文学新世纪的来临.本文试图从思想和艺术两个方面对《怀旧》进行剖析,并探讨它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对鲁迅后来白话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鲁迅出版了《呐喊》之后,继续创作。一九二六年八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了小说集《仿徨》。鲁迅自评这些作品战斗的意气冷了不少,因谓之《彷徨》。过去曾有评论说:鲁迅的创作始于《呐喊》而终于《彷徨》,暗讽鲁迅创作上的没落。其实,并非鲁迅想停止呐喊。五四运动落潮后,新文化运动营垒分化;文苑寂寞,鲁迅感到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他因为找不到新战友而苦闷彷徨,却又未在彷徨中止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鲁迅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在求索中继续战  相似文献   

20.
瞿秋白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是我国第一篇研究鲁迅思想和杂文的重要论文。他在《序言》中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比较全面、系统而深入地论述了鲁迅的思想发展、战斗历程和革命传统,以及鲁迅杂文产生的原因、艺术特征和战斗意义。虽然在论述中还存在某些缺陷,但他对鲁迅研究的开拓性的历史功绩不可抹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